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弯的电解电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25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弯的电解电容,包括本体和引脚,引脚设置在本体一端,引脚包括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正极引脚包括正极第一延伸部、正极折弯部和正极第二延伸部,负极引脚包括负极第一延伸部、负极折弯部和负极第二延伸部,负极第一延伸部从本体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负极折弯部从正极第一延伸部的下端向右折弯而成,负极第二延伸部从负极折弯部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插入到引脚孔的定位点相同,从而折出来的每个电解电容均在同一个折弯部进行折弯,使得折弯后的电解电容呈水平状态时,可以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弯的电解电容
本技术涉及电解电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弯的电解电容。
技术介绍
电解电容是电容的一种,金属箔为正极(铝或钽),与正极紧贴金属的氧化膜(氧化铝或五氧化二钽)是电介质,阴极由导电材料、电解质(电解质可以是液体或固体)和其他材料共同组成,因电解质是阴极的主要部分,电解电容因此而得名。同时电解电容正负不可接错。铝电解电容器可以分为四类:引线型铝电解电容器;牛角型铝电解电容器;螺栓式铝电解电容器;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现有技术中的电解电容一般是直接竖直焊接在PCB板上,但有一些紧凑型的PCB板,要求电解电容水平安装,需要将竖直安装在PCB上的电解电容折弯成水平状态,再进行焊接,但现有技术中的电解电容的引脚一般插入到PCB板上的引脚孔后,若要进行水平安装,则需要另外靠工人凭直觉将竖直状态的电解电容折弯,从而导致折弯的位置不同,由于电解电容的折弯点不同,折弯点高的,折弯后的电解电容与PCB板的距离就高,折弯点低的,折弯后的电解电容与PCB板的距离就低,从而导致电解电容高低不同,难以保证折弯后的电解电容每个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保证电解电容折弯后可以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可折弯的电解电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弯的电解电容,包括本体和引脚,所述引脚设置在本体一端,所述引脚包括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包括正极第一延伸部、正极折弯部和正极第二延伸部,所述正极第一延伸部从本体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正极折弯部从正极第一延伸部的下端向左折弯而成,所述正极第二延伸部从正极折弯部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负极引脚包括负极第一延伸部、负极折弯部和负极第二延伸部,所述负极第一延伸部从本体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负极折弯部从正极第一延伸部的下端向右折弯而成,所述负极第二延伸部从负极折弯部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折弯部与正极第二延伸部相连接处为第一折弯点,所述负极折弯部与负极第二延伸部相连接处为第二折弯点。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第二延伸部的长度大于负极第二延伸部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第一延伸部到负极第一延伸部的距离小于正极第二延伸部到负极第二延伸部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反光部和第二反光部,所述第一反光部对应正极引脚,所述第二反光部对应负极引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光部上设置有表示负极引脚的标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正极引脚包括正极第一延伸部、正极折弯部和正极第二延伸部,负极引脚包括负极第一延伸部、负极折弯部和负极第二延伸部,对本技术进行焊接时,先将正极引脚的正极第二延伸部和负极引脚的负极第二延伸部插入到PCB板的引脚孔中,插入后,正极折弯部和负极折弯部正好卡在引脚孔中,实现对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定位,让人们知道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已经插入到位,到位后,开始折弯本体,折弯时,正极第一延伸部和负极第一延伸部逐渐弯曲,直至本体呈水平状态,最后进行焊接,这样每个电解电容在折弯时,由于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插入到引脚孔的定位点相同,从而折出来的每个电解电容均在同一个折弯部进行折弯,使得折弯后的电解电容呈水平状态时,可以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引脚插入到PCB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引脚插入到PCB板上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将本体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将本体折弯后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5所示的,一种可折弯的电解电容,包括本体1和引脚,所述引脚设置在本体1一端,所述引脚包括正极引脚2和负极引脚3,所述正极引脚2包括正极第一延伸部21、正极折弯部22和正极第二延伸部23,所述正极第一延伸部21从本体1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正极折弯部22从正极第一延伸部21的下端向左折弯而成,所述正极第二延伸部23从正极折弯部22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负极引脚3包括负极第一延伸部31、负极折弯部32和负极第二延伸部33,所述负极第一延伸部31从本体1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负极折弯部32从正极第一延伸部31的下端向右折弯而成,所述负极第二延伸部33从负极折弯部32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折弯部22与正极第二延伸部23相连接处为第一折弯点24,所述负极折弯部32与负极第二延伸部33相连接处为第二折弯点34。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第二延伸部23的长度大于负极第二延伸部33的长度。从而可以方便人们识别引脚的正负极。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第一延伸部21到负极第一延伸部31的距离小于正极第二延伸部23到负极第二延伸部33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反光部11和第二反光部12,所述第一反光部11对应正极引脚2,所述第二反光部12对应负极引脚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光部12上设置有表示负极引脚3的标识13。本技术进行焊接时,先将正极引脚2的正极第二延伸部23和负极引脚3的负极第二延伸部33插入到PCB板4的引脚孔中,插入后,正极折弯部22和负极折弯部32正好卡在引脚孔中,实现对正极引脚22和负极引脚32的定位,让人们知道正极引脚22和负极引脚32已经插入到位,到位后,开始折弯本体1,折弯时,正极第一延伸部21和负极第一延伸部31逐渐弯曲,直至本体呈水平状态,最后进行焊接,这样每个电解电容在折弯时,由于正极引脚2和负极引脚3插入到引脚孔的定位点相同,从而折出来的每个电解电容均在同一个折弯部进行折弯,使得折弯后的电解电容呈水平状态时,可以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弯的电解电容,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引脚,所述引脚设置在本体一端,所述引脚包括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包括正极第一延伸部、正极折弯部和正极第二延伸部,所述正极第一延伸部从本体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正极折弯部从正极第一延伸部的下端向左折弯而成,所述正极第二延伸部从正极折弯部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负极引脚包括负极第一延伸部、负极折弯部和负极第二延伸部,所述负极第一延伸部从本体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负极折弯部从正极第一延伸部的下端向右折弯而成,所述负极第二延伸部从负极折弯部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弯的电解电容,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引脚,所述引脚设置在本体一端,所述引脚包括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包括正极第一延伸部、正极折弯部和正极第二延伸部,所述正极第一延伸部从本体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正极折弯部从正极第一延伸部的下端向左折弯而成,所述正极第二延伸部从正极折弯部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负极引脚包括负极第一延伸部、负极折弯部和负极第二延伸部,所述负极第一延伸部从本体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所述负极折弯部从正极第一延伸部的下端向右折弯而成,所述负极第二延伸部从负极折弯部的下端向下竖直延伸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弯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锋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承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