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碳量子点光促医用臭氧油敷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碳量子点光促医用臭氧油敷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55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量子点光促医用臭氧油敷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将复合臭氧油涂覆在敷贴表面,避光保存,即得碳量子点光促医用臭氧油敷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臭氧油治疗周期长、臭氧溢出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具体涉及一种碳量子点光促医用臭氧油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臭氧又称为三原子氧,是一种天然氧化剂,臭氧是目前已知的一种广谱、高效、快速、安全、无二次污染的杀菌气体,可杀灭细菌芽胞、病毒、真菌等各种病原体。臭氧极其活跃,其工作原理是:臭氧通过分解产生单线态氧或超氧自由基以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实现杀菌作用,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普通氧原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故称无污染消毒剂。它不但对各种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毒有极强的杀灭能力,而且对真菌也很有效。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因此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稳定化处理。

2、臭氧油是利用臭氧固化技术将纯净臭氧气体与食用级植物油反应生成的一种纯天然混合物。臭氧油的组成成分为:臭氧、不饱和脂肪酸。臭氧油具备杀菌广谱性、快速性、安全性、穿透性、无耐药性特点,可被应用于皮肤、黏膜的抗菌、消炎、止痒、解毒等方面。目前已在临床医学上作为抗生素和激素的替代产品被广泛应用。然而,臭氧油实现了臭氧的稳定性,同时也给臭氧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使其在利用过程中存在臭氧释放时间长,分解率低,释放量不可控,导致治疗周期较长等现实问题。目前在治疗过程中,基本靠臭氧分子从臭氧油中自然溢出作为治疗方式,还没有专门针对这种情况而设计的快速分解和释放办法。

3、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臭氧油的可控释放和分解问题,解决其治疗周期长,臭氧溢出不充分的问题,专利技术一种快速、可控实现对臭氧油进行光催化的方法,并将其与临床医用敷贴相结合,制作一种便捷的臭氧油辅助治疗敷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量子点光促医用臭氧油敷贴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臭氧油治疗周期长、臭氧溢出不充分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臭氧油,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碳量子点5~15%、臭氧油85~95%。

4、优选的,所述碳量子点的粒径为100~500目。

5、相应的,一种复合臭氧油的制备方法,将碳量子点加入到臭氧油中,避光搅拌分散10~30min,即得。

6、优选的,所述碳量子点的制备过程为:将植物油加热至180~220℃,加热时间为5~25min,冷却至室温后,纯化、萃取、干燥后即得。

7、优选的,所述植物油为橄榄油、野生茶油、蓖麻油、甜杏仁油、椰子油、葡萄籽油中的任意一种。

8、优选的,用等体积的去离子水和丙酮溶解和纯化所制备的碳量子点,再根据相分离萃取法分离得到棕色液体层,即为碳量子点的丙酮溶液。

9、优选的,将碳量子点的丙酮溶液于烘箱中在30~50℃下干燥0.5~2h得到固体样品碳量子点。

10、相应的,一种碳量子点光促医用臭氧油敷贴的制备方法,将复合臭氧油涂覆在敷贴表面,避光保存。

11、优选的,所述复合臭氧油的涂覆量为0.1~1.0g/cm2。

12、相应的,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光促医用臭氧油敷贴。

13、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复合臭氧油和利用其制备的碳量子点光促医用臭氧油敷贴包含的臭氧分子可实现很好的杀菌和修复创面的效果;同时,敷贴中包含碳量子点可以通过光催化实现对臭氧分子的快速分解产生单线态氧或超氧自由基;而且,在暗光条件下臭氧稳定保持,而在光照条件下臭氧快速释放,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臭氧油,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碳量子点5~15%、臭氧油85~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臭氧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的粒径为100~500目。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臭氧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量子点加入到臭氧油中,避光搅拌分散10~30min,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的制备过程为:将植物油加热至180~220℃,加热时间为5~25min,冷却至室温后,纯化、萃取、干燥后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橄榄油、野生茶油、蓖麻油、甜杏仁油、椰子油、葡萄籽油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等体积的去离子水和丙酮溶解和纯化所制备的碳量子点,再根据相分离萃取法分离得到棕色液体层,即为碳量子点的丙酮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量子点的丙酮溶液于烘箱中在30~50℃下干燥0.5~2h得到固体样品碳量子点。

8.一种碳量子点光促医用臭氧油敷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臭氧油,或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臭氧油涂覆在敷贴表面,避光保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臭氧油的涂覆量为0.1~1.0g/cm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光促医用臭氧油敷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臭氧油,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碳量子点5~15%、臭氧油85~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臭氧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的粒径为100~500目。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臭氧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量子点加入到臭氧油中,避光搅拌分散10~30min,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的制备过程为:将植物油加热至180~220℃,加热时间为5~25min,冷却至室温后,纯化、萃取、干燥后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橄榄油、野生茶油、蓖麻油、甜杏仁油、椰子油、葡萄籽油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李忠平高芸茹赵爱玲楚俊红阎虹张蓓李婉生赵玉洁冯阿虫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