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的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46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跑步机的减震结构,包括框架、电机、前滚筒、后滚筒、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所述电机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在框架上,所述前滚筒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在框架的前部,所述后滚筒通过第三紧固件安装在框架的后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减震部件、第二减震部件和第三减震部件,第一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一紧固件和框架之间,第二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二紧固件和框架之间,第三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三紧固件和框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两刚性部件直接接触,有效地减少震动,大大降低噪音,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跑步机的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跑步机
,特别涉及一种跑步机的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但亚健康以及肥胖的人群却越来越多,其原因是由于目前社会形态的改变,使人们的生活紧张、忙碌,运动时间也相对的日益减少,加之,健身锻炼场地多为露天场地,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导致健身难以坚持。因此,室内健身运动已广为人们所接受,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各种运动器材,不论实在健身房使用或是自行在家中使用,均可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运动、锻炼、健身的效果。跑步机作为有氧运动器材推向市场后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使广大消费者又增加一种室内健身运动的平台,它不仅能锻炼跑步者体质、承受能力及心肺功能,而且使跑步者犹如在正常路面上进行跑步一样,达到科学锻炼目的。但是现有跑步机在使用过程中,电机驱动前后滚筒转动,前后滚筒上的跑步带也随之转动,跑步带下方的跑台被用户踩踏产生剧烈震动后,跑步机各零件也受到震动,尤其是电机与铝框、滚筒与铝框的连接处因两刚性部件直接接触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会有相应的噪音产生给周围邻居带来困扰。鉴于上述缺陷,本案因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跑步机的减震结构,能够避免两刚性部件直接接触,有效地减少震动,大大降低噪音,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跑步机的减震结构,包括框架、电机、前滚筒、后滚筒、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所述电机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在框架上,所述前滚筒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在框架的前部,所述后滚筒通过第三紧固件安装在框架的后部,还包括均采用软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减震部件、第二减震部件和第三减震部件,第一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一紧固件和框架之间,第二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二紧固件和框架之间,第三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三紧固件和框架之间;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电机支架和第一螺栓,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前部设有凸块,凸块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减震部件设有前凸部、后凹部和贯穿整体的贯穿孔,所述后凹部供电机支架的凸块嵌入,所述框架设有供前凸部嵌入的前凹槽,所述框架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贯穿孔与第一螺栓孔紧密配合,使第一减震部件紧密嵌套在框架和电机支架之间;所述前滚筒设有固定孔,框架对应固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二减震部件为中空的“工”型套,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固定孔、“工”型套、第二通孔与螺母紧密配合,所述“工”型套穿套在第二通孔上,“工”型套的的上凸缘与螺母抵靠在一起,“工”型套的下凸缘与前滚筒抵靠在一起;所述第三减震部件包括中空的第一柱套和U型套,所述框架设有供后滚筒嵌入的后凹槽,所述后滚筒在后凹槽的位置设有径向的穿孔,后凹槽在对应穿孔的槽壁设有与U型套配合的U型槽,另一槽壁对应开设一圆孔,U型槽底部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三紧固件包括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穿过、第一柱套、圆孔、穿孔、U型套与第二螺栓孔紧密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栓和框架之间设有第四减震部件,所述第四减震部件为中空的第二柱套,第一螺栓穿过第二柱套、第一通孔、贯穿孔与第一螺栓孔紧密配合。优选地,所述软性材料为硅胶。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增益效果在于:跑步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跑台被用户踩踏产生剧烈震动,使电机与铝框、前滚筒与铝框、后滚筒与铝框的连接处受震动的影响而产生噪音,本案通过增加软性材料制成的减震部件,能够避免两刚性部件直接接触,有效地减少震动,大大降低噪音,既解决了现有跑步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又不会给周围邻居带来噪音污染,且结构简单,更换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机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前滚筒分解示意图(另一边同理);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减震部件使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滚筒分解示意图(另一边同理)。附图标记说明:框架1,U型槽11,圆孔12,前凹槽13,电机2,前滚筒3,固定孔31,后滚筒4,穿孔41,第一紧固件5,凸块51,第二紧固件6,第三紧固件7,第一减震部件8,前凸部81,后凹部82,“工”型套9,上凸缘91,下凸缘92,第一柱套10,U型套100,第二柱套10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跑步机的减震结构,包括框架1、电机2、前滚筒3、后滚筒4、第一紧固件5、第二紧固件6和第三紧固件7,所述电机2通过第一紧固件5安装在框架1上,所述前滚筒3通过第二紧固件6安装在框架1的前部,所述后滚筒4通过第三紧固件7安装在框架1的后部,还包括均采用软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减震部件8、第二减震部件9和第三减震部件10,第一减震部件8安装在第一紧固件5和框架1之间,第二减震部件9安装在第二紧固件6和框架1之间,第三减震部件10安装在第三紧固件7和框架1之间。