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超高温流动气体射流的温度、速度、组分及其分布的探针,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超高温流动气体射流的温度、速度、组分及其分布的锥头减扰焓探针。
技术介绍
在航空航天、机械加工、冶金、化工以及生物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热等离子体,其气体温度一般在3000-20000K,常规测温所用的热电偶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使用的。在这种超高温的条件下,根据气体的压力、温度、以及气体种类的不同,其电离度和处于各种激发态的粒子数密度也相应变化,因此,对这种等离子体射流的温度测量,常采用光谱诊断的方法测量其气体温度与分布。光谱测量方法为非接触式,由检测高温气体发出的一定特征的谱线及其强度来导出气体的温度,对气体射流本身不产生任何外加扰动。但是光谱测量的方法一般设备比较昂贵,需要比较复杂深奥的专门知识,并且对被测对象的状态有很多的限定,例如光学薄、轴对称、处于局域热力学平衡状态等等,如果不满足这些要求,测量的难度将大大增加、得到结果的误差也很大,然而,实际的超高温部分电离气体射流都不同程度地偏离这些要求,因此,很难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水冷焓探针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超高温气体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头减扰焓探针,包括一根探针杆外管(6),在其内套入探针内管(2),在探针杆外管(6)与探针内管(2)之间插入一进出水分离管(4),三根管子同轴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针杆外管(6)头部安装一可拆卸的锥形外壳头罩(7),锥形外壳头罩(7)中心开有圆孔(8),锥形外壳头罩(7)与探针内管(2)之间为螺纹配合;所述的进出水分离管(4)的头部呈锥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霞,孟显,吴承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