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废锅炉尾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278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废锅炉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燃烧炉,布袋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引风机与烟囱,燃烧炉与沉降室连通,沉降室下端设有第一集尘管,沉降室内设有螺旋管,沉降室与旋风分离器连通,旋风分离器下端设有第二集尘管,第一集尘管与第二集尘管的下端同时与燃烧炉连通,旋风分离器顶端与布袋除尘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沉降室与旋风分离器,对尾气中的灰尘颗粒进行多次处理后返回至燃烧炉中进行燃烧及沉降,既使灰尘颗粒进行充分燃烧,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又降低了尾气中的含尘量,减少了除尘设备的工作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除尘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废锅炉尾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锅炉烟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废锅炉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三废锅炉是将造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吹风气、炉渣、细灰等掺配入部分煤矸石、无烟煤粉末,在燃烧炉内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并集中回收热量的装置。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中存在含碳量及可燃成分高的粉尘,需要在旋风分离器的下端设置收尘装置,专门对粉尘进行收集操作,然后再进行处理,浪费了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废锅炉尾气处理系统。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废锅炉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燃烧炉,布袋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引风机与烟囱,所述布袋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引风机与烟囱依次设置,所述燃烧炉的上部通过第一通风管与沉降室相连通,沉降室对从燃烧炉排放的气体进行降速,使灰尘沉降下来,所述沉降室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集尘管,所述第一集尘管上设置有第一鼓风机,所述沉降室内设置有螺旋管,延长烟气的停留时间,最大程度的使重颗粒灰尘沉降下来,所述螺旋管的两端同时连通第一集尘管与第一通风管,沉降下来的重颗粒灰尘沿螺旋管流入第一通风管,在第一鼓风机的作用下,第一通风管中的重颗粒灰尘吹入燃烧炉中继续进行燃烧并沉降至出渣口排出,减少除尘装置的工作量,所述沉降室通过第二通风管与旋风分离器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靠近沉降室的一端贯穿沉降室的侧壁并与螺旋管相连通,螺旋管中的烟气沿第二通风管进入旋风分离器中,旋风分离器可由市面购得,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尘管,所述第二集尘管上设置有第二鼓风机,烟气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颗粒灰尘沿旋风分离器的管壁进入第二集尘管,在第二鼓风机的作用下,第二通风管中的颗粒灰尘吹入燃烧炉中继续进行燃烧并沉降至出渣口排出,减少除尘装置的工作量,所述第一集尘管与第二集尘管的下端同时与燃烧炉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端与布袋除尘器相连通,轻烟气沿旋风分离器的顶端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再次除尘操作,降低污染物的含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优选的,所述燃烧炉的上部且位于第一通风管的下方设置有栅格板,作为第一道关卡对燃烧炉进入沉降室的大颗粒灰尘进行拦截。优选的,所述第一鼓风机在第一集尘管上的风口方向朝向燃烧炉的方向,所述第二鼓风机在第二集尘管上的风口方向朝向燃烧炉的方向,保证第一集尘管与第二集尘管中的颗粒物被吹入燃烧炉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集尘管的管径大于第二集尘管的管径,所述第二集尘管的下端与第一集尘管的下端相连通,沉降室进行先期沉降处理,灰尘量大,故而第一集尘管的管径粗,旋风分离器后期处理,灰尘量小,故而第二集尘管的管径细,且降低了第一集尘管与第二集尘管分别与燃烧炉连接造成的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优选的,所述燃烧炉的下端设置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上设置有闸板阀,对出渣量进行合理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沉降室与旋风分离器,对尾气中的灰尘颗粒进行多次处理后返回至燃烧炉中进行燃烧及沉降,既使灰尘颗粒进行充分燃烧,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又降低了尾气中的含尘量,减少了除尘设备的工作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除尘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螺旋管与第二通风管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燃烧炉;2.