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仪表远程计费系统上使用的感应装置。它包括多个感应器,感应器通过电路板与CPU相连,CPU则通过识别装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计费中心的电脑相连,所述的电路板为PCB板,PCB板上开设有容置仪表转轮的缺槽,感应器环设固定于缺槽周边。另外,感应器外面还可压合一层塑胶片,以使感应器和PCB板形成封套式结构。由于感应器是预先固定于PCB板上的,免装配贴片式感应器的麻烦,可以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另外,PCB板和感应器可通过塑胶片封装为一体,从而避免感应器和PCB板之间的虚焊和错位等现象,更进一步提高计数的精确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仪表远程计费系统上的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来水、煤气、电力等是不可或缺的用品。提供这些服务的相关部门为了对各用户的使用量进行监管并收费,各种仪表,如水表、电表、煤气表等也就被相应地安装在用户家中。目前我国对这些仪表进行计数收费大都采用由各相关公司派人直接到用户家中抄表的方式进行。显然,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非常不方便。在国外有些地方采用了远程计费系统,这种计费系统的基本结构为将计费中心的电脑与若干台集中器相连,每台集中器又同时与多个仪表相连。这种计费系统采用脉冲计数的方式,要求长期通电,电子器件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读取的资料采用累加方式计数,但系统断电、上电和电源的不稳定以及外界干扰容易造成计费不准确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人于2005年6月6日提出了一件申请号为“200510078230.0”、名称为“一种仪表远程计费系统”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技术方案为在仪表上安装感应器(可为磁电式或光电式),感应器通过柔性电路板与CPU相连,CPU通过接口同辨识装置相连,辨识装置则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计费中心的电脑相连。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令计费系统实现全自动化操作,且工作稳定可靠,计费精确。但是,在这种系统中,感应器是采用单个的方式直接安装在仪表上的,成本较高;且由于感应器的数量较多,装配较为困难,容易发生错位等现象,导致对仪表转轮上的磁性材料或吸光材料编码出现解码错误和圆弧面折射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很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在仪表远程计费系统上的感应装置,它具有装配简易、成本较低、不会出现错位与虚焊等现象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多个感应器,感应器通过电路板与CPU相连,CPU则通过识别装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计费中心的电脑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为PCB板,PCB板上开设有容置仪表转轮的缺槽,感应器环设固定于缺槽周边。所述的感应器和PCB板通过塑胶片封装为一体。所述的塑胶片呈半圆状。所述的塑胶片与PCB板接触的那一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径向隔离条,径向隔离条将各感应器分隔开。所述的塑胶板与PCB板接触的那一面上还成型有一半圆形隔离条,该半圆形隔离条将各感应器的接收和传送模块分隔开。所述的感应器为磁感应器。所述的感应器也可为光电感应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感应器是预先固定于PCB板上的,免去装配贴片式感应器的麻烦,可以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另外,PCB板和感应器可封装为一体,从而避免感应器和PCB板之间的虚焊和错位等现象,更进一步提高计数的精确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仪表转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附图1、附图2及附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5个感应器10(可为磁电式或光电式,其数量可不限于5个),以及作为基体的PCB板20,PCB板20上开设有容置仪表转轮40的缺槽21,5个感应器10环设焊接于缺槽21周边。PCB板20与CPU相连,CPU则通过识别装置50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计费中心的电脑100相连。为解决感应器10与PCB板20之间出现虚焊和错位现象,感应器10和PCB板20可封装为一体,即做成封套式结构。其方法是先将感应器10在PCB板20上排列固定好,之后,在所有感应器10的外面用机器压合一层塑胶片30。塑胶片30可采用透明材料,以令使用者可以看到PCB板20上的感应器10位置。见附图2所示塑胶片30呈半圆弧状,它将所有感应器10与PCB板20压合为一体。见附图3所示塑胶片30在其与PCB板20接触的那一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将各感应器10隔离开的隔离条31,以防止各感应器10之间在工作时相互干扰。见附图4所示塑胶片30在其与PCB板20接触的那一面上,还成型有一半圆形隔离条32,该半圆形隔条32将各感应器10的接收和传送模块分隔开,以免其相互干扰,从而提高感应器的精度。在附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在PCB板20上的感应器数量为7个,其余则与附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仪表的转轮40侧面涂上磁性材料或吸光材料41,磁性材料或吸光材料41和转轮40上未涂磁性材料的部分按一定的编码形式组合,当转轮40转动时,感应器10即可计数,并将计数信号通过PCB板20和识别装置传送到CPU,由CPU内部运算后得出相应的资料,从而完成读数作业,十分方便和精确。权利要求1.一种仪表远程计费系统上使用的感应装置,它包括多个感应器,感应器通过电路板与CPU相连,CPU则通过识别装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计费中心的电脑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为PCB板,PCB板上开设有容置仪表转轮的缺槽,感应器环设固定于缺槽周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和PCB板通过塑胶片封装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片呈半圆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片与PCB板接触的那一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径向隔离条,径向隔离条将各感应器分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板与PCB板接触的那一面上还成型有一半圆形隔离条,该半圆形隔离条将各感应器的接收和传送模块分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为磁感应器。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为光电感应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仪表远程计费系统上使用的感应装置。它包括多个感应器,感应器通过电路板与CPU相连,CPU则通过识别装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计费中心的电脑相连,所述的电路板为PCB板,PCB板上开设有容置仪表转轮的缺槽,感应器环设固定于缺槽周边。另外,感应器外面还可压合一层塑胶片,以使感应器和PCB板形成封套式结构。由于感应器是预先固定于PCB板上的,免装配贴片式感应器的麻烦,可以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另外,PCB板和感应器可通过塑胶片封装为一体,从而避免感应器和PCB板之间的虚焊和错位等现象,更进一步提高计数的精确性。文档编号G01D4/00GK2901250SQ20062005820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沈兴家 申请人:沈兴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仪表远程计费系统上使用的感应装置,它包括多个感应器,感应器通过电路板与CPU相连,CPU则通过识别装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计费中心的电脑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为PCB板,PCB板上开设有容置仪表转轮的缺槽,感应器环设固定于缺槽周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兴家,
申请(专利权)人:沈兴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