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桥建筑用应急填坑装置
本技术属于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路桥建筑用应急填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道路及桥梁上行驶的汽车越来越多,在人为或者环境的因素下,道路及桥梁的表面会形成深坑,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对行车安全造成巨大隐患,为了及时消除该隐患,在填坑之前,会使用到应急填坑装置进行应急处理,以便给填坑前期的准备工作争取时间,但是,现有的路桥建筑用应急填坑装置仍然存在一些缺陷。现有技术的路桥建筑用应急填坑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路桥建筑用应急填坑装置主插针和分插针均不便于拆卸,进而不便于及时更换,长期使用,主插针和分插针的磨损会比较严重,会影响该装置的正常工作;2、现有的路桥建筑用应急填坑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搬运至指定位置处,再放入坑中,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路桥建筑用应急填坑装置,具有主插针和分插针均便于拆卸,进而便于定期对磨损的主插针和分插针进行更换,以保证该装置后续正常工作,以及具有完善的可移动装置,便于移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桥建筑用应急填坑装置,包括垫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的下方设置有待填坑体(11),所述垫板(1)的正下方且位于待填坑体(11)的内部固定有固定块(12),所述垫板(1)和固定块(12)的中间位置处啮合有第一螺纹杆(13),所述第一螺纹杆(13)的外侧且位于固定块(12)的下方固定有抵挡块(14),所述第一螺纹杆(13)的外侧且位于抵挡块(1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框架(7),所述固定框架(7)和待填坑体(11)之间设置有四个第一连接杆(2),所述固定框架(7)的内部靠上方均匀嵌接有四个放置块(38),所述放置块(38)的内部放置有安装杆(9),所述安装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建筑用应急填坑装置,包括垫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的下方设置有待填坑体(11),所述垫板(1)的正下方且位于待填坑体(11)的内部固定有固定块(12),所述垫板(1)和固定块(12)的中间位置处啮合有第一螺纹杆(13),所述第一螺纹杆(13)的外侧且位于固定块(12)的下方固定有抵挡块(14),所述第一螺纹杆(13)的外侧且位于抵挡块(1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框架(7),所述固定框架(7)和待填坑体(11)之间设置有四个第一连接杆(2),所述固定框架(7)的内部靠上方均匀嵌接有四个放置块(38),所述放置块(38)的内部放置有安装杆(9),所述安装杆(9)靠近第一螺纹杆(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7),所述第二连接杆(37)远离安装杆(9)的一侧固定有抵触块(35),所述安装杆(9)和放置块(38)侧边之间对称固定有固定框(36),所述固定框(36)和放置块(38)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34),所述安装杆(9)远离第一螺纹杆(13)的一侧设置有分插针(10),所述分插针(10)靠近安装杆(9)的一侧设置有卡接环(3),所述安装杆(9)的内部且对应卡接环(3)的位置处开设有卡接环槽(16),所述卡接环(3)、安装杆(9)和分插针(10)之间通过上下两个紧固螺钉(15)固定连接,所述分插针(10)的上下两侧且位于安装杆(9)内部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导向块(23),所述安装杆(9)的内部且对应导向块(23)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槽(27),所述分插针(10)的内部且位于两个导向块(23)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24),所述安装槽(2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空心杆(17),所述空心杆(17)的内部上下两侧对称连接有卡接圆杆(19),所述分插针(10)的内部且对应卡接圆杆(19)的位置处开设有卡接圆槽(25),所述卡接圆杆(19)的下方且位于空心杆(17)的内部对称固定有第一限位块(26),所述空心杆(17)的内部且对应第一限位块(26)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8),两个所述卡接圆杆(19)之间通过第一弹簧(20)连接,所述空心杆(17)远离分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亚峰,梁永杰,董方,关开群,王圣钦,杨静,梁昊,黄冲,王连永,邸峰,梁艳梅,董志磊,张金亮,闫艳,苗青,庞敏,孙丽,刘辉,赵雪莉,张庆战,陈柯欣,祝大典,李在允,孙国华,张海涛,蒋亚威,余杰,怀涛,赵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