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26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包括U型支撑架,U型支撑架由两个镜像设置的支撑座和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座一端的连接壳组成,连接壳正面的底部固定铰接有底板,连接壳的两侧均开设有四个等距排列的导向孔,相对应的两个导向孔内部嵌入有导向杆;连接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安装板,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计时器;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一端,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对滑轮组,每个滑轮组由两个水平排列的定滑轮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设置有底板与棉垫,可以方便无法长时间站立的病人做正常的韧带修复训练,且对于身体两侧设有独立的配重块,可以更好的做针对性的训练,更加利于病人的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训练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韧带连接骨与骨,为明显的纤维组织,或附于骨的表面或与关节囊的外层融合,以加强关节的稳固性,以免损伤;当遭受暴力,产生非生理性活动,韧带被牵拉而超过其耐受力时,即会发生损伤;韧带部分损伤而未造成关节脱位趋势者称为捩伤;韧带本身完全断裂,也可将其附着部位的骨质撕脱,从而形成潜在的关节脱位、半脱位乃至完全脱位;目前使用的韧带训练装置多为有正常活动能力的人训练使用,针对部分无法正常站立的病人,则无法使用;同时部分韧带训练装置功能较为单一,无法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少针对特殊病人的训练机器和部分韧带训练装置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包括U型支撑架,所述U型支撑架由两个镜像设置的支撑座和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座一端的连接壳组成,两个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两个所述支撑座底部的四个端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支撑座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杆;所述连接壳正面的底部固定铰接有底板,连接壳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通孔,连接壳的两侧均开设有四个等距排列的导向孔,相对应的两个导向孔内部嵌入有导向杆;所述连接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计时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一端,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对滑轮组,每个所述滑轮组由两个水平排列的定滑轮组成,四个所述定滑轮的顶部罩设有机壳;每对滑轮组中的两个定滑轮之间使用尼龙绳传动连接,所述尼龙绳穿过导向孔内部导向杆的底部和连接壳正面的通孔并连接有手拉杆,尼龙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配重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由上支撑腿和上支撑腿底部滑动连接的下支撑腿组成,所述上支撑腿的正面安装有限位螺丝、所述下支撑腿的正面开设有限位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嵌设有棉垫,所述棉垫的两侧表面设置有凹型槽和凸起槽,底板远离铰接的另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弧形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调节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壳的一侧设有开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重块至少设有三种不同重量的型号,配重块的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波浪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设置有专用的底板和床垫,可以使得部分无法站立的病人也可以正常的做韧带训练;正面的安装板上设置有计时器,可以在训练时不用借助其它的计时设备;本技术还可以正常的作为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床铺使用,可以在病人接收其它治疗时,同时做一些简单的训练;此外,用于传动的四个定滑轮分设为两组,分别对应身体两侧的肢体,可以侧重的在一侧增加配重块的质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训练效果;配重块的表面设置有波浪槽,可以在训练至身体极限突然放开手拉杆时,降低配重块与地面碰撞后配重块散落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配重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U型支撑架;2、支撑腿;201、上支撑腿;202、下支撑腿;3、支撑座;4、连接壳;41、通孔;5、限位杆;6、底板;7、棉垫;8、调节器;9、调节孔;10、固定螺杆;11、限位螺丝;12、限位孔;13、导向孔;14、安装板;15、计时器;16、固定座;17、支撑板;18、定滑轮;19、机壳;20、尼龙绳;21、手拉杆;22、底座;23、配重块;24、波浪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包括U型支撑架1,U型支撑架1由两个镜像设置的支撑座3和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座3一端的连接壳4组成,两个支撑座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5,两个支撑座3底部的四个端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2,支撑座3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杆10;连接壳4正面的底部固定铰接有底板6,连接壳4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通孔41,连接壳4的两侧均开设有四个等距排列的导向孔13,相对应的两个导向孔13内部嵌入有导向杆;连接壳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计时器15;安装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6的一端,固定座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固定座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对滑轮组,每个滑轮组由两个水平排列的定滑轮18组成,四个定滑轮18的顶部罩设有机壳19;每对滑轮组中的两个定滑轮18之间使用尼龙绳20传动连接,尼龙绳20穿过导向孔13内部导向杆的底部和连接壳4正面的通孔41并连接有手拉杆21,尼龙绳2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底座22,底座22的顶部设置有配重块23优选的,支撑腿2由上支撑腿201和上支撑腿201底部滑动连接的下支撑腿202组成,上支撑腿201的正面安装有限位螺丝11、下支撑腿202的正面开设有限位孔12,可以调节高度。优选的,底板6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嵌设有棉垫7,棉垫7的表面设置有凹型与凸型两种,适应不同病人,底板6相对于铰接的另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弧形的调节器8,调节器8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调节孔9,可以方便的调节角度,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优选的,机壳19的一侧设有开口,便于对内部定滑轮18添加润滑剂。优选的,配重块23至少设有三种不同重量的型号,便于调节重量,配重块23的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底部的波浪槽24,波浪槽24可以对配重块23限位使得其在坠落时不易散落。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首先需要通过限位螺丝11和限位孔12将支撑座3底部的支撑腿2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之后需要将配重块23按照训练者的需求增加到合适的重量就可以开始韧带的修复训练过程,训练者平躺在底板6表面凹槽中嵌设的棉垫7上,棉垫7可以按照不同训练者的需要改换成凸面型和凹面型,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底板6底部的调节器8改变棉垫7的高度;训练者的双脚置于连接壳4的正面,双手握住手拉杆21开始训练。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包括U型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撑架(1)由两个镜像设置的支撑座(3)和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座(3)一端的连接壳(4)组成,两个所述支撑座(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5),两个所述支撑座(3)底部的四个端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2),支撑座(3)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杆(10);所述连接壳(4)正面的底部固定铰接有底板(6),连接壳(4)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通孔(41),连接壳(4)的两侧均开设有四个等距排列的导向孔(13),相对应的两个导向孔(13)内部嵌入有导向杆;所述连接壳(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计时器(15);所述安装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6)的一端,所述固定座(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固定座(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对滑轮组,每个所述滑轮组由两个水平排列的定滑轮(18)组成,四个所述定滑轮(18)的顶部罩设有机壳(19);每对滑轮组中的两个定滑轮(18)之间使用尼龙绳(20)传动连接,所述尼龙绳(20)穿过导向孔(13)内部导向杆的底部和连接壳(4)正面的通孔(41)并连接有手拉杆(21),尼龙绳(2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底座(22),所述底座(22)的顶部设置有配重块(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韧带修复训练装置,包括U型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撑架(1)由两个镜像设置的支撑座(3)和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座(3)一端的连接壳(4)组成,两个所述支撑座(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5),两个所述支撑座(3)底部的四个端角处均安装有支撑腿(2),支撑座(3)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杆(10);所述连接壳(4)正面的底部固定铰接有底板(6),连接壳(4)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通孔(41),连接壳(4)的两侧均开设有四个等距排列的导向孔(13),相对应的两个导向孔(13)内部嵌入有导向杆;所述连接壳(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计时器(15);所述安装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6)的一端,所述固定座(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固定座(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对滑轮组,每个所述滑轮组由两个水平排列的定滑轮(18)组成,四个所述定滑轮(18)的顶部罩设有机壳(19);每对滑轮组中的两个定滑轮(18)之间使用尼龙绳(20)传动连接,所述尼龙绳(20)穿过导向孔(13)内部导向杆的底部和连接壳(4)正面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桢翰陆伟欧阳侃朱伟民柳海峰李皓李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