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角膜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3679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角膜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角膜炎的药物是以N‑(6‑(5‑(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2‑甲氧基‑3‑(噻吩‑2‑基)苯基)萘‑2‑基)甲磺酰胺为活性成分制成的眼用即型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药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角膜炎的医药配制品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角膜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角膜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角膜是位于眼睛最前端的一层完全透明的薄膜,主要由无血管的结缔组织构成,约厚1mm。为了保持透明,角膜没有血管,因而其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刺激而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角膜炎的发生。角膜炎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眼科疾病。按其致病原因分类,角膜炎可分为感染性角膜炎和非感染性角膜炎,前者又可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而分为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棘阿米巴角膜炎等。其中感染性角膜炎是世界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据统计大约有20%的失明患者是因角膜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角膜炎是角膜受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炎症,此病愈后易复发,并常可伴有葡萄膜反应,甚至出现虹膜睫状体炎或继发青光眼,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牛痘性角膜炎、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等。在我国,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此病毒感染可以导致角膜混浊、角膜结构损伤和瘢痕形成,以致视力损失。目前,临床上常用阿昔洛韦的眼用剂型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但是治疗效果有限,无法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因此,开发新的治疗角膜炎,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对于眼科学领域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角膜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以丰富角膜炎,特别是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用药选择。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角膜炎的药物是以N-(6-(5-(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2-甲氧基-3-(噻吩-2-基)苯基)萘-2-基)甲磺酰胺(以下简称为“式I的化合物”)为活性成分制成的眼用即型凝胶。据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角膜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呈眼用即型凝胶的形式,所述眼用即型凝胶由式I的化合物、泊洛沙姆188、羧甲基纤维素钠、透明质酸钠、枸橼酸、枸橼酸钠、尼泊金甲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注射用水制成。所谓“眼用即型凝胶”是一种在非生理状态下时呈自由流动的液态,但是在滴入眼内后在眼部的生理状态下形成凝胶的凝胶剂。眼用即型凝胶可以延长其中所含的活性成分在眼内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优选地,在每1000mL所述眼用即型凝胶中含有式I的化合物0.1-0.4g、泊洛沙姆1884-16g、羧甲基纤维素钠2.5-10g、透明质酸钠5-20g、枸橼酸1-4g、枸橼酸钠2.25-9g、尼泊金甲酯0.4-1.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2g,余量为注射用水。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每1000mL所述眼用即型凝胶中含有式I的化合物0.1-0.4g(例如0.2g)、泊洛沙姆1888g、羧甲基纤维素钠5g、透明质酸钠10g、枸橼酸2g、枸橼酸钠4.5g、尼泊金甲酯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g,余量为注射用水。优选地,所述透明质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0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治疗角膜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泊洛沙姆188、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透明质酸钠,加入适量注射用水中,在搅拌下加热煮沸10-30分钟;(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75-85℃,在搅拌下加入枸橼酸、枸橼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匀后,再加入式I的化合物,然后在搅拌下降温至55-65℃,再加入尼泊金甲酯,混匀;(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加入注射用水至足量,通过0.22微米微孔滤膜,无菌分装至适当容量的无菌容器中,即得。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治疗角膜炎的药物中的活性成分N-(6-(5-(2,4-二氧代-1,2,3,4-四氢嘧啶-5-基)-2-甲氧基-3-(噻吩-2-基)苯基)萘-2-基)甲磺酰胺(即“式I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I的化合物作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抑制剂化合物的实例公开于国际专利公开号WO2010/111436(其合成方法参见实施例39)中。该专利文献通过HCV聚合酶抑制检验、HCV聚合酶复制子试验等实验验证了所述化合物具有抑制HCV聚合酶的作用,从而可以用作HCV抑制剂来治疗HCV感染等疾病。但是,该专利文献未提及所述化合物具有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用途,而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意外地发现,包含式I的化合物的本专利技术的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角膜炎,因此可以预期其在治疗角膜炎,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角膜炎中是有利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药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角膜炎的医药配制品中的用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角膜炎是病毒性角膜炎,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例如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角膜炎。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用于示例性的目的,而绝非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仅由权利要求所限定。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眼用即型凝胶1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的处方如下表中所示:其制备方法为:(1)称取泊洛沙姆188、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透明质酸钠,加入500mL注射用水中,在搅拌下加热煮沸20分钟;(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80℃,在搅拌下加入枸橼酸、枸橼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匀后,再加入式I的化合物,然后在搅拌下降温至60℃,再加入尼泊金甲酯,混匀;(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mL,通过0.22微米微孔滤膜,无菌分装至无菌小瓶中(每支容量为5mL),即得。实施例2眼用即型凝胶2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的处方如下表中所示:其制备方法为:(1)称取泊洛沙姆188、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透明质酸钠,加入500mL注射用水中,在搅拌下加热煮沸20分钟;(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80℃,在搅拌下加入枸橼酸、枸橼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匀后,再加入式I的化合物,然后在搅拌下降温至60℃,再加入尼泊金甲酯,混匀;(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mL,通过0.22微米微孔滤膜,无菌分装至无菌小瓶中(每支容量为5mL),即得。实施例3眼用即型凝胶3本实施例所述的药物的处方如下表中所示:其制备方法为:(1)称取泊洛沙姆188、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透明质酸钠,加入500mL注射用水中,在搅拌下加热煮沸20分钟;(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80℃,在搅拌下加入枸橼酸、枸橼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匀后,再加入式I的化合物,然后在搅拌下降温至60℃,再加入尼泊金甲酯,混匀;(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加入注射用水至1000mL,通过0.22微米微孔滤膜,无菌分装至无菌小瓶中(每支容量为5mL),即得。对比例1阿昔洛韦眼用即型凝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角膜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呈眼用即型凝胶的形式,所述眼用即型凝胶由式I的化合物、泊洛沙姆188、羧甲基纤维素钠、透明质酸钠、枸橼酸、枸橼酸钠、尼泊金甲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注射用水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角膜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呈眼用即型凝胶的形式,所述眼用即型凝胶由式I的化合物、泊洛沙姆188、羧甲基纤维素钠、透明质酸钠、枸橼酸、枸橼酸钠、尼泊金甲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注射用水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在每1000mL所述眼用即型凝胶中含有式I的化合物0.1-0.4g、泊洛沙姆1884-16g、羧甲基纤维素钠2.5-10g、透明质酸钠5-20g、枸橼酸1-4g、枸橼酸钠2.25-9g、尼泊金甲酯0.4-1.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2g,余量为注射用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中在每1000mL所述眼用即型凝胶中含有式I的化合物0.1-0.4g、泊洛沙姆1888g、羧甲基纤维素钠5g、透明质酸钠10g、枸橼酸2g、枸橼酸钠4.5g、尼泊金甲酯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g,余量为注射用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达宁李相军刘祥龙白丹孟昱君卢亦安王敬怡张富程邵东冷瀛
申请(专利权)人: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