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OS开关电路构件的电源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42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MOS开关电路构件的电源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电源主通路,包括电池电源输出端、电源按键输入端、电流通路、电池电源输入端;按键监控电路,与所述电源主通路的电源按键输入端连接,将电源按键输入端的电流信息输出给外部控制系统;MOS开关电路,通过自身的导通与关断实现对电源主通路的开启与关闭。在电源主通路中的连接有电源按键监控系统,可以对电源按键进行实时监测,并作出反馈,通过MOS开关回路来实现对电源主通路的快速开启与关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OS开关电路构件的电源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控制电路
,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MOS开关电路构件的电源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电子模块起爆器作为一个工业手持设备,需在复杂的施工现场具有依靠自身电源就能工作,电子雷管起爆器通过内部电池供能,现有的电池开关电路不够稳定,也无法对内部电路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高稳定性的,具有按键监控功能的电源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基于MOS开关电路构件的电源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电子雷管起爆器内部电池电路不够稳定,无法对内部电路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基于MOS开关电路构件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电源主通路,包括电池电源输出端、电源按键输入端、电流通路、电池电源输入端;按键监控电路,与所述电源主通路的电源按键输入端连接,将电源按键输入端的电流信息输出给外部控制系统;MOS开关电路,通过自身的导通与关断实现对电源主通路的开启与关闭。可选地,所述按键监控电路包括按键电平输出端KEY_POWER2,所述按键电平输出端KEY_POWER2的一端经第二二极管与所述按键监控电路连接,另一端经第四电阻与按键电源输入端VDD连接。可选地,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经第二电阻和第六电阻与所述电源按键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电流通路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通路包括电路电流MOS开关,所述电路电流MOS开关的源极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所述MOS开关电路包括:第一MOS开关,其栅极经第二电阻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电流通路连接,其漏极经第一二极管与电池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MOS开关,其源极与所述第一MOS开关的漏极连接,其漏极经第八电阻和第三二极管与电源关闭端连接,其栅极连接有第三MOS开关、第四MOS开关和第五MOS开关;第三MOS开关,其源极经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二MOS开关的栅极连接,其漏极接地,其源极经第五电阻与所述电路电流MOS开关的栅极连接;第四MOS开关,其栅极与所述第三MOS开关的栅极连接,其源极连接于所述电流通路,其漏极与所述电路电流MOS开关的栅极连接;第五MOS开关,其栅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四MOS开关的栅极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三MOS开关的漏极共同接地。可选地,所述第二MOS开关的源极与栅极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二电容。可选地,所述第四MOS开关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有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流通路,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MOS开关的漏极。可选地,所述第五MOS开关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有第三电容。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在电源主通路中的连接有电源按键监控系统,可以对电源按键进行实时监测,并作出反馈,通过MOS开关回路来实现对电源主通路的快速开启与关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MOS开关电路构件的电源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MOS开关电路构件的电源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MOS开关电路构件的电源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电源主通路,包括电池电源输出端VCC_BAT_OUT、电源按键输入端KEY_POWER1、电流通路、电池电源输入端VCC;按键监控电路,与所述电源主通路的电源按键输入端KEY_POWER1连接,将电源按键输入端KEY_POWER1的电流信息输出给外部控制系统;MOS开关电路,通过自身的导通与关断实现对电源主通路的开启与关闭。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按键监控电路包括按键电平输出端KEY_POWER2,所述按键电平输出端KEY_POWER2的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9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9的阴极与所述按键监控电路连接,另一端经第四电阻R18与按键电源输入端VDD连接。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VCC_BAT_OUT经第二电阻R14和第六电阻R22与所述电源按键输入端KEY_POWER1连接,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VCC_BAT_OUT还通过所述电流通路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入端VCC连接,所述电流通路包括电路电流MOS开关Q2,所述电路电流MOS开关Q2的源极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VCC_BAT_OUT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VCC_BAT_OUT连接。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MOS开关电路包括:第一MOS开关Q3,其栅极经第二电阻R14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VCC_BAT_OUT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电流通路连接,其漏极与第一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8的阳极与电池电源输入端VCC连接;第二MOS开关Q4,其源极与所述第一MOSQ3开关的漏极连接,其漏极经第八电阻R24与第三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10的阳极与电源关闭端POWER_OFF连接,其栅极连接有第三MOS开关Q5、第四MOS开关Q59和第五MOS开关Q6;第三MOS开关Q5,其源极经第七电阻R23与所述第二MOS开关Q4的栅极连接,其漏极接地,其源极经第五电阻R21与所述电路电流MOS开关Q2的栅极连接;第四MOS开关Q59,其栅极与所述第三MOS开关Q5的栅极连接,其源极连接于所述电流通路,其漏极与所述电路电流MOS开关Q2的栅极连接;第五MOS开关Q6,其栅极与第三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四MOS开关Q59的栅极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三MOS开关Q5的漏极共同接地。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MOS开关Q4的源极与栅极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R15,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二电容C12。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四MOS开关Q59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有第一电容C10和第一电阻R12,所述第一电容C10和所述第一电阻R1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流通路,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MOS开关Q59的漏极。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五MOS开关Q6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有第三电容C19。如附图2所示,当整体电路上电时,由于外部的MCU并没有电能供电,所以并未工作,因此第三MOS开关Q5也是关断状态,则电路电流MOS开关Q2也是关断状态,则电池电源输入端VCC处没有电能。当开机通电时,长按电源按键,电源按键输入端KEY_POWER1与GND相连,使得第一MOS开关导通,从而使得第三MOS开关Q5和电路电流MOS开关Q2导通,使得电池持续供电。当需要关机断电时,外部MCU在按键电平输出端KEY_POWER2处检测到的电平为持续低电平时,可认为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OS开关电路构件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n电源主通路,包括电池电源输出端、电源按键输入端、电流通路、电池电源输入端;/n按键监控电路,与所述电源主通路的电源按键输入端连接,将电源按键输入端的电流信息输出给外部控制系统;/nMOS开关电路,通过自身的导通与关断实现对电源主通路的开启与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OS开关电路构件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
电源主通路,包括电池电源输出端、电源按键输入端、电流通路、电池电源输入端;
按键监控电路,与所述电源主通路的电源按键输入端连接,将电源按键输入端的电流信息输出给外部控制系统;
MOS开关电路,通过自身的导通与关断实现对电源主通路的开启与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监控电路包括按键电平输出端KEY_POWER2,所述按键电平输出端KEY_POWER2的一端经第二二极管与所述按键监控电路连接,另一端经第四电阻与按键电源输入端VDD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经第二电阻和第六电阻与所述电源按键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电流通路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通路包括电路电流MOS开关,所述电路电流MOS开关的源极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开关电路包括:
第一MOS开关,其栅极经第二电阻与所述电池电源输出端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电流通路连接,其漏极经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飞李明政冉华荣徐平赵鹏飞熊江辉王明代弦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云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