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25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解电容器,包括本体和两条引脚,所述两条引脚设置在本体一端,所述两条引脚均分别包括有第一竖直延伸部、折弯部和第二竖直延伸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折弯部由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下端向下延伸折弯而成,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由折弯部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而成,所述两条引脚的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中心的距离为3.5毫米,所述两条引脚的折弯部相向折弯而成,所述两条引脚的折弯部的折弯角为8~12°,所述两条引脚的第二竖直延伸部的中心的距离为2.5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应于2.5毫米引脚孔的孔距的PCB板,而且方便运输和焊接时不需要人工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解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解电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2.5毫米孔距的PCB板上的引线型铝新型电解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解电容器是电容的一种,金属箔为正极(铝或钽),与正极紧贴金属的氧化膜(氧化铝或五氧化二钽)是电介质,阴极由导电材料、电解质(电解质可以是液体或固体)和其他材料共同组成,因电解质是阴极的主要部分,电解电容器因此而得名。同时电解电容器正负不可接错。铝电解电容器可以分为四类:引线型铝电解电容器;牛角型铝电解电容器;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器;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如图1到图2所示的电解电容器,包括本体、两条引脚,本体的底端具有引脚,其中该引脚为竖直圆柱型引脚,焊接时,需要人们拿着电解电容器的本体从PCB板的底部,将两个引脚分别插入到PCB板的两条引脚孔中,一般这两个引脚孔之间的孔距为3.5毫米,因此一般的两条引脚之间的中心距离也为3.5毫米,引脚插入后人们还需要用手固定住引脚才能进行焊接,综上所述可得出现有技术中一般的3.5毫米的引脚具有以下缺点:(1)当紧凑型的PCB上使用时,由于紧凑型PCB板上两个引脚孔之间的距离为2.5毫米,从而导致3.5毫米引脚的电解电容无法使用;(2)一般的电解电容器由于该引脚较短,因此运输时不好运输;(3)一般的电解电容器焊接时需要人工进行固定进行焊接,从而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于2.5毫米引脚孔的孔距的PCB板,而且方便运输和焊接时不需要人工固定的新型电解电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br>一种新型电解电容器,包括本体和两条引脚,所述两条引脚设置在本体一端,所述两条引脚均分别包括有第一竖直延伸部、折弯部和第二竖直延伸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折弯部由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下端向下延伸折弯而成,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由折弯部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而成,所述两条引脚的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中心的距离为3.5毫米,所述两条引脚的折弯部相向折弯而成,所述两条引脚的折弯部的折弯角为8~12°,所述两条引脚的第二竖直延伸部的中心的距离为2.5毫米。进一步地,所述折弯角为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长度为15~20毫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长度为19毫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的长度为200~220毫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的长度为216毫米。进一步地,所述两条引脚包括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本体上对应正极引脚设置有第一反光部,所述本体上对应负极引脚设置有第二反光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光部与第二反光部的反光度不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技术的两条引脚均分别包括有第一竖直延伸部、折弯部和第二竖直延伸部,其中两条引脚的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中心的距离为3.5毫米,两条引脚的折弯部相向折弯而成,两条引脚的折弯部的折弯角为8~12°,两条引脚的第二竖直延伸部的中心的距离为2.5毫米,其中第二竖直延伸部的作用是方便人们对电解电容器进行编带运输,当对电解电容器焊接时,需要剪切掉第二竖直延伸部,仅留下一小段,然后可以通过机械手或者是人工夹持住电解电容器的本体,将电解电容的剩余一小段的第二竖直延伸部插入到引脚孔距离为2.5毫米的PCB板的引脚孔中,最后直至电解电容器的本体的下端抵靠在PCB板上,由于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中心的距离为3.5毫米,当两引脚插入引脚孔后,在第一竖直延伸部张力的作用下使得电解电容器固定在引脚孔中,从而无需人们固定住电解电容器再进行焊接,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和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解电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电解电容焊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焊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编带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通过光纤传感器检测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位置是否正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3到图5所示的,一种新型电解电容器,包括本体1和两条引脚,两条引脚设置在本体1一端,两条引脚均分别包括有第一竖直延伸部21、折弯部22和第二竖直延伸部23,第一竖直延伸部21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折弯部22由第一竖直延伸部21的下端向下延伸折弯而成,第二竖直延伸部23由折弯部22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而成,两条引脚的第一竖直延伸部21的中心的距离c为3.5毫米,两条引脚的折弯部22相向折弯而成,两条引脚的折弯部22的折弯角d为8~12°,两条引脚的第二竖直延伸部23的中心的距离e为2.5毫米。如图6所示第二竖直延伸部23的作用是方便人们对电解电容器进行编带4运输。当对电解电容器焊接时,需要剪切掉第二竖直延伸部23一部分,仅留下一小段,然后可以通过机械手或者是人工夹持住电解电容器的本体1,将电解电容的剩余一小段的第二竖直延伸部23插入到引脚孔距离为2.5毫米的PCB板5的引脚孔中,最后直至电解电容器的本体1的下端抵靠在PCB板5上,由于第一竖直延伸部21的中心的距离c为3.5毫米,当两引脚插入引脚孔后,在第一竖直延伸部21张力的作用下使得电解电容器固定在引脚孔中,从而无需人们固定住电解电容器再进行焊接,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和加工。进一步地,所述折弯角22为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21的长度为15~20毫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21的长度为19毫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23的长度为200~220毫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23的长度为216毫米。进一步地,所述两条引脚包括正极引脚24和负极引脚25,所述本体1上对应正极引脚24设置有第一反光部241,所述本体1上对应负极引脚25设置有第二反光部25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光部241与第二反光部251的反光度不同。如图7所示,本技术通过在电解电容器上设置第一反光部241与第二反光部251,第一反光部241对应电解电容器的正极引脚24,第二反光部251对应电解电容器的负极引脚25,检测的时候,光纤感应器3通过感应电解电容器本体上的第一反光部241与第二反光部251来判断电解电容器的正极引脚24和负极引脚25的位置是否正确,判断的时候,是通过第一反光部241与第二反光部251的反光度不相同来判断的,当光纤感应器3感应到反射回来的光的反光度不是预设的反光度的范围,光纤感应器3将感应到的信息通过放大器输送到编带机的PLC控制器,若出现正极引脚241和负极引脚251的位置不正确,PLC控制器则会控制编带机进行停机,从而方便人们将引线极性位置不对的电解电容器进行修正。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解电容器,包括本体和两条引脚,所述两条引脚设置在本体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引脚均分别包括有第一竖直延伸部、折弯部和第二竖直延伸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折弯部由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下端向下延伸折弯而成,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由折弯部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而成,所述两条引脚的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中心的距离为3.5毫米,所述两条引脚的折弯部相向折弯而成,所述两条引脚的折弯部的折弯角为8~12°,所述两条引脚的第二竖直延伸部的中心的距离为2.5毫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解电容器,包括本体和两条引脚,所述两条引脚设置在本体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引脚均分别包括有第一竖直延伸部、折弯部和第二竖直延伸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折弯部由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下端向下延伸折弯而成,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由折弯部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而成,所述两条引脚的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中心的距离为3.5毫米,所述两条引脚的折弯部相向折弯而成,所述两条引脚的折弯部的折弯角为8~12°,所述两条引脚的第二竖直延伸部的中心的距离为2.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角为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长度为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锋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承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