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28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配料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支架、固定连接于支架且沿横向分布的多个下料箱、逐一对应横向设置于所述下料箱下方且连通于下料箱的内腔的第一防尘罩、横向内置于所述第一防尘罩的一级传送带和竖向设置且连通于第一防尘罩一端的第二防尘罩,第二防尘罩位于一级传送带的输送末端下方,所述第一防尘罩与一级传送带留有供配料通过的空间,所述第二防尘罩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对飞扬的粉尘进行降尘处理的喷淋组件,具有减少粉尘飞扬,改善工作环境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配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沥青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沥青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工程建设的广泛开展,例如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等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如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将沙石料、沥青、矿粉等材料计量并搅拌成沥青混合料,而最终产生的沥青混合料均需要运输车辆运输到施工的路面上进行摊铺。授权公告号为CN206561520U的中国专利了一种用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的自动配料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下料箱、第二下料箱、第三下料箱、主支架、下料传送带、混合箱、出料传送带,所述第三下料箱的下部和下料传送带连接,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下方设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下方和出料传送带连接。现有技术类似于上述用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的自动配料装置,多种配料分别放入第一下料箱、第二下料箱和第二下料箱,多种配料分别掉落到下料传送带上并输送至混合箱内进行混合,再通过出料传送带将混合料输送出去。但是,各种沥青配料中含有大量粉尘,在下料过程中粉尘质量较轻,会导致粉尘飞扬,使工作环境恶化,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配料装置,具有减少粉尘飞扬,改善工作环境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沥青配料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支架、固定连接于支架且沿横向分布的多个下料箱、逐一对应横向设置于所述下料箱下方且连通于下料箱的内腔的第一防尘罩、横向内置于所述第一防尘罩的一级传送带和竖向设置且连通于第一防尘罩一端的第二防尘罩,第二防尘罩位于一级传送带的输送末端下方,所述第一防尘罩与一级传送带留有供配料通过的空间,所述第二防尘罩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对飞扬的粉尘进行降尘处理的喷淋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个下料箱内储存一种配料,配料从落入下料箱落入一级传送带时产生大量粉尘,设置第一防尘罩,有效防止粉尘扩散到外界空间,配料通过一级传送带进行输送由输送末端沿第二防尘罩的出料口落下;第二防尘罩设置有喷淋组件,一方面,对卸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进行降尘处理,有效减少飞扬的粉尘,另一方面,保持配料湿润,有效防止配料后续落料过程中又产生扬尘,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组件包括横向布设于第二防尘罩的下端部两侧的两根喷淋管、连通于喷淋管靠近第二防尘罩的侧壁的第一气雾喷头、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储水箱和将储水箱中的水抽送到喷淋管的抽水泵,所述第一气雾喷头设置有多个且沿喷淋管的长度方向分布,各喷淋管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落料时,抽水泵将储水箱中水抽送到喷淋管由第一气雾喷头喷出,对从第二防尘罩落下的粉尘和配料进行降尘处理,设置多个第一气雾喷头,提高降尘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连通于喷淋管背离第二防尘罩的侧壁的第二气雾喷头,所述第二气雾喷头设置有多个且沿喷淋管的长度方向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气雾喷头,对部分飞扬起来的粉尘进行二次降尘处理,进一步提高降尘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尘罩设置有对第一防尘罩、第二防尘罩内的粉尘进行抽取的吸尘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尘组件对残留于第一防尘罩、第二防尘罩内的粉尘进行吸尘处理,有效减少粉尘从第二防尘罩排出,污染环境。