所述第一紧固件5包括电机支架和第一螺栓,所述电机2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前部设有凸块51,凸块51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减震部件8设有前凸部81、后凹部82和贯穿整体的贯穿孔,所述后凹部82供电机支架的凸块51嵌入,所述框架1设有供前凸部81嵌入的前凹槽13,所述框架1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贯穿孔与第一螺栓孔紧密配合,使第一减震部件8紧密嵌套在框架1和电机支架之间,从而将电机2固定在框架1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机支架与框架1连接处之间增设第一减震部件8,当电机2运转时即使受到震动的影响,也能避免两刚性部件直接接触,有效地减少震动,从而降低噪音。所述前滚筒3设有固定孔31,框架1对应固定孔31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6包括第二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二减震部件为中空的“工”型套9,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固定孔31、“工”型套9、第二通孔与螺母紧密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工”型套9套接在第二通孔上,“工”型套9的上凸缘与螺母抵靠在一起,“工”型套9的下凸缘与前滚筒3抵靠在一起,可避免前滚筒3、第一螺栓与框架1直接接触,削弱震动影响,避免噪音产生。另外,“工”型套9与螺母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第三减震部件包括中空的第一柱套10和U型套100,所述框架1设有供后滚筒4嵌入的后凹槽,所述后滚筒4在后凹槽的位置设有径向的穿孔41,后凹槽在对应穿孔41的槽壁设有与U型套100配合的U型槽11,另一槽壁对应开设一圆孔12,U型槽11底部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三紧固件7包括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穿过、第一柱套10、圆孔12、穿孔41、U型套100与第二螺栓孔紧密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柱套10与U型套100套接在第三螺栓上,可避免第三螺栓与框架1之间直接接触产生噪音。另外,第三螺栓与第一柱套10之间还设有垫片。所述第一螺栓和框架1之间设有第四减震部件,所述第四减震部件为中空的第二柱套1000,第一螺栓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跑步机的减震结构,包括框架、电机、前滚筒、后滚筒、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所述电机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在框架上,所述前滚筒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在框架的前部,所述后滚筒通过第三紧固件安装在框架的后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采用软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减震部件、第二减震部件和第三减震部件,第一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一紧固件和框架之间,第二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二紧固件和框架之间,第三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三紧固件和框架之间;/n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电机支架和第一螺栓,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前部设有凸块,凸块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减震部件设有前凸部、后凹部和贯穿整体的贯穿孔,所述后凹部供电机支架的凸块嵌入,所述框架设有供前凸部嵌入的前凹槽,所述框架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贯穿孔与第一螺栓孔紧密配合,使第一减震部件紧密嵌套在框架和电机支架之间;/n所述前滚筒设有固定孔,框架对应固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二减震部件为中空的“工”型套,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固定孔、“工”型套、第二通孔与螺母紧密配合,所述“工”型套穿套在第二通孔上,“工”型套的上凸缘与螺母抵靠在一起,“工”型套的下凸缘与前滚筒抵靠在一起;/n所述第三减震部件包括中空的第一柱套和U型套,所述框架设有供后滚筒嵌入的后凹槽,所述后滚筒在后凹槽的位置设有径向的穿孔,后凹槽在对应穿孔的槽壁设有与U型套配合的U型槽,另一槽壁对应开设一圆孔,U型槽底部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三紧固件包括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穿过、第一柱套、圆孔、穿孔、U型套与第二螺栓孔紧密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跑步机的减震结构,包括框架、电机、前滚筒、后滚筒、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所述电机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在框架上,所述前滚筒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在框架的前部,所述后滚筒通过第三紧固件安装在框架的后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采用软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减震部件、第二减震部件和第三减震部件,第一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一紧固件和框架之间,第二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二紧固件和框架之间,第三减震部件安装在第三紧固件和框架之间;
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电机支架和第一螺栓,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前部设有凸块,凸块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减震部件设有前凸部、后凹部和贯穿整体的贯穿孔,所述后凹部供电机支架的凸块嵌入,所述框架设有供前凸部嵌入的前凹槽,所述框架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贯穿孔与第一螺栓孔紧密配合,使第一减震部件紧密嵌套在框架和电机支架之间;
所述前滚筒设有固定孔,框架对应固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喜群
申请(专利权)人:三羚厦门运动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