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源启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42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辅源启动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源启动电路,包括直线母线、启动切换电路、驱动保护电路、变压器电路和控制芯片,驱动保护电路分别与直流母线、启动切换电路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控制芯片分别与启动切换电路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设计的辅源启动电路大大减小了启动电阻的个数与体积,减小了损耗,降低了启动场效应管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源启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辅源启动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辅源启动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许多电力电子变换设备的辅源启动电路都是通过电阻直挂在直流母线上给控制芯片提供启动电流的,如UCX84X系列、NCP1380等,辅源启动完成后,该电阻是一直挂在母线上的,会产生较大损耗,同时,该电阻体积较大会占用较大PCB空间。直流母线电压越高,启动电阻越多,损耗越大,如1500V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1000V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若启动电阻直挂母线,上述问题更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损耗的辅源启动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辅源启动电路,包括直线母线、启动切换电路、驱动保护电路、变压器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驱动保护电路分别与直流母线、启动切换电路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启动切换电路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92、电阻R97、电阻R98、电阻R267、电阻R268、电阻R269、电阻R271、二极管ZD16、二极管ZD17和场效应管Q15,所述场效应管Q15的漏极分别与电阻R98的一端和电阻R26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8的另一端与电阻R9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7的另一端与电阻R9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2的另一端与直流母线电连接,所述电阻R267的另一端与电阻R26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68的另一端与电阻R26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69的另一端与电阻R27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71的另一端分别与启动切换电路、二极管ZD17的阴极和场效应管Q15的栅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ZD17的阳极与二极管ZD16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ZD16的阴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15的源极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ZD16和二极管ZD17均为稳压管。进一步的,所述启动切换电路包括电阻R278、电阻R275和三极管Q40,所述三极管Q40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78的一端和电阻R27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78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电阻R27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0的发射极电连接且电阻R27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40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40的集电极与驱动保护电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电路包括变压器T1、二极管D22、电容C1和电解电容CE1,所述二极管D22的阴极与电阻R8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82的另一端分别与驱动保护电路和电解电容CE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E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22的阳极与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且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的另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UCX84X。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直流母线经电阻R92、电阻R97、电阻R98、电阻R267、电阻R268、电阻R269、电阻R271、二极管ZD1和二极管ZD16组成的电路,给场效应管Q15提供驱动电压,并保护驱动电压不超过驱动阈值,场效应管Q15导通,直流母线经电阻R92、电阻R97、电阻R98和场效应管Q15给控制芯片提供启动电流,辅源启动,辅源启动完成后,变压器电路产生的电压给控制芯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控制芯片工作正常,场效应管Q15的驱动电压被拉低,场效应管Q15关断,电阻R92、电阻R97和电阻R98(均为启动电阻)被切断,启动电阻(电阻R92、电阻R97和电阻R98)与旁路电阻(电阻R267、电阻R268、电阻R269和电阻R271)构成对直流母线的分压电路,场效应管Q15将承受较低的耐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设计的辅源启动电路大大减小了启动电阻的个数与体积,减小了损耗,降低了启动场效应管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辅源启动电路的整体电路框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辅源启动电路的具体电路原理图;标号说明:1、直流母线;2、启动切换电路;3、驱动保护电路;4、变压器电路;5、控制芯片。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辅源启动电路,包括直线母线、启动切换电路、驱动保护电路、变压器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驱动保护电路分别与直流母线、启动切换电路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启动切换电路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92、电阻R97、电阻R98、电阻R267、电阻R268、电阻R269、电阻R271、二极管ZD16、二极管ZD17和场效应管Q15,所述场效应管Q15的漏极分别与电阻R98的一端和电阻R26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8的另一端与电阻R9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7的另一端与电阻R9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2的另一端与直流母线电连接,所述电阻R267的另一端与电阻R26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68的另一端与电阻R26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69的另一端与电阻R27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71的另一端分别与启动切换电路、二极管ZD17的阴极和场效应管Q15的栅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ZD17的阳极与二极管ZD16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ZD16的阴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15的源极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直流母线经电阻R92、电阻R97、电阻R98、电阻R267、电阻R268、电阻R269、电阻R271、二极管ZD1和二极管ZD16组成的电路,给场效应管Q15提供驱动电压,并保护驱动电压不超过驱动阈值,场效应管Q15导通,直流母线经电阻R92、电阻R97、电阻R98和场效应管Q15给控制芯片提供启动电流,辅源启动,辅源启动完成后,变压器电路产生的电压给控制芯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控制芯片工作正常,场效应管Q15的驱动电压被拉低,场效应管Q15关断,电阻R92、电阻R97和电阻R98(均为启动电阻)被切断,启动电阻(电阻R92、电阻R97和电阻R98)与旁路电阻(电阻R267、电阻R268、电阻R269和电阻R271)构成对直流母线的分压电路,场效应管Q15将承受较低的耐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设计的辅源启动电路大大减小了启动电阻的个数与体积,减小了损耗,降低了启动场效应管的成本。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ZD16和二极管ZD17均为稳压管。进一步的,所述启动切换电路包括电阻R278、电阻R275和三极管Q40,所述三极管Q40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78的一端和电阻R27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78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电阻R27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0的发射极电连接且电阻R275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40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母线、启动切换电路、驱动保护电路、变压器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驱动保护电路分别与直流母线、启动切换电路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启动切换电路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n所述驱动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92、电阻R97、电阻R98、电阻R267、电阻R268、电阻R269、电阻R271、二极管ZD16、二极管ZD17和场效应管Q15,所述场效应管Q15的漏极分别与电阻R98的一端和电阻R26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8的另一端与电阻R9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7的另一端与电阻R9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2的另一端与直流母线电连接,所述电阻R267的另一端与电阻R26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68的另一端与电阻R26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69的另一端与电阻R27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71的另一端分别与启动切换电路、二极管ZD17的阴极和场效应管Q15的栅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ZD17的阳极与二极管ZD16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ZD16的阴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15的源极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母线、启动切换电路、驱动保护电路、变压器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驱动保护电路分别与直流母线、启动切换电路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启动切换电路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
所述驱动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92、电阻R97、电阻R98、电阻R267、电阻R268、电阻R269、电阻R271、二极管ZD16、二极管ZD17和场效应管Q15,所述场效应管Q15的漏极分别与电阻R98的一端和电阻R26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8的另一端与电阻R9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7的另一端与电阻R9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92的另一端与直流母线电连接,所述电阻R267的另一端与电阻R26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68的另一端与电阻R26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69的另一端与电阻R27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71的另一端分别与启动切换电路、二极管ZD17的阴极和场效应管Q15的栅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ZD17的阳极与二极管ZD16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ZD16的阴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15的源极和变压器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源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超徐志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睿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