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31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板连接器,涉及连接器领域。其包括金属端子、绝缘外壳和导线。金属端子铆接于导线,形成连接部;绝缘外壳套设于连接部外。导线和金属端子之间的铆接结构使得它们无需高温加热就能相互固定,外套绝缘外壳起到了保护和绝缘的作用。绝缘外壳体积小,便于安装在有限的基板空间上。使用一种规格的硬质绝缘外壳和金属端子,就能匹配多种线材,应用范围广,便于机械手夹取和应用于流水线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板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线材的焊接主要使用沾锡工艺进行插板焊接。其特点是使用裸端子进行焊接,端子与线材连接的部分使用热缩管包裹进行绝缘。由于线材较软,容易弯曲,机械手夹取一致性差,不利于自动化机械加工。且在加热缩管以收缩套管的过程中,因为线材外皮耐热性差,线材外皮可能被烫伤而产生破皮不良,存在漏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线材破皮不良,并利于自动化机械加工的基板连接器。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板连接器,包括金属端子、硬质的绝缘外壳和导线;所述金属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绝缘体铆接部、导体铆接部、卡扣部和插头;所述导线铆接于所述绝缘体铆接部和所述导体铆接部;所述绝缘体铆接部和所述导体铆接部容置于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卡扣部卡设于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插头穿出所述绝缘外壳。优选地,所述导体铆接部的两侧设有相对的第一金属片;所述绝缘体铆接部的两侧设有相对的第二金属片;所述导线包括包裹有绝缘皮的绝缘部和伸出所述绝缘皮外的金属线头,两所述第一金属片内扣以固定所述金属线头;两所述第二金属片内扣以固定所述导线的绝缘部。优选地,所述卡扣部的一侧面设有的倾斜的弹片,且其他侧面设有凸出的卡块;所述绝缘外壳具有轴向贯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弹片弹起以挡位的阻挡部;所述卡块抵接于所述绝缘外壳轴向方向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弹片和所述卡块分别设于所述卡扣部的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优选地,所述弹片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金属片的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导线和金属端子之间的铆接结构使得它们无需加热就能相互固定,消除了导线外皮因加热而破损的风险。卡扣部的设置使得绝缘外壳套能固定套设在绝缘体铆接部和导体铆接部外,起到了绝缘的作用。绝缘外壳体积小,便于安装在有限的基板空间。使用一种规格的硬质绝缘外壳和金属端子,就能匹配多种线材,结构一致性好,便于机械手夹取和流水线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基板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金属端子和导线连接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提供的金属端子和导线连接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提供的绝缘外壳大开口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提供的绝缘外壳小开口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基板连接器,包括金属端子1、硬质的绝缘外壳2和导线3。金属端子1铆接于导线3,形成连接部;绝缘外壳2套设于连接部外。其中,绝缘外壳2为硬质塑料,在本实施例中,为尼龙66材质。绝缘外壳2体积小,便于安装在有限的基板空间上。使用一种规格的硬质绝缘外壳2和金属端子1,就能匹配多种导线3,便于机械手夹取和流水线生产。进一步的,绝缘外壳可以选择多种颜色,如红、黑、白、黄等,并根据颜色进行防呆插件,便于识别不同的连接器,以免插错。导线3根据电流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线材,其长度依结构要求进行选择。如图2所示,金属端子1包括依次连接的绝缘体铆接部13、导体铆接部14、卡扣部15和插头16。卡扣部15卡设于绝缘外壳2内,以利于金属端子1和绝缘外壳2相互固定。插头16穿出绝缘外壳2,用于插入PCB板并焊接。如图2所示,导线3依次插入绝缘体铆接部13和导体铆接部14。导体铆接部14的两侧设有相对的第一金属片140;绝缘体铆接部13的两侧设有相对的第二金属片130。导线3包括包裹有绝缘皮的绝缘部31和伸出绝缘皮外的金属线头32。两第一金属片140内扣以固定金属线头32。两第二金属片130内扣以固定导线的绝缘部31。铆接后的导线3和金属端子1的保持力能满足UL(美国保险商试验所)标准的技术要求。使用铆压工艺使导线3和金属端子1形成稳固连接,无需高温加热,绝缘部31的绝缘皮不会因为高温加热而破坏。如图3所示,卡扣部15的一侧面设有的倾斜的弹片151,另一侧面设有凸出的卡块152。在本实施例中,弹片151和卡块152分别设于卡扣部15的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弹片151和卡块152还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侧面。如图1和2所示,绝缘外壳2具有轴向贯通的安装通道。金属端子的绝缘体铆接部13、导体铆接部14和卡扣部15均内置于安装通道内,使得它们能被绝缘外壳2保护并对外绝缘。其中,安装通道的侧壁开设有供弹片151弹起以挡位的阻挡部。如图4和5所示,安装通道的一端为允许卡扣部15穿过的大开口21,另一端为阻止卡扣部15穿过的小开口22,其侧壁还开设有供弹片151弹起以挡位的侧口,侧口内壁23构成阻挡部。如图2和3所示,弹片151设置在远离第一金属片140的一侧,这能使导线3的金属线头32背对着绝缘外壳2的侧口,不会外露。如图1~5所示,弹片151倾斜向外凸出的一端朝向绝缘外壳2的大开口21,抵接于侧口壁23上。卡块152抵接于绝缘外壳的小开口端的内挡壁24上。如此,卡扣部15的进出方向均受阻,使得金属端子1和绝缘外壳2能够相互固定。当需要拆卸时,将弹片151压回安装通道内,往大开口21方向可拔出连接的导线3和金属端子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权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端子、硬质的绝缘外壳和导线;所述金属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绝缘体铆接部、导体铆接部、卡扣部和插头;所述导线铆接于所述绝缘体铆接部和所述导体铆接部;所述绝缘体铆接部和所述导体铆接部容置于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卡扣部卡设于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插头穿出所述绝缘外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端子、硬质的绝缘外壳和导线;所述金属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绝缘体铆接部、导体铆接部、卡扣部和插头;所述导线铆接于所述绝缘体铆接部和所述导体铆接部;所述绝缘体铆接部和所述导体铆接部容置于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卡扣部卡设于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插头穿出所述绝缘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铆接部的两侧设有相对的第一金属片;所述绝缘体铆接部的两侧设有相对的第二金属片;所述导线包括包裹有绝缘皮的绝缘部和伸出所述绝缘皮外的金属线头,两所述第一金属片内扣以固定所述金属线头;两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爱瑞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