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65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连接有中空圆柱体结构的搅拌筒;搅拌筒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料装置,另一侧设置有注水口;搅拌筒上表面中心处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搅拌筒上表面,与设置在搅拌筒内部的搅拌装置连接;搅拌装置一侧连接有刮除装置;搅拌筒底部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凹槽内。该装置采用倾斜式的分段搅拌轴,配合带有凹槽的搅拌叶,在水平搅拌的同时将底层的物料抛洒至上层,同时加装了刮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搅拌不均,无法刮除内壁粘连物料的问题,具有搅拌效果优异,结构简单,可以自动不间断刮除内壁粘连的物料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添加剂的搅拌
,特别涉及到一种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外加剂简称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的规定。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外加剂的添加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外加剂的选用、添加方法及适应性将严重影响其发展,在外加剂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搅拌装置。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搅拌能力较弱,传统的搅拌设备只能进行单向搅拌,覆盖面积较小,容易造成上下层物料分离,不能充分搅拌的问题,且混凝土外加剂的搅拌设备体积大,不方便移动;且现有的搅拌设备不具有对内壁粘连物料的刮除能力,容易造车大量原材料浪费。因此,设计一种搅拌能力强,结构简单,且可以便于刮除内壁粘连物料的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该装置采用倾斜式的分段搅拌轴,配合带有凹槽的搅拌叶,在水平搅拌的同时将底层的物料抛洒至上层,同时加装了刮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搅拌不均,无法刮除内壁粘连物料的问题,具有搅拌效果优异,结构简单,可以自动不间断刮除内壁粘连的物料的特点。为实现上述设计,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连接有中空圆柱体结构的搅拌筒;搅拌筒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料装置,另一侧设置有注水口;搅拌筒上表面中心处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搅拌筒上表面,与设置在搅拌筒内部的搅拌装置连接;搅拌装置一侧连接有刮除装置;搅拌筒底部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凹槽内。所述进料装置为中空漏斗形结构,底端伸入搅拌筒内部;进料装置底端所处的高度位置与搅拌筒内壁的上表面持平。所述进料装置内部设置有阀门;进料装置上半部分的漏斗形结构外表面设置有指示容量的刻度线。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第一搅拌轴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搅拌轴一端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设置有电机的一端相互连接成倾斜的直线杆状结构;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的连接处固定。所述第一搅拌轴为断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第二搅拌轴与第一搅拌轴结构相同。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搅拌槽;数个搅拌槽与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的侧棱连接。所述搅拌槽为上表面凹陷的矩形槽状结构;搅拌槽凹陷面向外的一端设置有三棱柱结构的搅拌锥。所述刮除装置包括与搅拌装置中点处连接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另一端连接有压板,压板底部连接有弹簧;压板和弹簧位于伸缩缸内部与伸缩缸配合;伸缩缸底部连接有三棱柱结构的刮板;刮板一条棱边与搅拌筒内部侧壁接触配合。所述刮板底面开设有四分之三球结构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滑动球,与搅拌筒内部底面滚动配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器和电热丝;电热丝均匀分布在搅拌筒中空的底板内。一种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连接有中空圆柱体结构的搅拌筒;搅拌筒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料装置,另一侧设置有注水口;搅拌筒上表面中心处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搅拌筒上表面,与设置在搅拌筒内部的搅拌装置连接;搅拌装置一侧连接有刮除装置;搅拌筒底部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凹槽内。该装置采用倾斜式的分段搅拌轴,配合带有凹槽的搅拌叶,在水平搅拌的同时将底层的物料抛洒至上层,同时加装了刮板装置,搅拌效果优异,结构简单,可以自动不间断刮除内壁粘连的物料。在优选的方案中,进料装置为中空漏斗形结构,底端伸入搅拌筒内部;进料装置底端所处的高度位置与搅拌筒内壁的上表面持平。结构简单,使用时,底端高度较高,可以防止与转动的搅拌轴发生碰撞或剐蹭,保证了搅拌轴转动的安全稳定。在优选的方案中,进料装置内部设置有阀门;进料装置上半部分的漏斗形结构外表面设置有指示容量的刻度线。结构简单,使用时,阀门可以为操作人员提供控制进料量的功能,刻度线便于操作人员精准投放准确容量的外加剂。