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生态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20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生态岛,包括若干个通过一具有弹性伸缩功能的固定结构固定在水域主体上的浮床,在所述浮床上开设有若干个复氧通气孔以及用于放置栽植篮的种植孔;所述栽植篮为两段式呈上下结构设置的栽植篮,其中,所述栽植篮的直径为上段大下段小分别用于容纳种子类和须根类水生植物;还包括若干个设在相应的所述浮床上用于相互配合将相应的所述浮床相互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防碰撞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用于不同根系类别的水生植物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生态岛寿命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生态岛寿命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生态岛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生态岛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工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的生态岛。

技术介绍

[0002]生态岛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岛。生态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位波动大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水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生态岛大多都是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浮床以及设在浮床上的种植载体和将浮床固定在水域上的固定结构组成,现有的生态岛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浮床相互之间的连接以及浮床固定在水域上的固定方式大多都是通过绳索直接固定,由于各浮床相互之间缺乏缓冲结构,当遇到较大风浪各浮床相互之间发生碰撞时容易产生挤压而造成浮床变形,进而影响生态岛的寿命,同时,浮床采用绳索固定在水域上的方式,也因缺乏缓冲力而导致浮床在较大风浪的环境下产生变形,影响生态岛的寿命;另外,现有的种植载体都是统一直径的种植载体,难以适用于不同根系类别的水生植物使用。
[0004]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根系类别的水生植物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生态岛寿命的改良的生态岛。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改良的生态岛,包括若干个通过一具有弹性伸缩功能的固定结构固定在水域主体上的浮床,在所述浮床上开设有若干个复氧通气孔以及用于放置栽植篮的种植孔;所述栽植篮为两段式呈上下结构设置的栽植篮,其中,所述栽植篮的直径为上段大下段小分别用于容纳种子类和须根类水生植物;还包括若干个设在相应的所述浮床上用于相互配合将相应的所述浮床相互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防碰撞连接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深埋在所述水域主体下方地底下的深埋块且该深埋块的上端伸至所述水域主体内与一固定绳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绳远离所述深埋块的一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一弹力带与所述浮床的外缘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防碰撞连接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浮床外壁上的缓冲套,还包括若干个间隔设在所述浮床的外壁上且一端伸出所述缓冲套外部的连接绳,在每一所述连接绳上远离所述浮床的一端均设有一能够相互卡扣连接配合的连接母扣和连接子扣。
[0010]优选地,所述缓冲套由聚氨酯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成。
[0011]优选地,在所述浮床的底部外缘设有一具有孔隙并且能够包覆该浮床的底部用于防止鱼类啃食所述栽植篮内的水生植物的防护网。
[0012]优选地,所述浮床由抗氧化防紫外线的PE材料制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固定结构便于将浮床固定在水域主体上,以及,通过防碰撞连接结构便于将相应的浮床相互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生态岛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两段式呈上下结构设置的栽植篮进行水生植物种植,该栽植篮的上段大能够容纳慈菇或者荸荠等种子类水生植物的种植,该栽植篮的下段小能够容纳黄花鸢尾等须根类水生植物的种植,从而使本技术适用于不同根系类别的水生植物使用,通过种子类或者须根类水生植物能够直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有助于改善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以自然生态的方式达到平衡、净化水质的目的。另外,当遇到较大风浪导致浮床相互之间发生碰撞时,通过防碰撞连接结构的缓冲套能够起到有效的缓冲碰撞力的作用,避免浮床相互之间因遭受较大的碰撞而产生变形影响生态岛的寿命,同时,浮床相互之间的连接通过连接绳结合连接母扣和连接子扣进行柔性连接,在遇到较大的碰撞时不易产生折断导致连接断开,提高了连接的稳固性,并且,浮床是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水域主体上,在较大风浪的环境下将浮床掀起时,通过固定结构的弹力带能够提供弹力以缓冲固定结构对浮床的拉扯,不易造成浮床变形,从而不易影响生态岛的使用,进而提高了生态岛的寿命,因此,本技术具有适用于不同根系类别的水生植物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生态岛寿命的优点。
[0015]2、本技术还通过在浮床的底部外缘设有一具有孔隙并且能够包覆该浮床的底部的防护网,使用时,通过防护网能够有效防止鱼类啃食栽植篮内的水生植物,进一步提高了生态岛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生态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生态岛的栽植篮和种植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结构,11、深埋块,12、固定绳,13、连接环,14、弹力带,2、水域主体,3、浮床,4、复氧通气孔,5、栽植篮,6、种植孔,7、防碰撞连接结构,71、缓冲套,72、连接绳,73、连接母扣,74、连接子扣,8、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一种改良的生态岛,包括若干个通过一具有弹性伸缩功能的固定结构1固定在水域主体2上的浮床3,在所述浮床3上开设有若干个复氧通气孔4以及用于放置栽植篮5的种植孔6;所述栽植篮5为两段式呈上下结构设置的栽植篮,其中,所述栽植篮5的直径为上段大下段小分别用于容纳种子类和须根类水生植物;还包括若干个设在相应的所述浮床3上用于相互配合将相应的所述浮床3相互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防碰撞连接结构7。
[0022]所述固定结构1包括深埋在所述水域主体2下方地底下的深埋块11且该深埋块11的上端伸至所述水域主体2内与一固定绳12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绳12远离所述深埋块11
的一端设有连接环13,所述连接环13通过一弹力带14与所述浮床3的外缘可拆卸连接。
[0023]所述防碰撞连接结构7包括套设在所述浮床3外壁上的缓冲套71,还包括若干个间隔设在所述浮床3的外壁上且一端伸出所述缓冲套71外部的连接绳72,在每一所述连接绳72上远离所述浮床3的一端均设有一能够相互卡扣连接配合的连接母扣73和连接子扣74。
[0024]在所述浮床3的底部外缘设有一具有孔隙并且能够包覆该浮床3的底部用于防止鱼类啃食所述栽植篮5内的水生植物的防护网8。
[0025]其中,所述缓冲套71由聚氨酯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浮床3由抗氧化防紫外线的PE材料制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所述浮床3可根据需求制成不同的形状。
[0026]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浮床3放置于水域主体2的水面上,再将各固定结构1的深埋块11分别深埋在相应的浮床3下方的水域主体2的地底下,再将弹力带14分别与相应的浮床3的底部外缘固定连接,利用深埋块11、固定绳12、连接环13和弹力带14的相互配合将相应的浮床3固定在水域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生态岛,包括若干个通过一具有弹性伸缩功能的固定结构(1)固定在水域主体(2)上的浮床(3),在所述浮床(3)上开设有若干个复氧通气孔(4)以及用于放置栽植篮(5)的种植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篮(5)为两段式呈上下结构设置的栽植篮,其中,所述栽植篮(5)的直径为上段大下段小分别用于容纳种子类和须根类水生植物;还包括若干个设在相应的所述浮床(3)上用于相互配合将相应的所述浮床(3)相互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防碰撞连接结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生态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1)包括深埋在所述水域主体(2)下方地底下的深埋块(11)且该深埋块(11)的上端伸至所述水域主体(2)内与一固定绳(12)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绳(12)远离所述深埋块(11)的一端设有连接环(13),所述连接环(13)通过一弹力带(14)与所述浮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素英钟智清齐林浩于建涛黄汉林于秀江刘轰许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义方致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