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及其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0090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牡蛎壳土壤调理剂,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包括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和有机质,其中所述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占总重量比的75%±20%,所述有机质取自贝、藻类加工过程废弃物进行干燥而获得,所述有机质占总重量比的25%±1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上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施用于种植番茄的土壤中,施用量为100~200kg/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牡蛎壳土壤调理剂能够促进番茄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增加番茄果实的出汁率、单果重和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及其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及其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牡蛎养殖量居世界第一。据统计,2018年全国牡蛎产量达到514万吨,居世界总产量第一。沿海地区牡蛎壳资源丰富,仅以漳州市诏安县为例,作为福建省最大的牡蛎吊养基地,诏安年产牡蛎9.2万吨,却留下了超过8万吨的牡蛎壳,而牡蛎壳一旦得不到有效处理,就会变成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目前牡蛎壳的处理方式仍停留在将牡蛎壳倾倒入海的阶段,这将对海洋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目前,对于酸性土壤和重茬地想要给土壤补钙,通常会施石灰,每667m2施用量为25~50kg,但是长期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沿海地区牡蛎壳资源丰富,但未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调酸补钙调理剂及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首先,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牡蛎壳土壤调理剂,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包括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和有机质,其中所述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占总重量比的75%±20%,所述有机质取自贝、藻类加工过程废弃物进行干燥而获得,所述有机质占总重量比的25%±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占总重量比的75%,所述有机质占总重量比的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的制作过程是:将牡蛎壳进行阶梯式煅烧,其中第一煅烧温度为450~530℃,再经第二煅烧温度为980~1030℃,阶梯式煅烧后的牡蛎外壳形成2~10um的微孔结构,再进行粉碎,粉碎后粒径为150~250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的氧化钙含量≥45%,pH值在8.5~10.5之间,并富含纯天然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其次,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施用于种植番茄的土壤中,施用量为100~200kg/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用于提高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果实的固酸比、出汁率、单果重、产量中至少一项。在一个实施例中,施用于种植番茄的土壤中的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为颗粒状,与基肥均匀撒在地表,然后重新整垅,确保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在土壤中分布均匀,施用数天后移栽番茄幼苗进行种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牡蛎壳土壤调理剂,采用第一煅烧温度为450-530℃,再经第二煅烧温度为980-1030℃,阶梯式煅烧工艺,获得牡蛎壳具有独特的微孔结构,将约75份的牡蛎壳与约25份贝、藻类加工过程的废弃物干燥而获得的有机质成分进行混合,使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具有多孔、调酸、补钙的特点,同时能使有机质成分包含在牡蛎壳微孔结构中,不易流失,持久提供土壤肥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提高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增加果实的出汁率、单果重及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未煅烧牡蛎壳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放大5000倍);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阶梯式高温煅烧牡蛎壳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放大5000倍)。具体实施方式牡蛎壳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将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作为调理剂的主要成分,以贝、藻类加工过程废弃物干燥,获得有机质作为辅料,从而使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具有多孔、调酸、补钙的特点,同时能使有机质成分包含在牡蛎壳微孔结构中,不易流失,持久提供土壤肥力。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牡蛎壳土壤调理剂中,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包括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和有机质,其中所述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占总重量比的75%±20%,所述有机质取自贝、藻类加工过程废弃物进行干燥而获得,所述有机质占总重量比的25%±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占总重量比的75%,所述有机质占总重量比的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的制作过程是:将牡蛎壳进行阶梯式煅烧,其中第一煅烧温度为450~530℃,再经第二煅烧温度为980~1030℃,阶梯式煅烧后的牡蛎外壳形成2~10um的微孔结构,再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粒径为150~250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的氧化钙含量≥45%,pH值在8.5~10.5之间,并富含纯天然氨基酸和镁、硫、锌、铁、铜、锰等多种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牡蛎壳中的碳酸钙含量高达95%,阶梯式的高温煅烧可使牡蛎壳中的部分碳酸钙转化为易溶解的CaO、表面微孔结构明显增加,与有机质结合的效果较好,不易流失,更好发挥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且自身的孔隙结构能够提高土壤疏松性,缓解土壤板结现象。作到调酸的同时补充土壤中的钙元素,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理想的环境友好型生物质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将上述适宜用量的牡蛎壳调理剂施用在种植番茄的土壤中,研究调理剂的不同用量对番茄生长情况的影响。田间试验1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在福建省龙海市紫泥镇的西红柿基地进行田间试验,施用量为100kg/亩,试验田地理坐标为北纬24°28′38″,东经117°50′7″,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年平均气温21.5℃,降雨量1350~1370mm。按照牡蛎壳土壤调理剂的施肥量试验分为对照组(不施肥组)和施肥组,各处理施用面积为500m2。施肥前对试验田进行土壤取样,取样方式为:采用梅花型取样,去除表面浮土,用取土器采取0~20cm深的表层土壤,每块处理取13个样点,混合后放入自封袋中。土壤立即运回实验室,经自然风干、粉碎后过2mm筛用于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果如表1。表1番茄试验田基本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取样后按照试验设计的量各处理分别施以颗粒状的牡蛎壳土壤调理剂,然后再施以相同量的基肥(氮肥、磷肥、钾肥)均匀撒于地表,旋耕土壤深度为20cm,旋耕2遍,确保调理剂在土壤中分布均匀,施用5天后,移栽番茄幼苗进行种植。田间管理按常规管理。随着时间的增加,番茄茎粗和株高在60天以后不再增加,生长达到稳定状态。采用棋盘法固定待测的22株植株,在定植后30d测定其株高和茎粗。株高的测定以番茄主茎为准,测定其茎基部到生长点的距离,用卷尺测定;茎粗以第1片真叶下部节间为准,用千分尺测定。定植后30d后,番茄植株较大,侧枝较多,难以测定株高和茎粗,便不再继续测定。盛果期,采摘不同处理中同一高度、大小相仿、颜色和成熟度一致的番茄果实进行测定果实的固酸比和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采用数显糖度-酸度一体机PAL-BX/ACID测定,出汁率的测定方法参考曹健康的《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收获期间,共采摘三次,统计果实的产量及单果重。采摘第五笼成熟果实后,去除裂果、有裂纹果实及脐腐果,称量并计数。利用第五笼所测得的数据估算出整个处理的总产量并计算平均单果重,再将各个处理间估算出的值进行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表2牡蛎壳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100kg/亩的田间试验结果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包括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和有机质,其中所述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占总重量比的75%±20%,所述有机质取自贝、藻类加工过程废弃物进行干燥而获得,所述有机质占总重量比的25%±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包括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和有机质,其中所述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占总重量比的75%±20%,所述有机质取自贝、藻类加工过程废弃物进行干燥而获得,所述有机质占总重量比的2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占总重量比的75%,所述有机质占总重量比的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煅烧的牡蛎壳的制作过程是:将牡蛎壳进行阶梯式煅烧,其中第一煅烧温度为450~530℃,再经第二煅烧温度为980~1030℃,阶梯式煅烧后的牡蛎外壳形成2~10um的微孔结构,再进行粉碎,粉碎后粒径为150~25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敏杰翁凌许玲玲章骞杨富诚谢渊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