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电池内部气体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353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内部气体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的座体及用于罩设在电池上部的罩体,罩体可与电池顶部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罩体上设有插孔,插孔内密封配合有可移动的推动件,推动件内移时可挤压电池顶部的端帽使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罩体上还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的外端连接有测量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排气管可根据不同测量的需要,连接不同的测量器,测量器为压力表时,可检测电池排出气体的压力,测量器为U形管时,可通过液面差读出电池排出气体的气体量,操作起来十分方便,而且避免了人为操作产生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内部气体快速测量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研究及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常常需要测量电池内部的气体量。现有 的方法一般为排水集气法,即在水下解剖电池,通过带刻度的、装有水的集气 管收集排出的气体,从而通过液面差读出电池排出气体的气体量,如图1所示。 这种检测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 操十分不便,费时费力,效率低2、 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较大,如排气是否完全、排出的气体是否全部进 入集气管等,常发生气泡黏附于集气罩、测量管壁等处不能上浮,操作中气泡 外泄等情况。3、 准确度与重现性不佳,受操作者习惯和作业环境如温度等的变化影响大;4、 解剖过程中电池内强腐蚀性物质可能进入水槽,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快速测量电池内部气体量的装置,该 装置无需排水集气,可根据不同测量的需要,连接不同的测量器,测量器为压 力表时,可检测电池排出气体的压力,测量器为U形管时,可通过液面差读 出电池排出气体的气体量,这样不但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而且避免了人为操 作产生的误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内部气体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 电池的座体及用于罩设在电池上部的罩体,罩体可与电池顶部之间形成密封的 腔体,罩体上设有插孔,插孔内密封配合有可移动的推动件,推动件内移时可 挤压电池顶部的端帽使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罩体上还设有与腔体连通的排气 管,排气管的外端连接有测量器;上述测量器可以为压力表,用以检测排出气体的压力;上述测量器也可以 为带刻度的U形管,U形管的一端与排气管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U形管 内灌有部分液体,用以检测排出气体的气体量;所述罩体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圈,罩体罩设在电池上部时,密封圈压紧电池外壁,实现罩体与电池的密封连接;所述插孔的内壁上嵌设有密封圈,密封圈 始终压紧推动件外壁,实现罩体与推动件的密封连接;所述排气管上连通有有一支管,支管的端口设有排气阀,测量完后,腔体 及排气管内的气体可从排气阀排出;由于推动件是通过下压挤压电池顶部的端帽使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的,因 此为了确保罩体在推动件移动时的稳定性,罩体需要有一个支撑力,因此本发 明设计了两种方案, 一种是罩体通过支撑件间接地支撑在座体上;另一种是罩 体的下端面直接支撑在座体的上端面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 本专利技术操作快速,避免了繁琐的电池水下解剖集气作业。2. 本专利技术通过内移推动件挤压电池顶部的端帽使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 与原有排水集气法相比,提髙了安全性。3. 本专利技术中推动件与罩体、罩体与电池之间均为密封的,使用时,避免 了气体产生泄漏,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2为实施例一的示意图;(罩体通过支撑件支撑在座体上时) 图3为实施例一的示意图;(罩体直接支撑在座体上时) 图4为实施例二的示意图;(罩体通过支撑件支撑在座体上时) 图5为实施例二的示意图;(罩体直接支撑在座体上时) 图6为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其中10电池;11端帽; 20座体;30罩体;31插孔;32排气管;33密封圈;34密封圈;35支管;36排气阀;40腔体; 50推动件;60测量器;61压力表62U形管;70支撑件; 80压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如图2、图3所示, 一种电池内部气体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 用于固定电池10的座体20及用于罩设在电池10上部的罩体30,罩体30可 与电池10顶部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40,罩体30顶部设有插孔31,插孔31 内密封配合有可移动的推动件50,推动件50内移时可挤压电池10顶部的端 帽11使电池10内部的气体排出,罩体30上还设有与腔体40连通的排气管 32,排气管32的外端连接有压力表61,用以检测排出气体的压力。