布袋除尘器;3.脱硫脱硝设备;4.引风机;5.烟囱;6.第一通风管;7.沉降室;8.第一集尘管;9.第一鼓风机;10.螺旋管;11.第二通风管;12.旋风分离器;13.第二集尘管;14.第二鼓风机;15.栅格板;16.出渣口;17.闸板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三废锅炉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燃烧炉1,布袋除尘器2,脱硫脱硝设备3,引风机4与烟囱5,所述布袋除尘器2,脱硫脱硝设备3,引风机4与烟囱5依次设置,所述燃烧炉1的上部通过第一通风管6与沉降室7相连通,沉降室7对从燃烧炉1排放的气体进行降速,使灰尘沉降下来,所述沉降室7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集尘管8,所述第一集尘管8上设置有第一鼓风机9,所述沉降室7内设置有螺旋管10,延长烟气的停留时间,最大程度的使重颗粒灰尘沉降下来,所述螺旋管10的两端同时连通第一集尘管8与第一通风管6,沉降下来的重颗粒灰尘沿螺旋管10流入第一通风管6,在第一鼓风机9的作用下,第一通风管6中的重颗粒灰尘吹入燃烧炉1中继续进行燃烧并沉降至出渣口17排出,减少除尘装置的工作量,所述沉降室7通过第二通风管11与旋风分离器12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11靠近沉降室7的一端贯穿沉降室7的侧壁并与螺旋管10相连通,螺旋管10中的烟气沿第二通风管11进入旋风分离器12中,旋风分离器12可由市面购得,所述旋风分离器1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尘管13,所述第二集尘管13上设置有第二鼓风机14,烟气通过旋风分离器12分离,颗粒灰尘沿旋风分离器12的管壁进入第二集尘管13,在第二鼓风机14的作用下,第二通风管11中的颗粒灰尘吹入燃烧炉1中继续进行燃烧并沉降至出渣口16排出,减少除尘装置的工作量,所述第一鼓风机9在第一集尘管8上的风口方向朝向燃烧炉1的方向,所述第二鼓风机14在第二集尘管13上的风口方向朝向燃烧炉1的方向,保证第一集尘管8与第二集尘管13中的颗粒物被吹入燃烧炉1中,所述第一集尘管8与第二集尘管13的下端同时与燃烧炉1相连通,所述燃烧炉1的下端设置有出渣口16,所述出渣口16上设置有闸板阀17,对出渣量进行合理控制,所述旋风分离器12的顶端与布袋除尘器2相连通,轻烟气沿旋风分离器12的顶端进入布袋除尘器2进行再次除尘操作,降低污染物的含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所述燃烧炉1的上部且位于第一通风管6的下方设置有栅格板15,作为第一道关卡对燃烧炉1进入沉降室7的大颗粒灰尘进行拦截。所述第一集尘管8的管径大于第二集尘管13的管径,所述第二集尘管13的下端与第一集尘管8的下端相连通,沉降室7进行先期沉降处理,灰尘量大,故而第一集尘管8的管径粗,旋风分离器12后期处理,灰尘量小,故而第二集尘管13的管径细,且降低了第一集尘管8与第二集尘管13分别与燃烧炉1连接造成的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废锅炉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燃烧炉,布袋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引风机与烟囱,所述布袋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引风机与烟囱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的上部通过第一通风管与沉降室相连通,所述沉降室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集尘管,所述第一集尘管上设置有第一鼓风机,所述沉降室内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两端同时连通第一集尘管与第一通风管,所述沉降室通过第二通风管与旋风分离器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靠近沉降室的一端贯穿沉降室的侧壁并与螺旋管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尘管,所述第二集尘管上设置有第二鼓风机,所述第一集尘管与第二集尘管的下端同时与燃烧炉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端与布袋除尘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废锅炉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燃烧炉,布袋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引风机与烟囱,所述布袋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引风机与烟囱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的上部通过第一通风管与沉降室相连通,所述沉降室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集尘管,所述第一集尘管上设置有第一鼓风机,所述沉降室内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两端同时连通第一集尘管与第一通风管,所述沉降室通过第二通风管与旋风分离器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靠近沉降室的一端贯穿沉降室的侧壁并与螺旋管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集尘管,所述第二集尘管上设置有第二鼓风机,所述第一集尘管与第二集尘管的下端同时与燃烧炉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端与布袋除尘器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买旗曹国庆陶群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屯留县航泰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