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侧压件器失稳的侧压料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11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侧压件器失稳的侧压料模具结构,具体涉及压铸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成型下模与第二成型下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上模固定板底部的第一成型上模与第二成型上模向下压铸,通过第四螺纹孔槽与第五螺纹孔槽内的第二螺栓方便跟换第一成型上模,通过第三螺纹孔槽与第六螺纹孔槽内的第三螺栓方便跟换第二成型上模,在第一成型下模与第二成型下模的底部设置了第一螺纹孔槽,通过底座内设置的第二螺纹孔槽内的第一螺栓螺纹连接方便拆卸跟换不同的模具,减轻了模具规格使用性单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侧压件器失稳的侧压料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压铸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防止侧压件器失稳的侧压料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模具内部模具槽为弧形时,因设备运转时本生的晃动而导致在压铸弧形弯型的模具中不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侧压件器失稳的侧压料模具结构,通过凹槽内的第二弹簧与承重块,在压铸过程中将上模往下运动压铸时起到缓冲作用,而避免设备运转时本生的晃动而导致在压铸弧形弯型的模具中不平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侧压件器失稳的侧压料模具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成型下模与第二成型下模,所述第一成型下模与第二成型下模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侧压件器失稳的侧压料模具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成型下模(3)与第二成型下模(4),所述第一成型下模(3)与第二成型下模(4)的底部均设有第一螺纹孔槽(5),所述底座(1)内设有第二螺纹孔槽(6),所述第一螺纹孔槽(5)与第二螺纹孔槽(6)内均设有第一螺栓(7),第一成型下模(3)与第二成型下模(4)的顶部设有上模固定板(8),所述上模固定板(8)的内表面设有第三螺纹孔槽(9),所述上模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内表面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槽(11),所述上模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侧压件器失稳的侧压料模具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成型下模(3)与第二成型下模(4),所述第一成型下模(3)与第二成型下模(4)的底部均设有第一螺纹孔槽(5),所述底座(1)内设有第二螺纹孔槽(6),所述第一螺纹孔槽(5)与第二螺纹孔槽(6)内均设有第一螺栓(7),第一成型下模(3)与第二成型下模(4)的顶部设有上模固定板(8),所述上模固定板(8)的内表面设有第三螺纹孔槽(9),所述上模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内表面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槽(11),所述上模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12),所述滑轨(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成型上模(13),所述上模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成型上模(14),所述第一成型上模(13)的一侧设有第五螺纹孔槽(15),所述第四螺纹孔槽(11)与第五螺纹孔槽(15)内均设有第二螺栓(16),所述第二成型上模(14)的顶部设有第六螺纹孔槽(17),所述第三螺纹孔槽(9)与第六螺纹孔槽(17)内均设有第三螺栓(18),所述第一成型下模(3)与第二成型下模(4)的顶部均设有防失稳机构(19);
所述防失稳机构(19)包括有U型槽(20),所述U型槽(20)设置在第一成型下模(3)的顶部,所述第一成型下模(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芸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广源行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