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件车钻中心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形件车钻中心。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机械化加工中心的普及应用,车削工艺不仅包括传统意义的卧式车床或立式车床等,还包括广义的车钻车削等回转运动工艺。现有车床中心一般都是需要机床机头固定,通过工作台移动工件来实现加工,但是其受制于工作台的自由度,其加工柔性差,适应性差,扩展性差,现有针对异形件加工在回转车削工艺,其在加工定位需要组装胎具,但是现有组胎具成本高昂,组装不方便。现有车钻中心其加工时需要有外框架保护,从而实现防护保护,但是由于框架结构,从而对进出工件的形状大小受限。如何提供一种进出入工件方便,组装快速,适合于异形件加工的车钻装置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异形件车钻中心。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件车钻中心,包括设置在外框架组件之中的车钻中心底座,在车钻中心底座设置有车钻机械臂和/或更换刀具机械手;在车钻机械臂上设置有数控车刀/钻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件车钻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外框架组件(2)之中的车钻中心底座(23),在车钻中心底座(23)设置有车钻机械臂(24)和/或更换刀具机械手;在车钻机械臂(24)上设置有数控车刀/钻头(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件车钻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外框架组件(2)之中的车钻中心底座(23),在车钻中心底座(23)设置有车钻机械臂(24)和/或更换刀具机械手;在车钻机械臂(24)上设置有数控车刀/钻头(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件车钻中心,其特征在于:在车钻机械臂(24)一侧设置有辅助装置(4);
辅助装置(4)包括固定于地上的工作台架(26)、以及设置在工作台架(26)上的辅具组件(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件车钻中心,其特征在于:辅具组件(27)包括可拆卸在工作台架(26)上台面上的辅具机架(35);
在工作台架(26)上台面上设置有由旋转气缸驱动旋转后利用其斜面下压辅具机架(35)上面上的旋转斜楔压块(28),在工作台架(26)上台面上设置有胎具导向底座(32),在胎具导向底座(32)上铰接有呈人字形的胎具摆动臂(29),在胎具摆动臂(29)头端安装有胎具驱动柄(30),在胎具摆动臂(29)另一端铰接有胎具连接杆(31),在胎具连接杆(31)根部连接有在胎具导向底座(32)上水平活动且用于压在辅具机架(35)上面上的胎具伸缩压杆(33);
在工作台架(26)上台面上设置用于上伸入到辅具机架(35)对应定位孔中的胎具伸缩定位销(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件车钻中心,其特征在于:在辅具机架(35)定位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异形件(1)背面定位接触的辅具背面垫块(4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件车钻中心,其特征在于:在辅具机架(35)定位板上至少设置有辅具第一至第六定位组件的任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形件车钻中心,其特征在于:辅具第二定位组件(44)和/或辅具第一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辅具机架(35)定位板上的辅具第一固定座(36)、设置在辅具第一固定座(36)上的辅具第一驱动气缸(37)、根部铰接在辅具第一驱动气缸(37)上的辅具第一摆动臂(38)、在辅具第一摆动臂(38)悬臂端上且用于与异形件(1)对应面压力接触的辅具第一压头(39)、在辅具第一摆动臂(38)悬臂端辅具中部下表面上的第一人字定位块(40)、在辅具机架(35)定位板上且与下落后的第一人字定位块(40)咬合的辅具第一人字固定块(41)、铰接在辅具第一固定座(36)与辅具第一摆动臂(38)根部之间的辅具第一从动臂(42)、以及在辅具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雷清,陈益丰,潘敏辉,潘晓铭,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