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有机农业酸性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089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有机农业酸性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30‑50份、河泥20‑30份、草木灰10‑18份、凹凸捧土20‑30份、贝壳粉10‑15份、秸秆粉末35‑50份、腐熟牛粪20‑40份、活性炭粉末15‑30份、硅藻土5‑10份、膨润土30‑4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土壤改良剂可有效提高土壤pH,且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磷、钾、钙、镁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速效磷、速效钾的释放利用和提升,该土壤改良剂在有机农业酸性土壤改良中应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有机农业酸性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剂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有机农业酸性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若土壤的pH值在6.5以下,则被称为是酸性土壤。我国酸性土壤主要包含红壤、赤红壤/黄红壤等。若土壤发生酸化,将会导致土壤中的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更易被淋溶,提高铝、锰的释放数量,导致土壤出现较为严重的贫瘠问题,对于植物生产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在农用土壤中,引起土壤酸化的原因除了酸雨外还主要来自于肥料的不合理施用。在农田中,单位面积内施用化肥而产生的酸性物质的量要远高于农田内单位面积酸雨带来的酸性物质的量,酸雨沉降输入土壤的酸性物质不到农田输入总酸性物质的25%,而肥料中对土壤酸化影响最大的是氮肥施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氮肥施用对土壤酸化的影响亦远远大于酸沉降。在自然条件下,土壤质子数在土壤氮循环和植物对氮元素的吸收过程中保持动态平衡,但是当氮肥施用量超过植物需要的量时,土壤硝化作用产生的质子就会积累从而导致土壤酸化。此外,农田中作物连作以及牧草或豆科植物的种植也会导致土壤酸化的加剧。利用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自身的理化性能,更有利于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及养分,为土壤中微生物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进一步的提升土壤生产力。现阶段,不少地方在酸性土壤的改良过程中,采用抛洒石灰的方法,这样虽然在短期内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的酸性,但长期采取这种方法,将导致土壤发生板结,也会导致钙、镁、钾等元素出现严重的失衡,从而使作物出现减产。所以,研究改良酸性土壤的新技术与新工艺,是解决酸性土壤改良问题的要求,也是确保作物高产的重要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有机农业酸性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土壤改良剂可有效提高土壤pH,且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磷、钾、钙、镁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速效磷、速效钾的释放利用和提升,该土壤改良剂在有机农业酸性土壤改良中应用效果好。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30-50份、河泥20-30份、草木灰10-18份、凹凸捧土20-30份、贝壳粉10-15份、秸秆粉末35-50份、腐熟牛粪20-40份、活性炭粉末15-30份、硅藻土5-10份、膨润土30-45份。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40份、河泥25份、草木灰15份、凹凸捧土25份、贝壳粉14份、秸秆粉末46份、腐熟牛粪30份、活性炭粉末23份、硅藻土8份、膨润土40份。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35份、河泥30份、草木灰13份、凹凸捧土30份、贝壳粉12份、秸秆粉末40份、腐熟牛粪35份、活性炭粉末18份、硅藻土6份、膨润土35份。进一步地,上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粉煤灰、河泥、草木灰、凹凸捧土、贝壳粉、秸秆粉末混合均匀后,得内核混合料;向内核混合料加入适量水,并进行制粒,制备得到内核生料球;将内核生料球置于炉中进行煅烧,先升温至160-180℃,保温30-50min;再升温至600-700℃,保温20-30min;再升温至1030-1150℃,保温15-20min后,随炉降温至240-300℃,取出,得内核球;(2)将腐熟牛粪、活性炭粉末、硅藻土、膨润土混合均匀,并得外覆层混合粉料;向外覆层混合料加入适量水,得外覆层混合料;将内核球外覆层混合料包覆在内核球上,制备得到土壤改良剂初品;将土壤改良剂初品置于烘箱中烘干,制备得到所述土壤改良剂。