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9373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包括川乌30‑50份、当归60‑90份、红花50‑80份、还包括胶凝剂80‑110份和蒸馏水100‑150份,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步骤为;渗透、熬制、搅拌、降温和包装,该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让患者能正常的饮食,让患者无需因为长期的服药热引的呕吐等一些列不良的反应的效果,而在橄榄油的有效物质分子就能渗透到蒸馏水中去,达到了很好的提纯的效果,有时候根据一些胶凝材料的不同,有的有机胶凝材料分子会分解一些有害的有机物质,这样当患者在使用该药物的时候会造成皮肤的过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痛风治疗
,具体为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疾病,是细小针尖状的尿酸盐的慢性沉积,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盐结晶而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它会让你周身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俗语说:痛风痛起来真要命。只有饱受痛风煎熬的人才会有如此深的感觉,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痛风性肾炎,尿酸肾结石,以及性功能减退,高血压等多种并发症,痛风发病病机,主要在于人体正气不足,脾肾功能失调,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聚于体内,留滞经络,复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气血凝滞不通,湿浊流注关节,发为痛风。久病入络,气血失畅,淤血凝滞,痰淤互结而导致的关节肿大畸形,病久不愈。脾肾阳虚,阴毒内蕴。可发为尿酸性肾病、肾功能不全。以上所述可归结为一点,即正虚邪实痛风需要经过长期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一般对痛风的治疗分为中医治疗和西药治疗,但两种方法都要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中所周知,长期服药会对肠道和消化系统造成一定的絮乱,严重的会造成呕吐、头晕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痛的高发人群是一些高龄人群,一般在60-70岁之间,这些人的体质较差,一般会因为患上痛风,而引起其他的并发症,长期服药不利于高龄人群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长期的服药,会造成一些患者厌食的问题,高龄人群的身体本就虚弱。再加上出现厌食的症状,这样会进一步的恶化病情。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包括川乌30-50份、当归60-90份、红花50-80份、还包括胶凝剂80-110份和蒸馏水100-150份。优选的,所述红花的原材料采集地要高于海拔3500米的高度。优选的,所述胶凝剂的材质为一种有机且无药物功效的胶凝材料。优选的,所述川乌提取物为乌头碱,其乌头碱≥3ml/g,所述当归的提取物为阿魏酸,且阿魏酸≥60ml/g。优选的,所述红花的提取物为红花黄色素,其红花黄色素≥60ml/g。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研磨将川乌、当归和红花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成直径为0.1-0.3mm的微小颗粒;2)混合将研磨后的川乌、当归和红花通过与橄榄油进行均匀的混合,让川乌、当归和红花的中的乌头碱、阿魏酸和红花黄色素物质能渗透到橄榄油中;3)渗透透过将含有乌头碱、阿魏酸和红花黄色素的橄榄油与蒸馏水进行渗透,通过橄榄油不与水融合,乌头碱、阿魏酸和红花黄色素等有效物质混合到蒸馏水中;4)熬制通过将固态的有机凝胶材料通过1:1的比例进行混凝熬制,将固定的胶凝物质熬制成有粘稠状的液体,在熬制的过程中,其熬制机的温度控制在80-120摄氏度之间;5)搅拌通过将渗透有乌头碱、阿魏酸和红花黄色素的蒸馏水与粘稠状的胶凝液体进行充分的搅拌,让其中的乌头碱、阿魏酸和红花黄色素能均为的与胶凝材料进行混合;6)降温通过将混有乌头碱、阿魏酸和红花黄色素的胶凝液体降温,让制备好的胶凝液体成果冻状的固态;7)包装将果冻状的胶凝材料进行灌装,在常温下进行储藏。(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使用外服的治疗痛风的胶凝药物贴在患病的部位可减少患者对药物的摄取,该胶凝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直接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有效的治疗,让患者能正常的饮食,作息,让患者无需因为长期的服药热引的呕吐等一些列不良的反应的效果。2、该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首先使用橄榄油与川乌、当归和红花进行混合,在对川乌、当归和红花研磨的过程中,其川乌、当归和红花的粉末会通过搅拌均匀的分散在橄榄油中,这样粉末状的川乌、当归和红花中的各成分会溶解在橄榄油中,若直接用蒸馏水来进行混合会导致川乌、当归和红花的粉末混在蒸馏水中,且少量的粉末很难除去,这就增加了其在制取该药物的时间,且提取的物质的纯度不高,含有的杂质较多,橄榄油是一种使用油,没有副作用,且油性位置的流动性很差,在使用橄榄油渗透的时候,川乌、当归和红花的粉末不会在橄榄油渗透到蒸馏水的内部,而在橄榄油的有效物质分子就能渗透到蒸馏水中去,达到了很好的提纯的效果。3、该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熬制胶凝材料的时候将温度降低,保持低温缓慢的熬制,这样的做法一是防止把其中的蒸馏水熬干,导致胶凝剂熬糊的问题,二是由于有机的胶凝材料在高温下会破坏胶凝材料的分子,有时候根据一些胶凝材料的不同,有的有机胶凝材料分子会分解一些有害的有机物质,这样当患者在使用该药物的时候会造成皮肤的过敏的问题。4、该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对川乌、当归和红花研磨的时候要保持研磨作业的环境空气的干净,由于空气中会悬浮大量的细菌和灰尘,尤其是细菌会加快对该药物变质的时间,让该药物的保质期降低。5、该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于川乌、当归和红花在烘干的状态下成大块的固态,这样其中的提取物质很难提取,且提取的含量一般,这样会造成大量的原料浪费,同时若原料中出现坏死的问题,能通过在研磨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进行及时的更换健康的原材料,在提取川乌、当归和红花中的有效成份之间,通过研磨川乌、当归和红花能让中的有效成分能最大程度的将有效成分被提取出(通过研磨能最大程度的增加其原料的接触表面积,这样在对这些本草等药物提取时最有效的手段),研磨后的原料在加热时能更容易受热,能节约很多的能源,而且能减少对该药物制取所用的时间,这样也能从侧面上节约生产该药物的成本,同时也帮助患者减少治疗痛风所用的费用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包括川乌30-50份、当归60-90份、红花50-80份、还包括胶凝剂80-110份和蒸馏水100-150份,红花的原材料采集地要高于海拔3500米的高度,红花的原材料采集地要高于海拔3500米的高度,胶凝剂的材质为一种有机且无药物功效的胶凝材料,川乌提取物为乌头碱,其乌头碱≥3ml/g,当归的提取物为阿魏酸,且阿魏酸≥60ml/g,红花的提取物为红花黄色素,其红花黄色素≥60ml/g。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研磨将川乌、当归和红花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成直径为0.1-0.3mm的微小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包括川乌30-50份、当归60-90份、红花50-80份、还包括胶凝剂80-110份和蒸馏水100-15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包括川乌30-50份、当归60-90份、红花50-80份、还包括胶凝剂80-110份和蒸馏水100-1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花的原材料采集地要高于海拔3500米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剂的材质为一种有机且无药物功效的胶凝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川乌提取物为乌头碱,其乌头碱≥3ml/g,所述当归的提取物为阿魏酸,且阿魏酸≥60ml/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花的提取物为红花黄色素,其红花黄色素≥60ml/g。


6.一种可治疗痛风的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
将川乌、当归和红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博卡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