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昌专利>正文

吸盘型光电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80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盘型光电换能器,它由吸头2、手柄3、输出导线密封腔4及手把8构成吸盘1,在吸盘的内腔中装焊有输出导线6的光电元器件5,输出导线末端带有插头7。 这种吸盘形的光电换能器使用十分方便,除用于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光电转换外,还可广泛地用于许多光电换能领域。(*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盘型光电换能器。光电换能元件通常被固定于某支架上,在它接受了光信号后可以将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该信号经放大,整形之后去驱动控制单元电路。但在某种特殊场合中的光电换能器件,则无法通过简单的固定方法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如将电子计算机或电视机显示屏上显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则不宜于在电子计算机及电视机屏前安置一个光电元件支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盘型光电换能器,以解决针对电子计算机及电视机屏上的光信号的光电转换。它是这样实现上,当将吸盘吸附于计算机或电视机的屏幕上时,埋藏于吸盘内的光电管紧紧贴附于屏幕上,可以高效率地接收光信号,被转换的电信号经吸盘后密封输出口的导线输出至后端电路。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从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下面结合剖面图说明其结构和工作情况。吸盘型光电换能器结构如剖面图所示,它由吸头2、手柄3、输出导线密封腔4及手把8构成吸盘1,在吸盘的内腔中装焊有输出导线6的光电元器件5,输出导线末端带有插头7。吸头、手柄、输出导线密封腔及手提把构成的吸盘是一体的,为注塑成型或橡胶制品,吸头2吸口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其它形状,但是要保证使用时吸合牢固。手提把8的形状为柱状,片状、或棱形或其它形状,保证手拉动方便,它设在吸盘吸头的外圆周边位置上。该换能器的光电换能元件在其末端所焊接的引线从吸盘的前空腔中插入,用力拉动输出线,使光电换能器元件位于吸盘中为光电换能器专设的吸盘手柄3的内腔中,其中输出导线与输出导线密封腔为紧密配合。该腔为圆形,其内经比输出导线6外径小,从而保证理想地密封。使用时,手持吸盘手柄将吸盘按压在电视机或电子计算机屏幕上某个选定的位置上,这个位置不影响观看和使用效果。不用时,用手轻掀动吸盘上的手把8,吸盘即可脱落。这种吸盘型的光电换能器使用十分方便,可以广泛地用于许多光电换能领域。权利要求1.一种吸盘型光电换能器,其特征是它由吸头2、手柄3、输出导线密封腔4及手把8构成吸盘1,在吸盘的内腔中装焊有输出导线6的光电元器件5,输出导线末端带有插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换能器,其特征是吸头2吸口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椭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换能器,其特征是手提把8其形状为柱状、片状或棱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换能器,其特征是输出导线密封腔4、6为圆形,其内径比输出导线6外径小。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盘型光电换能器,它由吸头2、手柄3、输出导线密封腔4及手把8构成吸盘1,在吸盘的内腔中装焊有输出导线6的光电元器件5,输出导线末端带有插头7。这种吸盘形的光电换能器使用十分方便,除用于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光电转换外,还可广泛地用于许多光电换能领域。文档编号G01D5/54GK2188196SQ93247279公开日1995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李昌, 甄桂芳, 李龙顺 申请人:李昌, 甄桂芳, 李龙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盘型光电换能器,其特征是:它由吸头2、手柄3、输出导线密封腔4及手把8构成吸盘1,在吸盘的内腔中装焊有输出导线6的光电元器件5,输出导线末端带有插头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甄桂芳李龙顺
申请(专利权)人:李昌甄桂芳李龙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