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铝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56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容芯子以及用于盖合壳体的绝缘端盖,所述电容芯子引出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的后端沿着壳体的轴向方向穿过绝缘端盖与电容芯子连接,所述内连接部的前端连接有垂直向下的外连接部,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之间形成有弯折角,所述壳体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向内凹的束腰,所述束腰的顶面与电容芯子的的外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铝电解电容器的引脚由原来的立式转变为卧式,降低了铝电解电容器所占据的高度,节省大量的空间,提高了铝电解电容器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铝电解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铝电解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简称电容,也是组成电子电路的主要元件。它可以储存电能,具有充电、放电及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它是各类电子设备大量使用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元件之一。各种电容器在电路中能起不同的作用,如耦合和隔直流、旁路、整流滤波、高频滤波、调谐、储能和分频等。电容器应根据电路中电压、频率、信号波形、交直流成分和温湿度条件来加以选用。在当今市场TV、LCD朝着薄型化发展,电容必须小型化,否则就无法进一步满足客户的薄型化产品追求。但现有的铝电解电容器大多数为插件型铝电解电容器,其中,插件型铝电解电容器一般都是直立插在电路板上,引脚通过电路板的穿孔焊接后连接在电路中。然而,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的发展,对产品的设计越来越要求小型化,小型化的设计对元器件的高度有要求,而插件型铝电解电容器大多数都是高度比较高的产品,尺寸较大,这就对插件型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造成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铝电解电容器,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铝电解电容器的适应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容芯子以及用于盖合壳体的绝缘端盖,所述电容芯子引出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的后端沿着壳体的轴向方向穿过绝缘端盖与电容芯子连接,所述内连接部的前端连接有垂直向下的外连接部,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之间形成有弯折角,所述壳体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向内凹的束腰,所述束腰的顶面与电容芯子的的外表面接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弯折角为9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连接部的长度与外连接部的长度比例为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束腰设有两对,其分别为对称设置在壳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束腰和第二束腰,所述第一束腰位于第二束腰的上方,所述第一束腰和第二束腰的顶面均与电容芯子的外表面相接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束腰和第二束腰是截面为矩形或者梯形的凹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上端分别对称设有左卡紧件和右卡紧件,所述左卡紧件和右卡紧件的前端分别弯折形成有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所述绝缘端盖的两端分别卡紧在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内。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连接在壳体外侧的底部的散热板,所述壳体外侧的底部设有安装块,所述散热板与壳体连接的表面上设有与安装块相配合的安装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由水平状的内连接部和垂直状的外连接部构成,使得铝电解电容器的引脚由原来的立式转变为卧式,降低了铝电解电容器所占据的高度,节省大量的空间,提高了铝电解电容器的适应性,同时第一束腰和第二束腰对电容芯子的外表面进行压紧,防止了铝电解电容器在受到剧烈的晃动时造成性能不稳定,从而出现正负极短路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卧式铝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示意图。1-壳体;2-绝缘端盖;3-电容芯子;4-内连接部;5-外连接部;6-左卡紧件;7-右卡紧件;8-第一槽位;9-第二槽位;10-第一束腰;11-第二束腰;12-散热板;13-安装块;14-安装口;a-弯折角。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卧式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容芯子3以及用于盖合壳体1的绝缘端盖2,电容芯子3引出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内连接部4和外连接部5,内连接部4的后端沿着壳体1的轴向方向穿过绝缘端盖2与电容芯子3连接,内连接部4的前端连接有垂直向下的外连接部5,外连接部5与内连接部4之间形成有弯折角a,壳体1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向内凹的束腰,束腰的顶面与电容芯子3的的外表面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束腰设有两对,其分别为对称设置在壳体1左右两侧的第一束腰10和第二束腰11,第一束腰10位于第二束腰11的上方,第一束腰10和第二束腰11的顶面均与电容芯子3的外表面相接触。采用上述方案,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由水平状的内连接部4和垂直状的外连接部5构成,使得铝电解电容器的引脚由原来的立式转变为卧式,降低了铝电解电容器所占据的高度,节省大量的空间,提高了铝电解电容器的适应性,同时第一束腰10和第二束腰11对电容芯子3的外表面进行压紧,防止了铝电解电容器在受到剧烈的晃动时造成性能不稳定,从而出现正负极短路的情况。具体地,弯折角a为90°,并且内连接部4的长度与外连接部5的长度比例为1: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内连接部4的长度与外连接部5的长度比例为1:2,是为了保证引脚的强度,不会由于外连接部5或内连接部4过长,造成折断引脚的折断,影响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具体地,第一束腰10和第二束腰11是截面为矩形或者梯形的凹槽,这样是为了增大与电容芯子3的接触面积,确保电容芯子3不会出现晃动。具体地,在壳体1的上端分别对称设有左卡紧件6和右卡紧件7,左卡紧件6和右卡紧件7的前端分别弯折形成有第一槽位8和第二槽位9,绝缘端盖2的两端分别卡紧在第一槽位8和第二槽位9内。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左卡紧件6和右卡紧件7的前端分别弯折形成第一槽位8和第二槽位9,然后再将绝缘端盖2放入第一槽位8和第二槽位9内进行卡紧,使得绝缘端盖2牢固地固定在壳体1的上端,确保了铝电解电容器的密封性。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在壳体1外侧的底部的散热板12,在壳体1外侧的底部设有安装块13,散热板12与壳体1连接的表面上设有与安装块13相配合的安装口14。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安装块13插入到安装口14内将散热板12固定在壳体1外侧的底部,使得铝电解电容器工作时,壳体1内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板12上,散热板12再将热量快速地散发出去,避免了壳体1内的温度过高,造成电容器的爆炸。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容芯子以及用于盖合壳体的绝缘端盖,所述电容芯子引出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的后端沿着壳体的轴向方向穿过绝缘端盖与电容芯子连接,所述内连接部的前端连接有垂直向下的外连接部,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之间形成有弯折角,所述壳体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向内凹的束腰,所述束腰的顶面与电容芯子的外表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容芯子以及用于盖合壳体的绝缘端盖,所述电容芯子引出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的后端沿着壳体的轴向方向穿过绝缘端盖与电容芯子连接,所述内连接部的前端连接有垂直向下的外连接部,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之间形成有弯折角,所述壳体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向内凹的束腰,所述束腰的顶面与电容芯子的外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的长度与外连接部的长度比例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锦赖书东王诗函吴培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