在优选的方案中,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第一搅拌轴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搅拌轴一端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设置有电机的一端相互连接成倾斜的直线杆状结构;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的连接处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带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自转,从而配合搅拌轴上连接的搅拌槽旋转,对物料进行搅拌和抛洒;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连杆带动倾斜的搅拌轴沿中点处旋转,从而保证搅拌槽可以覆盖全部的搅拌筒内部空间。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一搅拌轴为断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第二搅拌轴与第一搅拌轴结构相同。结构简单,使用时,正方形的断面结构相比圆柱体结构,能够提供更好的搅拌能力,使搅拌轴自身在旋转时也具有较好的搅拌能力。在优选的方案中,搅拌装置还包括搅拌槽;数个搅拌槽与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的侧棱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搅拌槽的高度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用来更好的进行搅拌作业。在优选的方案中,搅拌槽为上表面凹陷的矩形槽状结构;搅拌槽凹陷面向外的一端设置有三棱柱结构的搅拌锥。结构简单,使用时,凹槽结构可以在搅拌时将物料盛进凹槽内,然后通过偏心旋转动作,将盛装的物料在不同高度处抛下,从而达到不同高度的物料呼唤搅拌的目的;搅拌锥可以在减少搅拌槽在运动时收到的阻力,使搅拌动作更加顺畅。在优选的方案中,刮除装置包括与搅拌装置中点处连接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另一端连接有压板,压板底部连接有弹簧;压板和弹簧位于伸缩缸内部与伸缩缸配合;伸缩缸底部连接有三棱柱结构的刮板;刮板一条棱边与搅拌筒内部侧壁接触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时,采用伸缩缸的设计,可以保证内壁因粘连物料发生厚度变化时,刮板不会因第二连杆长度过长而卡住,提供了自主的间隙调整能力,同时弹簧的弹力又可以使刮板始终贴合搅拌筒内壁。在优选的方案中,刮板底面开设有四分之三球结构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滑动球,与搅拌筒内部底面滚动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时,滑动球可以使刮板随搅拌轴旋转时更加顺畅,减小刮板底部与搅拌筒底面的摩擦力。在优选的方案中,加热装置包括电热器和电热丝;电热丝均匀分布在搅拌筒中空的底板内。结构简单,使用时,均匀分布的电热丝可以为搅拌筒内的物料进行均匀的加热,避免因单点式加热造成温度不均的问题。一种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连接有中空圆柱体结构的搅拌筒;搅拌筒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料装置,另一侧设置有注水口;搅拌筒上表面中心处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搅拌筒上表面,与设置在搅拌筒内部的搅拌装置连接;搅拌装置一侧连接有刮除装置;搅拌筒底部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凹槽内。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连接有中空圆柱体结构的搅拌筒(2);搅拌筒(2)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料装置(3),另一侧设置有注水口(22);搅拌筒(2)上表面中心处连接有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穿过搅拌筒(2)上表面,与设置在搅拌筒(2)内部的搅拌装置连接;搅拌装置一侧连接有刮除装置(5);搅拌筒(2)底部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的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连接有中空圆柱体结构的搅拌筒(2);搅拌筒(2)上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料装置(3),另一侧设置有注水口(22);搅拌筒(2)上表面中心处连接有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穿过搅拌筒(2)上表面,与设置在搅拌筒(2)内部的搅拌装置连接;搅拌装置一侧连接有刮除装置(5);搅拌筒(2)底部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的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3)为中空漏斗形结构,底端伸入搅拌筒(2)内部;进料装置(3)底端所处的高度位置与搅拌筒(2)内壁的上表面持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3)内部设置有阀门(31);进料装置(3)上半部分的漏斗形结构外表面设置有指示容量的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洒式混凝土外加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轴(41)和第二搅拌轴(42);第一搅拌轴(41)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43),第二搅拌轴(42)一端连接有第三电机(44);第一搅拌轴(41)和第二搅拌轴(42)设置有电机的一端相互连接成倾斜的直线杆状结构;第一连杆(23)一端与第一电机(2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搅拌轴(41)和第二搅拌轴(42)的连接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柯王朝新王华彭晓卫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恒达利商品砼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