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及可发光车标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14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9
一种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所述车标牌包括车标,所述背光源上表面用于安装所述车标,所述背光源包括发光组件和光学面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光学面板位于所述发光组件上方,所述光学面板设有位于所述发光元件正上方以遮挡反射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部分光线的遮挡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源的可发光车标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及可发光车标牌通过在光学面板设置位于发光元件正上方以遮挡反射发光元件发射的部分光线的遮挡层,使得可发光的车标牌具有高亮度、高均匀性、高可靠性,最终给车标牌带来高识别性、增加美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及可发光车标牌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及可发光车标牌。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功能及审美观的提升,汽车品牌车标发展到现在也已经开始多元化个性化了,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动,从功能上的需求角度以及安全的角度看,传统的汽车品牌车标开始无法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了,比如新能源车充电的工作状态无法在车外更直观指示,也无法作日行灯功能行车指示,晚上行车也无法或难于识别是什么汽车品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提升,于是发光车标慢慢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由于车标和发光是两个领域的产品整合,目前一些市面上的发光车标功能单一(比如只有一种颜色),亮度不高,发光均匀性不好,导致辨识度还是很低,美观程度不佳,相当于花了很多成本却没达到很好的效果。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给车标带来高识别性、增加美感的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及可发光车标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所述车标牌包括车标,所述背光源上表面用于安装所述车标,所述背光源包括发光组件和光学面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光学面板位于所述发光组件上方,所述光学面板设有位于所述发光元件正上方以遮挡反射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部分光线的遮挡层。进一步地,所述遮挡层为光学油墨微点印刷工艺形成。进一步地,所述遮挡层为多个遮挡点组合,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每一所述发光元件对应一个所述遮挡点组合,一个所述遮挡点组合由对应所述发光元件中心由密到疏向外排列。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油墨为白油。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元件对应有一个LED灯,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正面设有多个第一焊盘和远离所述第一焊盘设置的第二焊盘,每一所述LED灯贴装于一个所述第一焊盘上,所述第二焊盘用以焊接供电电源线或用以焊接连接座。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面板为用以对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进行光学扩散的扩散板。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源还包括用以承载所述发光组件及所述车标的框架,所述发光组件固定于所述框架底部,所述光学面板安装于所述框架顶部,所述车标安装于所述框架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水平部,所述水平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水平部底面往顶面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发光元件从所述通孔处露出。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由所述水平部垂直延伸形成的档墙部,所述档墙部与所述发光元件分布形状对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发光车标牌,包括车标与如上所述的背光源,所述车标安装于所述背光源上表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通及可发光车标牌过在光学面板设置位于发光元件正上方以遮挡反射发光元件发射的部分光线的遮挡层,使得可发光的车标牌具有高亮度、高均匀性、高可靠性,最终给车标牌带来高识别性、增加美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发光车标牌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的发光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的发光组件与框架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正面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圆圈A处的遮挡层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所示圆圈A处的遮挡层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1所示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反面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可发光车标牌的整体结构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车标牌包括车标1和背光源2。背光源2上表面用于安装车标1。本实施例中,车标1可以采用PC(聚碳酸酯)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材料。并且,采用IML(模内镶件注塑)或蒸镀电镀等工艺实现车标1的显示造型或内容。如图1所示,背光源2包括发光组件21、光学面板22、双面胶23和用以承载发光组件21及车标1的框架24。发光组件21固定于框架24底部。光学面板22位于发光组件21上方,且通过双面胶23安装于框架24顶部。车标1安装于框架24上方。如图2所示,发光组件21包括发光元件211和PCB(印刷电路板)板212。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1数量为多个。每一发光元件211按所需发光区域SMT(表面贴装)在PCB板212上,SMT后的PCB板212制作成发光组件21(也为PCBA(印刷电路板组件)板)。本实施例中,每一发光元件211对应有一个LED(发光二极管)灯2111。其中,LED灯2111的光源为白光、蓝光、红光、或RGB(红绿蓝)七彩灯当中一种。即LED灯2111可以使用多种颜色,以显示车标牌不同的模式和功能指示,也提升了汽车的品牌价值。在其他实施例中,LED灯2111的光源还可为其他所需发光颜色灯,按不同功能指示设计即可。本实施例中,LED灯2111可选择高亮度的或中大功率的,以满足车厂亮度需求。如图1、图2所示,PCB板212正面设有多个第一焊盘(未图示)和远离第一焊盘设置的第二焊盘(未图示)。第二焊盘位于不影响第一焊盘的位置处。每一LED灯2111贴装于一个第一焊盘上。具体而言,一个LED灯2111对应贴焊在一个第一焊盘上。如图2、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焊盘用以焊接供电电源线3或用以焊接连接座(未图示)。连接座用以为LED灯2111提供供电接口。下面以第二焊盘用于焊接供电电源线3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供电电源线3根据实际需求位置在PCB板212正面上设置焊接点(即为第二焊盘)。供电电源线3在PCB板212反面穿入至PCB板212正面后进行焊接。并且,在背光源2反面上,即在PCB板212反面上,供电电源线3的出线位置处涂防水胶,加强车标牌防水功能。供电电源线3接入汽车已有的12V电压,同时,LED灯2111可通过调节控制电压来调整背光源2亮度。本实施例是在不影响LED灯2111的位置处通过串联限流电阻4进行调节控制电压,限流电阻4数量和位置按实际亮度需求进行设置。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光学面板22为乳白色,雾化效果强。光学面板22为用以对发光元件211发射的光线进行光学扩散的扩散板。扩散板主要功能是把多个LED灯2111发出的光源进行雾化,使得光斑打散,变成均匀的面光源。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面板22还可为导光板等面板。本实施例中,光学面板22的外轮廓边缘与车标1的外轮廓边缘一致对齐。光学面板22设有位于发光元件211正上方以遮挡反射发光元件211发射的部分光线的遮挡层221。本实施例中,遮挡层221的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两种较佳实施例。如图6所示的第一种实施例中,遮挡层221为光学油墨微点印刷工艺形成,用于改善光学面板22的雾度不足导致的隐隐约约的光斑效果,使最终发光更加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所述车标牌包括车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上表面用于安装所述车标,所述背光源包括发光组件和光学面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光学面板位于所述发光组件上方,所述光学面板设有位于所述发光元件正上方以遮挡反射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部分光线的遮挡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所述车标牌包括车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上表面用于安装所述车标,所述背光源包括发光组件和光学面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光学面板位于所述发光组件上方,所述光学面板设有位于所述发光元件正上方以遮挡反射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部分光线的遮挡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层为光学油墨微点印刷工艺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层为多个遮挡点组合,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每一所述发光元件对应一个所述遮挡点组合,一个所述遮挡点组合由对应所述发光元件中心由密到疏向外排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油墨为白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车标牌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对应有一个LED灯,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PCB板,所述PCB板正面设有多个第一焊盘和远离所述第一焊盘设置的第二焊盘,每一所述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威吕翠凤冯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