所述罩体30的内壁的下端部嵌设有密封圈33,罩体30罩设在电池10上 部时,密封圈33压紧电池IO外壁,实现罩体30与电池10的密封连接;所述 插孔31的内壁上嵌设有密封圈34,密封圈34始终压紧推动件50外壁,实现 罩体30与推动件50的密封连接。由于推动件50与罩体30、罩体30与电池 IO之间均为密封的,使用时,避免了气体产生泄漏,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为了方便上述插孔31处的密封圈34的安装,用于容置密封圈34的卡槽 可开设在罩体30的顶部,密封圈34置入卡槽后再在其顶部盖设压板80,这 样就防止了密封圈34退出卡槽而引起的气体泄漏。所述排气管32上连通有一支管35,支管35的端口设有排气阀36,测量 完后,腔体40及排气管32内的气体可从排气阀36排出。由于推动件50是通过下压挤压电池IO顶部的端帽IO使电池10内部的气 体排出的,因此为了确保罩体30在推动件50移动时的稳定性,罩体30需要 有一个支撑力,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两种方案, 一种是罩体30通过支撑件70 间接地支撑在座体20上,如图2所示另一种是罩体30的下端面直接支撑在 座体20的上端面上,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如图4、图5所示, 一种电池内部气体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 用于固定电池10的座体20及用于罩设在电池10上部的罩体30,罩体30可 与电池10顶部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40,罩体30顶部设有插孔31,插孔31 内密封配合有可移动的推动件50,推动件50内移时可挤压电池10顶部的端 帽11使电池10内部的气体排出,罩体30上还设有与腔体40连通的排气管 32,排气管32的外端连接有带刻度的U形管62, U形管62的一端与排气管32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U形管62内灌有部分液体,用以检测排出气体 的气体量。所述罩体30的内壁的下端部嵌设有密封圏33,罩体30罩设在电池10上 部时,密封圈33压紧电池IO外壁,实现罩体30与电池10的密封连接;所述 插孔31的内壁上嵌设有密封圈34,密封圈34始终压紧推动件50外壁,实现 罩体30与推动件50的密封连接。由于推动件50与罩体30、罩体30与电池 10之间均为密封的,使用时,避免了排出气体产生泄漏,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为了方便上述插孔31处的密封圈34的安装,用于容置密封圈34的卡槽 可开设在罩体30的顶部,密封圈34置入卡槽后再在其顶部盖设压板80,这 样就防止了密封圏34退出卡槽而引起的气体泄漏。所述排气管32上连通有一支管35,支管35的端口设有排气阀36,测量 完后,腔体40及排气管32内的气体可从排气阀36排出。由于推动件50是通过下压挤压电池IO顶部的端帽IO使电池10内部的气 体排出的,因此为了确保罩体30在推动件50移动时的稳定性,罩体30需要 有一个支撑力,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两种方案, 一种是罩体30通过支撑件70 间接地支撑在座体20上,如图2所示;另一种是罩体30的下端面直接支撑在 座体20的上端面上,如图3所示。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 一种电池内部气体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固 定电池10的座体20及用于罩设在电池10上部的罩体30,罩体30可与电池 10顶部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40,罩体30顶部设有插孔31,插孔31内密封配 合有可移动的推动件50,推动件50内移时可挤压电池IO顶部的端帽ll使电 池10内部的气体排出,罩体30上还设有与腔体40连通的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内部气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电池(10)的座体(20)及用于罩设在电池(10)上部的罩体(30),罩体(30)可与电池(10)顶部之间形成密封的腔体(40),罩体(30)上设有插孔(31),插孔(31)内密封配合有可移动的推动件(50),推动件(50)内移时可挤压电池(10)顶部的端帽(11)使电池(10)内部的气体排出,罩体(30)上还设有与腔体(40)连通的排气管(32),排气管(32)的外端连接有测量器(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昌周新民张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