进一步地,步骤(1)中,向内核混合料加入其质量15-20%的水。进一步地,所述内核球的粒径为3-5mm。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内核生料球置于炉中进行煅烧,先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60-180℃,保温30-50min;再以25-3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00-700℃,保温20-30min;再以15-2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30-1150℃,保温15-20min。进一步地,向外覆层混合料加入其质量15-20%的水。进一步地,步骤(2)中,烘干温度为80-9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粉煤灰、河泥、草木灰、凹凸捧土、贝壳粉、秸秆粉末制备土壤改良剂内核球,其中制备得到的内核球结构稳定,其可在土壤中长期作用,作用期限长。其可向土壤持续析出钠、碳、钙、镁等元素,其可提高土壤pH,并能提高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且内核球内存在较多孔隙,吸附能力强,对酸性土壤中的重金属具有较大的吸附力,使得到的农作物更加健康,且还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2、本专利技术在内核球外包覆一层外覆层,外覆层原料包括腐熟牛粪、活性炭粉末、硅藻土、膨润土,其中腐熟牛粪对土壤的pH具有一定的微调作用,且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活性炭粉末、硅藻土、膨润土配合,可改善土壤自身的理化性能,对于提高土壤的pH具有一定作用。3、本专利技术土壤改良剂可有效提高土壤pH,且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磷、钾、钙、镁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速效磷、速效钾的释放利用和提升,该土壤改良剂在有机农业酸性土壤改良中应用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40份、河泥25份、草木灰15份、凹凸捧土25份、贝壳粉14份、秸秆粉末46份、腐熟牛粪30份、活性炭粉末23份、硅藻土8份、膨润土40份。上述土壤改良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粉煤灰、河泥、草木灰、凹凸捧土、贝壳粉、秸秆粉末混合均匀后,得内核混合料;向内核混合料加入其质量18%的水,并进行制粒,制备得到内核生料球;将内核生料球置于炉中进行煅烧,先以8℃/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70℃,保温45min;再以32℃/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60℃,保温25min;再以18℃/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20℃,保温18min后,随炉降温至280℃,取出,得内核球;内核球的粒径为3-5mm。(2)将腐熟牛粪、活性炭粉末、硅藻土、膨润土混合均匀,并得外覆层混合粉料;向外覆层混合料加入其质量18%的水,得外覆层混合料;将内核球外覆层混合料包覆在内核球上,制备得到土壤改良剂初品;将土壤改良剂初品置于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90℃,制备得到所述土壤改良剂。实施例2:一种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35份、河泥30份、草木灰13份、凹凸捧土30份、贝壳粉12份、秸秆粉末40份、腐熟牛粪35份、活性炭粉末18份、硅藻土6份、膨润土35份。上述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30-50份、河泥20-30份、草木灰10-18份、凹凸捧土20-30份、贝壳粉10-15份、秸秆粉末35-50份、腐熟牛粪20-40份、活性炭粉末15-30份、硅藻土5-10份、膨润土30-4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30-50份、河泥20-30份、草木灰10-18份、凹凸捧土20-30份、贝壳粉10-15份、秸秆粉末35-50份、腐熟牛粪20-40份、活性炭粉末15-30份、硅藻土5-10份、膨润土30-4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40份、河泥25份、草木灰15份、凹凸捧土25份、贝壳粉14份、秸秆粉末46份、腐熟牛粪30份、活性炭粉末23份、硅藻土8份、膨润土4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35份、河泥30份、草木灰13份、凹凸捧土30份、贝壳粉12份、秸秆粉末40份、腐熟牛粪35份、活性炭粉末18份、硅藻土6份、膨润土35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粉煤灰、河泥、草木灰、凹凸捧土、贝壳粉、秸秆粉末混合均匀后,得内核混合料;向内核混合料加入适量水,并进行制粒,制备得到内核生料球;将内核生料球置于炉中进行煅烧,先升温至160-180℃,保温30-50min;再升温至600-700℃,保温20-30min;再升温至1030-1150℃,保温15-20min后,随炉降温至2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亚丽高松黄坤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