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机六枪充电桩,包括充电模块,直流接触器,六个充电枪,控制系统;所述充电模块为交直流转换器,每两个充电模块组成一个充电模块组,并连接一个充电枪(终端),所述六个充电枪功率分配采用正六边形模式,六边形的每个顶点设置一支充电枪(终端),并对应连接一充电模块组,六边形的每条边作为相邻两组充电模块的连接母排,母排中间设置两个直流接触器作为两组模块间的并机直流接触器;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充电桩监控连接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后台),形成充电桩集群控制器自适应功率分配网络,通过充电控制板控制每组并机直流接触器的吸合,从而控制每组模块的投切。优点:一枪多用,自适应小车、大巴等不同功率的车型充电。车型充电。车型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机六枪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一机六枪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逐步普及,直流快速充电成为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瓶颈;目前市场上直流充电桩功率在30~360KW,普通轿车功率通常要求在30~90KW;电动大巴充电功率则要求90KW以上;而一台充电桩功率不可调节,很难满足不同车型需求,兼容性较差。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善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机六枪充电桩,以便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机六枪充电桩,包括充电模块,直流接触器,六个充电枪,控制系统;所述充电模块为交直流转换器,每两个充电模块组成一个充电模块组,并连接一个充电枪(终端),共六个充电模块组,对应连接六个充电枪(终端);所述六个充电枪功率分配采用正六边形模式,六边形的每个顶点设置一支充电枪(终端),并对应连接一充电模块组,六边形的每条边作为相邻两组充电模块的连接母排,母排中间设置两个直流接触器作为两组模块间的并机直流接触器;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充电桩监控连接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后台),形成充电桩集群控制器自适应功率分配网络,通过充电控制板控制每组并机直流接触器的吸、合,从而控制每组模块的投切。
[0005]优选的,所述六边形每个顶点的充电模组,其充电模块可以是1块,也可以是多块。
[0006]优选的,所述充电模组的每个充电模块功率相同。
[0007]优选的,充电时,控制系统的软件自动检测终端车辆充电信息,检测到需求的功率大于本组模块实际功率时,自动选择最接近需求的闲置充电模组进行合并,自动控制并机直流接触器吸、合,将闲置模快按组投递到本车对应回路上实现车满载充电,如果并过来的这组模块仍不能满足电动车充电功率需求,则继续并下一组充电模组,直到满足需求或者空闲模块组用完为止。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充电桩集群采用一主机多终端的模式,通过充电桩集群监控连接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后台)形成充电桩集群控制器自适应功率分配网络。通过功率自动分配保证充电站的设备使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自适应小车,大巴等不同功率的车型。可以实时动态调节充电站总负荷功率;可提高充电站的设备使用率,避免用电高峰期部分充电桩被停止使用;可提高充电站的负荷利用率,电池组接近充满时的剩余功率可被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功率分配采用的正六边形方式分配简易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总功率240KW)电气原理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直流接触器KM放大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功率分配电气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1中,KM1~KM16为直流接触器,a,b,c,d,e,f为6个功率输出终端(充电枪)。
[0014]附图2中,M1~M12为交直流转换器(每个20KW),WB1+对应M1、M2组成的模组输出正极,以此类推至WB6+对应M11、M12组成的模组输出正极,WB1
‑
对应M1、M2组成的模组输出负极,以此类推至WB6
‑
对应M11、M12组成的模组输出负极;终端1~终端6为6个功率输出终端(6个充电枪);KM1~KM16为直流接触器。附图3为直流接触器KM放大图。
[0015]附图4中,1用于6个直流接触器串联母排,2用于首尾直流接触器连接母排,3用于附图1功率分配正六边形示意图(a_c d_f)连接母排,4、5是正负直流输出母排,6背板结构件,7直流接触器,8绝缘柱,9辅助固定长母排2安装绝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附图1中,KM1~KM16为直流接触器,a,b,c,d,e,f为6个功率输出终端(充电枪)。
[0018]附图2中,M1~M12为交直流转换器(每个20KW),WB1+对应M1、M2组成的模组输出正极,以此类推至WB6+对应M11、M12组成的模组输出正极,WB1
‑
对应M1、M2组成的模组输出负极,以此类推至WB6
‑
对应M11、M12组成的模组输出负极;终端1~终端6为6个功率输出终端(6个充电枪);KM1~KM16为直流接触器。
[0019]附图4中,1用于6个直流接触器串联母排,2用于首尾直流接触器连接母排,3用于附图1功率分配正六边形示意图(a_c d_f)连接母排,4、5是正负直流输出母排,6背板结构件,7直流接触器,8绝缘柱,9辅助固定长母排2安装绝缘板。
[0020]本实施例下面以附图2进行详细说明:
[0021]本实施例为总功率240KW,M1~M12为交直流转换器(每个20KW),每两个组成一个充电模块组(40KW),共形成6个充电模块组,对应终端1~终端6,各充电模组之间按照附图1功率分配正六边形模式进行电连接。
[0022]以终端4为例,具体应用中,在满足电动汽车充电功率要求的情况下,6个充电枪可以同时使用,每个充电枪功率为40KW,终端4也是40KW,如果在终端4充电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功率小于40KW,正常充电。
[0023]如果在终端4充电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功率大于40KW,此时控制系统会自动检测到此信息,系统自动控制相邻的直流接触器KM7、KM8闭合,将终端5的充电模块M9、M10合并过来,如果仍不能满足充电要求的功率,系统将继续自动闭合直流接触器KM9、KM10,将终端6的充电模块M11、M12合并过来,系统还可以继续自动闭合直流接触器KM5、KM6,将终端3的充电模块M5、M6合并过来,当然前提是合并过来的充电模块处于闲置状态,系统会自动合并充电模块直至满足充电要求的功率或闲置充电模块用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机六枪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充电模块,直流接触器,六个充电枪,控制系统;所述充电模块为交直流转换器,每两个充电模块组成一个充电模块组,并连接一个充电枪,共六个充电模块组,对应连接六个充电枪;所述六个充电枪功率分配采用正六边形模式,六边形的每个顶点设置一支充电枪,并对应连接一充电模块组,六边形的每条边作为相邻两组充电模块的连接母排,母排中间设置两个直流接触器作为两组模块间的并机直流接触器;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充电桩监控连接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形成充电桩集群控制器自适应功率分配网络,通过充电控制板控制每组并机直流接触器的吸、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睿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