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94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载大气总温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包括骨架,还包括:敏感丝,其包括第一组敏感丝和第二组敏感丝,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同时朝一个方向绕制在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间隔0.5周;其中,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的引芯线同时固定在所述骨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提升大气总温传感器两组测温元件的动态响应一致性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
本技术属于机载大气总温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
技术介绍
大气总温信号是飞行器的重要控制参数,可用于解算飞行器的飞行高度。机载大气总温传感器使用铂热电阻测温原理,将温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其动态响应性能是影响精度的重要因素。机载大气总温传感器通常采用特殊定制的测温元件,同时制作两组形成双余度结构,以便分组对比测量。测温元件的特殊结构决定其难以采用标准化的机械加工流程,部分工艺采用手工制作,制作过程难以保证一致性,必然产生绕丝位置、封口焊接及绝缘涂层厚度等差异,导致响应速度不一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可有效提升大气总温传感器两组测温元件的动态响应一致性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问题或缺陷,并提供至少一个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其大大提高了大气总温传感器的两组测温元件的动态响应一致性指标。为了实现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包括骨架,还包括:敏感丝,其包括第一组敏感丝和第二组敏感丝,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同时朝一个方向绕制在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间隔0.5周;其中,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的引芯线同时固定在所述骨架上。本技术所述的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为了减小手工绕丝及焊接点所产生的传导误差,采用将两组骨架放置在同一感温区的方式,只进行一次绕制及焊接,保证了测温装置测温性能的一致性。优选的是,所述骨架以两侧压型的方式的设置。为固定两组所述引芯线,所述骨架进行两侧压型,这样可减少焊接位置,不增加设备重量,便于实施。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引线件和第二引线件,所述第一引线件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组敏感丝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件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组敏感丝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引线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组敏感丝的直径,所述第二引线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组敏感丝的直径,这样设计便于结构的紧凑。优选的是,所述敏感丝为铂电阻丝。铂电阻的测温范围宽,精度高,物理、化学性能非常稳定;耐氧化能力强;电阻率高,易于加工,可以制成非常薄的铂箔或非常细的铂丝,减小体积,同时增大与被测介质的接触面,提高响应速率。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柱,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引线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引线件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支柱的中空结构;元件底座,其包括底座和细径段,所述底座和所述细径段一体成型,所述元件底座与所述骨架连接,所述细径段位于所述骨架和所述支柱之间;隔热柱,其顶端与所述元件底座连接,所述隔热柱的底端与所述支柱连接。支柱为中空结构,方便所述第一引线件的自由端和第二引线件的自由端穿过使用;隔热柱尽可能隔离感温部位(包括敏感丝、骨架和外壳)及支柱部位,进一步降低传导误差;所述细径段用来固定外壳;在元件底座下设置隔热柱,使得骨架和支柱组装时留出一定的空隙,可阻隔敏感元件对支柱进行热传导,降低传导误差,提高测温精度。优选的是,还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骨架的外围,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敏感丝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内,且所述敏感丝与所述外壳接触,所述外壳的底端套设在所述细径段的外侧。所述敏感丝与所述外壳接触,为了更好的接触导热,第一空间只限容纳敏感丝,也是为了缩小设备空间,不增加设备重量,节约成本。优选的是,所述骨架为铂管,所述外壳为铂管。选择的铂管的导热快,与铂电阻丝膨胀系数一致,在测量中引入误差较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其采用一组骨架上绕制两组敏感丝的结构,解决了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测温性能一致性的问题。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其采用的第一组敏感丝和第二组敏感丝间隔0.5周,保证两组敏感丝出线端互相平行,不产生交叉。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其采用的隔热柱,使得骨架和支柱组装时留出一定空隙,可阻骨架对支柱进行热传导,降低传导误差,提高测温精度。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其可减小绕丝位置、焊接位置、绝缘涂层厚度等误差。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扩大了使用范围,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旋转9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骨架,2-敏感丝,3-第一组敏感丝,4-第二组敏感丝,5-引芯线,6-第一引线件,7-第二引线件,8-支柱,9-元件底座,10-底座,11-细径段,12-隔热柱,13-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说明书中,当一个元件被提及为“连接至”另一个元件或“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中”时,其可以“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中。或以其他元件介于其间的方式连接至另一元件或设置在另一元件中,除非其被体积为“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中。此外,应理解,当一个元件被提及为“在另一元件上”、“在另一元件上方”、“在另一元件下”或“在另一元件下方”时,其可与另一元件“直接”接触或以其间介入有其他元件的方式与另一元件接触,除非其被提及为与另一元件直接接触;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者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为了实现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包括骨架1,还包括:敏感丝2,其包括第一组敏感丝3和第二组敏感丝4,所述第一组敏感丝3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4同时朝一个方向绕制在所述骨架1上,所述第一组敏感丝3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4间隔0.5周;其中,所述第一组敏感丝3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4的引芯线5同时固定在所述骨架1上。本技术区别于既有大气总温传感器每组敏感元件骨架上绕制一组敏感丝,并排放置两组敏感元件的结构,单芯双余度大气总温传感器采用在一组骨架上绕制两组敏感丝的结构,第一组敏感丝和第二组敏感丝的中心点分别固定,中心对折后两端同时向出线端(右侧)绕制,所述第一组敏感丝3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4间隔0.5周,保证两组敏感丝出线端互相平行,不产生交叉;本技术所述的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为了减小手工绕丝及焊接点所产生的传导误差,采用将两组骨架放置在同一感温区的方式,只进行一次绕制及焊接,保证了测温装置测温性能的一致性。具体的,如图1所示,两组敏感丝同时绕制在一个骨架上,所述骨架采用两侧压型的方式设置,故在保证气体流通量的条件下,采用两侧压型的方式,为了方便两组引芯线5需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包括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敏感丝,其包括第一组敏感丝和第二组敏感丝,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同时朝一个方向绕制在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间隔0.5周;/n其中,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的引芯线同时固定在所述骨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包括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敏感丝,其包括第一组敏感丝和第二组敏感丝,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同时朝一个方向绕制在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间隔0.5周;
其中,所述第一组敏感丝和所述第二组敏感丝的引芯线同时固定在所述骨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以两侧压型的方式的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引线件和第二引线件,所述第一引线件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组敏感丝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件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组敏感丝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引线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组敏感丝的直径,所述第二引线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组敏感丝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芯双余度测温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瑞杨晓斌杨俊磊贾博张卓利黄开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远方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