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24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由PVC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由无纺布制成,所述第二保护层内设有第一控制线缆、第二控制线缆、一对第一动力线缆和一对第二动力线缆,所述第一控制线缆、第二控制线缆、第一动力线缆和第二动力线缆之间填充有棉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拖地机器人原有的分开的多根线缆组合到同一根电缆上,既节省了空间又方便使用安装。进一步地,设置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完好的对多根线缆进行保护,多根线缆直接填充有棉纱,能够紧密扎实的支撑各线缆,使得各线缆更加圆整,避免线缆在曲折时造成压扁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人拖地在某些领域起关紧性作用,而电缆在机器人拖地中的使用是不可缺少的。电缆也是现有的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现有的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里面控制箱到机器人手臂的动力拖地电缆和控制拖地电缆是分开的,由于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内部空间有限,分开的电缆十分占空间,此外在生产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时,多根电缆的安装也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将多根电缆组合在一起,既节省了空间又方便使用安装。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由PVC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由无纺布制成,所述第二保护层内设有第一控制线缆、第二控制线缆、一对第一动力线缆和一对第二动力线缆,所述第一控制线缆、第二控制线缆、第一动力线缆和第二动力线缆之间填充有棉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线缆包括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三保护层由无纺布制成,所述第三保护层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第一编织层,所述第一编织层由0.10mm的镀锡导体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层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铝箔层,所述第一铝箔层内设置有八对第一芯线,所述八对芯线之间填充有棉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芯线由内到外包括第一导体束和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由PVC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导体束包括26支0.10mm的镀锡极细导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线缆包括第四保护层,所述第四保护层由无纺布制成,所述第四保护层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编织层由0.10mm的镀锡导体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编织层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二铝箔层,所述第二铝箔层内设置有两对第二芯线和两条第三芯线,所述两对第二芯线和所述两条第三芯线之间填充有棉纱。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芯线由内到外包括第二导体束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由PVC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导体束包括26支0.10mm的镀锡极细导体;所述第三芯线由内到外包括第三导体束和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由PVC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导体束包括39支0.10mm的镀锡极细导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线缆包括第五保护层,所述第五保护层由无纺布制成,所述第五保护层内设置有四条第四芯线,所述四条第四芯线之间填充有棉纱。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芯线由内到外包括第四导体束和第四绝缘层,所述第四绝缘层由PVC材料制成,所述第四导体束包括63支0.10mm的镀锡极细导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力线缆包括第六保护层,所述第六保护层由无纺布制成,所述第六保护层内设置有四条第五芯线,所述四条第五芯线之间填充有棉纱。进一步地,所述第五芯线由内到外包括第五导体束和第五绝缘层,所述第五绝缘层由PVC材料制成,所述第五导体束包括39支0.10mm的镀锡极细导体。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能够将拖地机器人原有的分开的多根线缆组合到同一根电缆上,既节省了空间又方便使用安装,此外动力线缆和控制线缆之间不会相互干扰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多根线缆组合到同一根电缆上设置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完好的对多根线缆进行保护,多根线缆直接填充有棉纱,能够紧密扎实的支撑各线缆,使得各线缆更加圆整,避免线缆在曲折时造成压扁等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保护层;2、第二保护层;3、第一控制线缆;31、第三保护层;32、第一编织层;33、第一芯线;331、第一导体束;332、第一绝缘层;34、第一铝箔层;4、第二控制线缆;41、第四保护层;42、第二编织层;43、第二芯线;431、第二导体束;432、第二绝缘层;44、第三芯线;441、第三导体束;442、第三绝缘层;45、第二铝箔层;5、第一动力线缆;51、第五保护层;52、第四芯线;521、第四导体束;522、第四绝缘层;6、第二动力线缆;61、第六保护层;62、第五芯线;621、第五导体束;622、第五绝缘层;7、棉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包括第一保护层1,所述第一保护层1由PVC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1的厚度为2.3mm,既能完好的保护拖地机器人专用电缆内部,线径也不会因太大而影响空间;所述第一保护层1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第二保护层2,所述第二保护层2由无纺布制成,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层(1),所述第一保护层(1)由PVC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保护层(1)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第二保护层(2),所述第二保护层(2)由无纺布制成,所述第二保护层(2)内设有第一控制线缆(3)、第二控制线缆(4)、一对第一动力线缆(5)和一对第二动力线缆(6),所述第一控制线缆(3)、第二控制线缆(4)、第一动力线缆(5)和第二动力线缆(6)之间填充有棉纱(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层(1),所述第一保护层(1)由PVC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保护层(1)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第二保护层(2),所述第二保护层(2)由无纺布制成,所述第二保护层(2)内设有第一控制线缆(3)、第二控制线缆(4)、一对第一动力线缆(5)和一对第二动力线缆(6),所述第一控制线缆(3)、第二控制线缆(4)、第一动力线缆(5)和第二动力线缆(6)之间填充有棉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线缆(3)包括第三保护层(31),所述第三保护层(31)由无纺布制成,所述第三保护层(31)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第一编织层(32),所述第一编织层(32)由0.10mm的镀锡导体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层(32)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铝箔层(34),所述第一铝箔层(34)内设置有八对第一芯线(33),所述八对芯线之间填充有棉纱(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线(33)由内到外包括第一导体束(331)和第一绝缘层(332),所述第一绝缘层(332)由PVC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导体束(331)包括26支0.10mm的镀锡极细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四轴机器人拖地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线缆(4)包括第四保护层(41),所述第四保护层(41)由无纺布制成,所述第四保护层(41)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二编织层(42),所述第二编织层(42)由0.10mm的镀锡导体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编织层(42)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二铝箔层(45),所述第二铝箔层(45)内设置有两对第二芯线(43)和两条第三芯线(44),所述两对第二芯线(43)和所述两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纲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德线缆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