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开设于第一防尘罩远离第二防尘罩一端的吸尘口、一端连通于吸尘口的吸尘管和固定连接于第一防尘罩外壁且连接于吸尘管的另一端的抽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抽风机将残留于防尘罩内的粉尘集中抽取至除尘管内,便于集中处理粉尘,减少工作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口设置有仅供粉尘通过的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防止配料进入吸尘管,造成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传送带的两端内侧啮合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沿中心轴固定设有用于转动插接第一防尘罩两侧的转动杆,所述第一防尘罩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驱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尘罩支撑起转动杆,从而将一级传送带架设于第一防尘罩内部,减小一级传送带的输送阻力;驱动电机控制一级传送带的输送,便于控制配料的输送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横线设置于支架上且位于若干第二防尘罩下方的二级传送带,所述二级传送带的输送末端设有混合料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个一级传送带分别将各自的配料输送至二级传送带上,由二级传送带统一输送至混合料仓,自动完成各种配料的混合,减小劳动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设置有位于二级传动带的两侧的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挡板,一方面,进一步减少由第二防尘罩落下的配料产生的粉尘扩散,另一方面,有效防止配料侧漏,造成浪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第一防尘罩,有效防止粉尘扩散到外界空间,配料通过一级传送带进行输送由输送末端沿第二防尘罩的出料口落下;第二防尘罩设置有喷淋组件,一方面,对卸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进行降尘处理,有效减少飞扬的粉尘,另一方面,保持配料湿润,有效防止配料后续落料过程中又产生扬尘,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2、设置吸尘组件,对残留于第一防尘罩、第二防尘罩内的粉尘进行吸尘处理,有效减少粉尘从第二防尘罩排出,污染环境。3、各个一级传送带分别将各自的配料输送至二级传送带上,由二级传送带统一输送至混合料仓,自动完成各种配料的混合,减小劳动强度。4、设置有挡板,一方面,进一步减少由第二防尘罩落下的配料产生的粉尘扩散,另一方面,有效防止配料侧漏,造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一种沥青配料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下料箱和防尘罩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例的防尘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支架;2、下料箱;3、防尘罩;31、第一防尘罩;32、第二防尘罩;33、一级传送带;34、传动轮;35、转动杆;36、驱动电机;4、二级传送带;41、挡板;5、混合料仓;6、吸尘组件;61、吸尘口;62、吸尘管;63、风机;64、过滤网;7、喷淋组件;71、喷淋管;72、第一气雾喷头;73、第二气雾喷头;74、储水箱;75、抽水泵;76、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沥青配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横向设置的支架1、固定连接于支架1且沿横向分布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三个下料箱2、逐一对应设置于下料箱2下方的防尘罩3、横向设置于支架1上且位于三个防尘罩下方的二级传送带4和位于二级传送带4的输送末端的混合料仓5。支架1竖向设置有位于二级传动带的两侧的挡板41。如图2、图3所示,每个防尘罩3包括横向设置于下料箱2的下方且连通于下料箱2的内腔的第一防尘罩31、横向内置于第一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的支架(1)、固定连接于支架(1)且沿横向分布的多个下料箱(2)、逐一对应横向设置于所述下料箱(2)下方且连通于下料箱(2)的内腔的第一防尘罩(31)、横向内置于所述第一防尘罩(31)的一级传送带(33)和竖向设置且连通于第一防尘罩(31)一端的第二防尘罩(32),第二防尘罩(32)位于一级传送带(33)的输送末端下方,所述第一防尘罩(31)与一级传送带(33)留有供配料通过的空间,所述第二防尘罩(32)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对飞扬的粉尘进行降尘处理的喷淋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的支架(1)、固定连接于支架(1)且沿横向分布的多个下料箱(2)、逐一对应横向设置于所述下料箱(2)下方且连通于下料箱(2)的内腔的第一防尘罩(31)、横向内置于所述第一防尘罩(31)的一级传送带(33)和竖向设置且连通于第一防尘罩(31)一端的第二防尘罩(32),第二防尘罩(32)位于一级传送带(33)的输送末端下方,所述第一防尘罩(31)与一级传送带(33)留有供配料通过的空间,所述第二防尘罩(32)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对飞扬的粉尘进行降尘处理的喷淋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7)包括横向布设于第二防尘罩(32)的下端部两侧的两根喷淋管(71)、连通于喷淋管(71)靠近第二防尘罩(32)的侧壁的第一气雾喷头(72)、固定连接于支架(1)的储水箱(74)和将储水箱(74)中的水抽送到喷淋管(71)的抽水泵(75),所述第一气雾喷头(72)设置有多个且沿喷淋管(71)的长度方向分布,各喷淋管(71)通过连接管(76)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7)还包括连通于喷淋管(71)背离第二防尘罩(32)的侧壁的第二气雾喷头(73),所述第二气雾喷头(73)设置有多个且沿喷淋管(71)的长度方向分布。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和武陈嘉美
申请(专利权)人:宏辉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