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228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安装座、高度随动组件及随动动力组件,高度随动组件包括随动主座、第一气缸、承接滚轮及随动滚轮,随动主座可滑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随动动力组件驱动随动主座沿竖直方向移动;承接滚轮及第一气缸与随动主座铰接连接,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承接滚轮铰接连接,随动滚轮设置在随动主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承接滚轮将管材送至激光切管机后,根据管材的外形尺寸,随动动力组件驱动随动主座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调整随动滚轮移动至指定高度,使得承接滚轮在管材切割的过程中对管材进行支撑,避免管材因长度过长或重量过大出现下垂的情况,提高管材的切割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材上料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切管机具有切割精度高、切割快速、切口平滑、加工成本低等的优点,因此激光切管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也使得管材上料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管材上料设备的上料速度及精准度会影响到激光切管机的切割效率和精度;随着激光切管机切割管材的长度尺寸或/和重量的增大,管材会由于长度过长或重量多大出现下垂的现象,但是现有的管材上料设备不能在切割过程中对管材进行支撑,从而降低了管材的切割精度。现有技术CN108861468A公开了一种管材上料装置,包括:储料装置、输送装置、限高装置、选料装置和送料装置;通过将管材放置于储料装置上,储料装置将管材落入到输送装置内,输送装置带动管材移动,限高装置的设置将管材平铺于输送装置上,选料装置将输送装置上的管材进行筛分和定位,保证送料装置可将管材输送到待加工区域内;该管材自动上料装置将管材输送至待加工区域后,缺乏在切割过程中对管材的支撑,管材会因长度过长或重量多大而下垂,从而降低了管材的切割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其包括多个上料机构及多个送料机构,该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具有可根据管材尺寸调整高度随动组件的高度、在切割过程中可支撑管材、避免管材因长度过长或重量过大出现下垂的情况及提高管材切割精度的优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安装座、高度随动组件及随动动力组件,所述高度随动组件包括随动主座、第一气缸、承接滚轮及随动滚轮,所述随动主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随动动力组件与所述随动主座连接,所述随动动力组件驱动所述随动主座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承接滚轮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连接,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承接滚轮铰接连接,所述承接滚轮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处的轴线、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处的轴线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承接滚轮铰接处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随动滚轮设置在所述随动主座上。作为优选,所述随动主座的一侧设有沿管材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对应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穿设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随动主座的另一侧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随动动力组件包括随动电机,所述随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随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通过这样设置,当所述承接滚轮承接管材后,根据所述管材的外形尺寸,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随动电机工作,所述随动电机驱动所述随动主座沿所述第一滑轨的方向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管材移动至指定高度,将所述管材送至激光切管机中,保证所述管材的中心高度与所述激光切管机的卡爪的中心高度一致。作为优选,所述随动动力组件还包括随动减速器,所述随动减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随动电机与所述随动减速器连接,且所述随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所述随动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随动减速器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减速轴,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减速轴上,通过这样设置,所述随动电机的输出端的转速通过所述随动减速器的减速后传递至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的啮合配合驱动随动主座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使得所述随动主座能平稳地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作为优选,所述承接滚轮包括第一承接滚轮及第二承接滚轮,所述第一承接滚轮及所述第二承接滚轮设置在承接滚轮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第二承接滚轮呈夹角设置,所述承接滚轮安装座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承接滚轮安装座的底部铰接连接,且所述承接滚轮安装座与所述随动主座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处的轴线均平行于管材的传送方向,通过这样设置,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滚轮呈夹角设置,使得管材落入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滚轮的夹角后,避免管材被送至激光切管机的过程中出现脱离的现象;当管材被送至激光切管机夹紧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驱动所述承接滚轮安装座绕着所述承接滚轮安装座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处的轴线翻转至水平状态,根据管材的外形尺寸,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随动电机工作,所述随动电机驱动所述随动主座沿所述第一滑轨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随动滚轮移动至指定高度,在管材切割的过程中,所述随动滚轮对所述管材起支撑作用,避免管材因长度过长或重量过大出现下垂的现象,从而提高管材的切割精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滚轮夹角的范围在60°~150°之间,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滚轮的开口大,能更好地保证管材能顺利地落入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滚轮的夹角处;若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滚轮之间的夹角小于60°,则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滚轮的开口过小,不便于管材落入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滚轮的夹角处,或需要提高送料机构移动的精确度,提高了成本;若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滚轮的夹角大于150°,则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滚轮与水平面的夹角过小,管材被送至激光切管机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脱离的现象。作为优选,所述承接滚轮安装座的一侧设有翻转固定块,所述随动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随动主座上,且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翻转固定块,所述翻转固定块设有沿管材传送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适配的通孔,通过这样设置,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且穿设在所述翻转固定块的所述通孔内,避免所述承接滚轮安装座发生意外翻转的情况。作为优选,还包括送料动力组件,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及送料支座,所述送料支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送料支座的一侧,即所述随动主座可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送料支座上,所述送料动力组件与所述送料支座连接,通过这样设置,所述送料动力组件驱动所述送料支座沿管材的传送方向移动,最终使得所述承接滚轮可沿管材的传送方向移动,从而驱动所述承接滚轮承接管材后,再将管材送至激光切管机。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沿垂直于管材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且沿管材的传送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沿管材的传送方向延伸的丝杆,且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所述送料支座的底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及所述丝杆对应的第二滑块及丝杆螺母,所述第二滑块及所述丝杆螺母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滑轨及所述丝杆上,所述送料动力组件包括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通过这样设置,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送料电机工作,所述送料电机驱动所述丝杆旋转,通过所述丝杆与所述丝杆螺母之间的螺纹配合,从而驱动所述送料支座沿所述第二滑轨的方向移动,最终使得所述承接滚轮可沿管材的传送方向移动。作为优选,所述送料动力组件还包括送料减速器及联轴器,所述送料电机与所述送料减速器连接,所述送料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送料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安装座、高度随动组件及随动动力组件,所述高度随动组件包括随动主座、第一气缸、承接滚轮及随动滚轮,所述随动主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随动动力组件与所述随动主座连接,所述随动动力组件驱动所述随动主座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承接滚轮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连接,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承接滚轮铰接连接,所述承接滚轮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处的轴线、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处的轴线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承接滚轮铰接处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随动滚轮设置在所述随动主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安装座、高度随动组件及随动动力组件,所述高度随动组件包括随动主座、第一气缸、承接滚轮及随动滚轮,所述随动主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随动动力组件与所述随动主座连接,所述随动动力组件驱动所述随动主座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承接滚轮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连接,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承接滚轮铰接连接,所述承接滚轮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处的轴线、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处的轴线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承接滚轮铰接处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随动滚轮设置在所述随动主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主座的一侧设有沿管材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对应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穿设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随动主座的另一侧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随动动力组件包括随动电机,所述随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随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动力组件还包括随动减速器,所述随动减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随动电机与所述随动减速器连接,且所述随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所述随动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随动减速器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减速轴,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减速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高度随动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滚轮包括第一承接滚轮及第二承接滚轮,所述第一承接滚轮及所述第二承接滚轮设置在承接滚轮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一承接滚轮与第二承接滚轮呈夹角设置,所述承接滚轮安装座与所述随动主座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承接滚轮安装座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怀帮常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