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68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包括与增压泵液力端连接的进液歧管,所述进液歧管与进液总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液总管一侧设有管汇接头,另一侧设有压力平衡装置,所述进液歧管与增压泵液力端的连接位置处还设有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承受较高的吸入压力,满足二级增压装置的高压吸入工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与增压泵液力端之间的联接可靠,并方便拆卸;管路中自带压力平衡装置,利于保证增压泵吸入压力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
本技术涉及高压进液歧管设计
,具体地指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深井、超深井及非常规油气田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要求泥浆的泵注压力也越来越高。常规钻机配置的泥浆泵,其排出压力已经无法满足上述钻井工艺的需求。需要通过二级增压泵送装置,将原泥浆泵排出的高压流体进一步增压,以满足高压钻井工艺的要求。常规的柱塞泵或活塞泵的吸入压力较低,因此其进液歧管一般配置低压管汇。但二级增压泵的进液歧管,需要承受更高的进液压力(20MPa以上),普通低压进液歧管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设计能够承受高压的进液歧管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以满足二级增压泵注系统对承受更高进液压力的要求。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包括与增压泵液力端连接的进液歧管,所述进液歧管与进液总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液总管一侧设有管汇接头,另一侧设有压力平衡装置,所述进液歧管与增压泵液力端的连接位置处还设有密封装置。优选地,所述压力平衡装置为空气包或蓄能器结构。优选地,所述进液歧管上端部设置有环状阶梯槽,所述环状阶梯槽底面与增压泵液力端底面接触,所述环状阶梯槽侧面与增压泵液力端内侧接触,所述密封装置设于环状阶梯槽上。更为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于环状阶梯槽侧部的第一密封沟槽,所述第一密封沟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填料。更为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于环状阶梯槽底部的第二密封沟槽,所述第二密封沟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填料。优选地,所述进液歧管与进液总管之间通过坡口焊接。优选地,所述进液歧管下端部设有第一法兰,所述进液总管上端部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螺纹副固定连接,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接触位置处还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压力自紧密封垫环。优选地,所述进液歧管下端部设有母由壬,所述进液总管上端部设有公由壬,所述母由壬外侧和公由壬外侧与翼型螺母配合,所述母由壬和公由壬的接触位置处还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密封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装置能够承受较高的吸入压力(20MPa以上),满足二级增压装置的高压吸入工况;本技术装置与增压泵液力端之间的联接可靠,并方便拆卸;管路中自带压力平衡装置,利于保证增压泵吸入压力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增压泵液力端与进液歧管连接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增压泵液力端与进液歧管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进液歧管与进液总管连接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进液歧管与进液总管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增压泵液力端1、进液歧管2、环状阶梯槽2.1、第一法兰2.2、母由壬2.3、进液总管3、第二法兰3.1、公由壬3.2、管汇接头4、压力平衡装置5、密封装置6、第一密封沟槽6.1、第一密封填料6.2、第二密封沟槽6.3、第二密封填料6.4、螺纹副7、第一密封槽8、压力自紧密封垫环9、翼型螺母10、第二密封槽11、密封环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9所示,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包括与增压泵液力端1连接的进液歧管2,所述进液歧管2与进液总管3固定连接,所述进液总管3一侧设有管汇接头4,另一侧设有压力平衡装置5,所述进液歧管2与增压泵液力端1的连接位置处还设有密封装置6。在本实施例中,管汇接头4能够方便可靠地与上一级供液管汇联接。优选地,所述压力平衡装置5为空气包或蓄能器结构。压力平衡装置5可以对管汇中的流量和压力波动进行抑制,从而保证增压泵液力端1工作条件的稳定。其中空气包或蓄能器能够很好地稳定压力,并进行压力补偿,属于石油机械领域较为常见的部件。优选地,所述进液歧管2上端部设置有环状阶梯槽2.1,所述环状阶梯槽2.1底面与增压泵液力端1底面接触,所述环状阶梯槽2.1侧面与增压泵液力端1内侧接触,所述密封装置6设于环状阶梯槽2.1上。环状阶梯槽2.1的这种设计有利于进液歧管2与增压泵液力端1配合并密封,密封装置6可以采用多种密封方式实现;如图2和3所示,进液歧管2与增压泵液力端1的第一个密封方式是:所述密封装置6包括设置于环状阶梯槽2.1侧部的第一密封沟槽6.1,所述第一密封沟槽6.1内设有第一密封填料6.2。如图4和5所示,进液歧管2与增压泵液力端1的第二个密封方式是:所述密封装置6包括设置于环状阶梯槽2.1底部的第二密封沟槽6.3,所述第二密封沟槽6.3内设有第二密封填料6.4。上述两种密封方式能够保证进液歧管2与增压泵液力端1之间的有效高压密封,必要时可以增加多道密封装置6,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进液歧管2与进液总管3采用高压管汇材料,能够承受20MPa以上的高压,并通过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保证两者的稳定连接和可靠密封;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法兰连接、由壬连接、焊接等,也可通过整体锻造或铸造工艺保证两者一体贯通。如图1所示,进液歧管2与进液总管3的第一个密封方式为:所述进液歧管2与进液总管3之间通过坡口焊接。这种连接方式简单而且有效。如图6和7所示,进液歧管2与进液总管3的第二个密封方式为:所述进液歧管2下端部设有第一法兰2.2,所述进液总管3上端部设有第二法兰3.1,所述第一法兰2.2和第二法兰3.1通过螺纹副7固定连接,第一法兰2.2和第二法兰3.1的接触位置处还设有第一密封槽8,所述第一密封槽8内设有压力自紧密封垫环9。压力自紧密封垫环9及相应的密封槽结构能够形成有效密封,而螺纹副7可提供预紧力保证两段管汇的紧固连接。如图8和9所示,进液歧管2与进液总管3的第三个密封方式为:所述进液歧管2下端部设有母由壬2.3,所述进液总管3上端部设有公由壬3.2,所述母由壬2.3外侧和公由壬3.2外侧与翼型螺母10配合,所述母由壬2.3和公由壬3.2的接触位置处还设有第二密封槽11,所述第二密封槽11内设有密封环12。这种由壬结构在石油化工行业高压管汇的连接与密封中较为常见,母由壬2.3、公由壬3.2分别与进液歧管2、进液总管3通过相应工艺结合为一个整体,并与翼型螺母10配合将进液歧管2与进液总管3结合在一起,而通过密封环12进一步增强了其密封效果。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包括与增压泵液力端(1)连接的进液歧管(2),所述进液歧管(2)与进液总管(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总管(3)一侧设有管汇接头(4),另一侧设有压力平衡装置(5),所述进液歧管(2)与增压泵液力端(1)的连接位置处还设有密封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包括与增压泵液力端(1)连接的进液歧管(2),所述进液歧管(2)与进液总管(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总管(3)一侧设有管汇接头(4),另一侧设有压力平衡装置(5),所述进液歧管(2)与增压泵液力端(1)的连接位置处还设有密封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装置(5)为空气包或蓄能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歧管(2)上端部设置有环状阶梯槽(2.1),所述环状阶梯槽(2.1)底面与增压泵液力端(1)底面接触,所述环状阶梯槽(2.1)侧面与增压泵液力端(1)内侧接触,所述密封装置(6)设于环状阶梯槽(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6)包括设置于环状阶梯槽(2.1)侧部的第一密封沟槽(6.1),所述第一密封沟槽(6.1)内设有第一密封填料(6.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进液歧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平李蓉苑珍东李德清胡圣华唐嘉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