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浮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15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浮岛。该浮岛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浮床以及与浮床固定连接的浮岛固定装置,浮床的中部设置有种植孔,在种植孔内固定连接有定植篮,水生植物固定种植于定植篮内,在浮床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具有孔隙的防护隔离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态浮岛,水生植物固定在定植篮内无图栽培生长,直接吸收水体中的N、P及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作为养分,同时在浮床底部固定连接有具有孔隙的防护隔离结构,使得水生植物根茎有较大的空间进行生长,避免了鱼虾等对植物根系的啃食,同时较小的鱼卵等仍可透过孔隙进入防护隔离结构内并依附在植物根系上,有助于鱼虾类水生动物的繁殖,保证水体内形成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浮岛
本技术涉及生态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浮岛。
技术介绍
生态浮岛是一种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盐,让植物在水面上生长的载体。生态浮岛技术就是人工地将水生植物或经改良驯化的陆生植物移植到浮岛上,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修复,达到净化目的的水处理技术。目前浮岛上的植物栽培过程中多添加有种植介质,如公开号为CN106277347A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浮岛单体,包括浮岛植物和用于种植该浮岛植物的种植介质层,并限定了种植介质层包括上下设置的种植层和保温层,种植层由土壤、软性纤维材料、保水剂和缓释肥混合而成。这种植物种植方式,额外增加了浮岛的成本。同时当前也存在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植物的浮岛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436965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浮岛,定制材料采用若干块聚苯乙烯发泡塑料板用竹竿和软绳连接组成,在聚苯乙烯发泡塑料板上均匀开孔,在孔内防止塑料定植篮,并在塑料定植篮内栽培植物。在此种浮岛结构下,植物栽培在定植篮内,此时植物的根系直接置于水体中,水体中的鱼虾等会对植物根系进行啃食,严重影响了植物的寿命,进而降低了浮岛整体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浮岛,既能实现植物根系在水体内与鱼虾的有效隔离,防止鱼虾对根系的啃食,又不影响鱼籽在植物根系上的附着生长。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浮岛,浮岛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浮床以及与浮床固定连接的浮岛固定装置,浮床的中部设置有种植孔,在种植孔内固定连接有定植篮,水生植物固定种植于定植篮内,在浮床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具有孔隙的防护隔离结构。进一步的,防护隔离结构为孔径为1000-1400目的聚酯网,聚酯网上部与浮岛固定连接,在聚酯网内设置有支撑件,防止聚酯网贴合在浮床底部。进一步的,支撑件为重力块,多个重力块固定设置在聚酯网内各处,撑起聚酯网。进一步的,支撑件为PVC管,多个PVC管垂直浮岛并沿浮岛边缘设置,PVC管的上端与浮岛固定连接。进一步的,防护隔离结构为孔径为1000-1400目的金属网,金属网的截面形状与浮岛的形状匹配。进一步的,防护隔离结构的底部距浮床1-1.2米。进一步的,浮岛固定装置沿河岸方向每隔15-30米设置一组,在每相邻两组浮岛固定装置之间设置一组防护隔离结构。进一步的,浮岛固定装置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找平层、预制板层和升降杆,升降杆与浮床固定连接,浮岛固定装置沿垂直河岸方向设置至少两根升降杆。进一步的,找平层为花岗岩碎石垫层,铺设于河床上,预制板层为置于找平层上的预制混凝土沉重物。进一步的,浮床与浮床之间通过连接扣连接,浮床的中部设置有种植孔,在种植孔内固定连接有定植篮,水生植物固定于定植篮内。进一步的,水生植物为水生美人蕉、再力花、菖蒲、花叶芦竹、翠芦莉、梭鱼草、水芋、睡莲中任意几种。本技术的生态浮岛,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生态浮岛,水生植物直接固定在定植篮内生长,不需要土壤等栽培基质,直接吸收水体中的N、P及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作为养分,有助于改善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同时在浮床底部固定连接有具有孔隙的防护隔离结构,一方面使得水生植物根茎有较大的空间进行生长,避免了鱼虾等对植物根系的啃食,另一方面较小的鱼卵等仍可透过孔隙进入防护隔离结构内并依附在植物根系上,根系可成为鱼类产卵的栖息地,有助于鱼虾类水生动物的繁殖,保证水体内形成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2)本技术的生态浮岛,选用水生美人蕉、花叶芦竹等水生植物,并采用无土栽培方法,使得水生植物根系直接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削减了富集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可有效降解水中的N、P及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以自然生态的方式达到平衡、净化水质的目的,使水质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在河岸设置浮岛,不仅可以遮挡受污染的河岸,还可通过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等的搭配组合,形成美丽的水景景观,起到美化水景及河岸的目的。(3)本技术的生态浮岛,浮岛固定装置由依次设置的找平层、预制板层和升降杆组成,通过在原河床上铺设找平层,对局部河床整平,使得置于找平层上的预制板层为水平状态;预制板层水平设置在找平层上,并与升降杆一端垂直固定连接,避免了升降杆不能直接打入硬质河床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于河底多为淤泥的软质河床,也避免了升降杆固定效果不佳的现象。本技术的生态浮岛,对软质河床和硬质河床均可适应,扩大了浮岛的应用范围,且在施工过程中不破坏原有河床、河岸结构,施工简便,施工速度快。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生态浮岛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生态浮岛的定植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生态浮岛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生态浮岛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浮床,11-种植孔,12-定植篮,13-复氧通气孔,14-卡槽,2-水生植物,21-植物根系,3-找平层,4-预制板层,5-升降杆,6-防护隔离结构,61-聚酯网,62-重力块,63-PVC管,64-金属网,7-河岸,8-河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生态浮岛,如图1-3所示,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浮床1以及与浮床1固定连接的浮岛固定装置,浮床1的中部设置有种植孔11,在种植孔11内固定连接有定植篮12,水生植物2固定种植于定植篮12内,在浮床1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具有孔隙的防护隔离结构6。本技术的生态浮岛,水生植物2直接固定在定植篮12内采用无土栽培生长,不需要土壤等栽培基质,直接吸收水体中的N、P及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作为养分,有助于改善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同时在浮床1底部固定连接具有孔隙的防护隔离结构6,将植物根系生长所需的空间与水体中动物活动空间相隔离,使得水生植物根茎有较大的空间进行生长,避免了鱼虾等对植物根系的啃食,水生植物可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同时鱼虾等繁殖所产的鱼卵等较小的物质可透过防护隔离结构的孔隙进入,并依附在植物根系上,有助于鱼虾类水生动物的繁殖,保证水体内形成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具体的,浮床1与浮床1之间通过连接扣连接,浮床1的中部设置有种植孔11,在种植孔11内固定连接有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浮床以及与所述浮床固定连接的浮岛固定装置,所述浮床的中部设置有种植孔,在所述种植孔内固定连接有定植篮,水生植物固定种植于所述定植篮内,在所述浮床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具有孔隙的防护隔离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浮床以及与所述浮床固定连接的浮岛固定装置,所述浮床的中部设置有种植孔,在所述种植孔内固定连接有定植篮,水生植物固定种植于所述定植篮内,在所述浮床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具有孔隙的防护隔离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隔离结构为孔径为1000-1400目的聚酯网,所述聚酯网上部与所述浮岛固定连接,在所述聚酯网内设置有支撑件,防止聚酯网贴合在浮床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重力块,多个所述重力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聚酯网内各处,撑起所述聚酯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PVC管,多个所述PVC管垂直所述浮岛并沿所述浮岛边缘设置,所述PVC管的上端与所述浮岛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隔离结构为孔径为10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素英黄汉林钟智清于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义方致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