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定位转子磁极位置信号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083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板定位转子磁极位置信号编码器,具体地说是应用于电机伺服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作为检测元件或反馈元件,属于一种新型的位移和角度传感器。其主要采用光栅盘座与定位模板为分离结构,用户轴与光栅盘座连接,在光栅盘座上安装光栅盘,光电组件、电路板分别紧固在定位模板上,壳体与定位模板紧固在定位模板上分别制有圆形凸台和U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采用了超薄结构分离设计,应用了凸台定位U型槽结构,能使产品轴向尺寸大大减小,采用了定位模板安装定位,用户无需使用特殊工具和调整便可迅速安装使用,使安装更加方便,低成本、高性价比,更有利于大批量的生产组装。(*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板定位转子磁极位置信号编码器,具体地说是应用于电机伺服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作为检测元件或反馈元件,属于一种新型的位移和角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光电轴角编码器作为一种传感器,主要应用由国防军工部门逐步扩散到民用工业部门。如由在军车雷达、火炮指挥仪、航天飞行器上应用扩散到在数控机床、机器人、电机上的应用。本技术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原交、直流伺服电机系统为实现速度环、位置环检测,除采用相应的传感器外,其转子磁极位置检测一般采用霍尔等其它传感器。后来出现了既能作速度环、位置环检测又能检测电机转子磁极位置的光电轴角编码器。光电轴角编码器主要采用轴通过轴承、主体并与线路板固定。但由于其结构复杂,采用元器件及配置的限制,只能应用于数控机床等行业。因缝纫机及其使用的交流伺服电机轴伸长度结构的限制特别是轴向尺寸限制,一般光电轴角编码器轴向尺寸偏大,不能应用于缝纫机伺服电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在定位模板上应用凸台定位U型槽结构,使产品轴向尺寸大大减小,采用了定位模板安装定位,用户无需使用特殊工具和调整便可迅速安装使用的模板定位转子磁极位置信号编码器。本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光栅盘座4与定位模板1为分离结构,用户轴与光栅盘座4连接,在光栅盘座4上安装光栅盘3,光电组件2、电路板7分别紧固在定位模板1上,壳体6与定位模板1紧固,在定位模板1上分别制有圆形凸台和U形槽。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采用了超薄结构分离设计,应用了凸台定位U型槽结构,能使产品轴向尺寸大大减小,采用了定位模板安装定位,用户无需使用特殊工具和调整便可迅速安装使用,使安装更加方便,低成本、高性价比,更有利于大批量的生产组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路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主要由定位模板1、光电组件2、光栅盘3、光栅盘座4、紧定螺钉5、壳体6、电路板7及电缆8等组成。其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可转动部分轴系、固定部分光电组件、电路部分。光栅盘座4与定位模板1为分离结构,用户轴通过紧定螺钉5与本产品(主轴)光栅盘座4连接,在光栅盘座4上安装光栅盘3,当用户轴转动时,本产品之(主轴)光栅盘座4也随之同步转动。在定位模板1上分别制有圆形凸台和U形槽。起保护作用的壳体6与定位模板1连接采用锁扣紧固。固定部分定位模板1通过其上三个腰型孔用螺钉固定于用户电机之端面上。光电组件2、电路板7及电缆8均用螺钉和胶紧固在定位模板1上。本技术光栅盘3有用光刻法刻制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透光或不透光的图案代码。当用户轴转动带动本产品(主轴)光栅盘座4同步转动时,光栅盘3也转动,并依次通过按空间分相排列的集成光电组件2,这时光电组件2就会将光栅盘3上透光或不透光的信号接收并转变为电信号,再通过集成光电组件2及电路板7上的电子器件组成的逻辑电路处理成为反映光栅盘3上的代码的矩形波或正弦波输出。此信号输出即包含了用户轴运动状态的信息,完成了由机械运动物理量(位置、速度、加速度)向电量的转换。本技术电路工作原理图所示光电组件通过导线连接差动比较电路、放大整形电路、驱动电路处理输出波形电信号。光电组件(D1、D2、D3、D4)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电阻及电源Vcc,并连接地线GND,光电组件(D1、D2、D3、D4)分别通过电阻R1、R4、R2、R5、R3、R6、R7、R8连接U、V、W以及A、B图案。光栅盘3按一定规律排列的U、V、W以及A、B图案,通过光电组件的通光、不通光的光闸效应,形成模拟正弦波的光电流。再经过差动比较电路、放大整形电路、驱动电路处理,即可输出反映电机转轴位置的A、B信号,反映电机磁极位置关系的U、V、W信号的矩形波(或正弦波)。用户可根据此矩形波(或正弦波)在后续电路中进行处理使用。本技术其主要应用领域为永磁交流伺服电机、无刷直流伺服电机及无刷交流伺服电机。主要行业为纺织机械、轻工机械、办公室自动化等。权利要求1.一种模板定位转子磁极位置信号编码器,包括光电组件(2)、光栅盘(3)、光栅盘座(4),其特征是采用用户轴与光栅盘座(4)连接,在光栅盘座(4)上安装光栅盘(3),光电组件(2)、电路板(7)分别紧固在定位模板(1)上,壳体(6)与定位模板(1)紧固,在定位模板(1)上分别制有圆形凸台和U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定位转子磁极位置信号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8)紧固在定位模板(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定位转子磁极位置信号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栅盘座(4)与定位模板(1)为分离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定位转子磁极位置信号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6)与定位模板(1)连接采用锁扣紧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板定位转子磁极位置信号编码器,具体地说是应用于电机伺服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作为检测元件或反馈元件,属于一种新型的位移和角度传感器。其主要采用光栅盘座与定位模板为分离结构,用户轴与光栅盘座连接,在光栅盘座上安装光栅盘,光电组件、电路板分别紧固在定位模板上,壳体与定位模板紧固在定位模板上分别制有圆形凸台和U形槽。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采用了超薄结构分离设计,应用了凸台定位U型槽结构,能使产品轴向尺寸大大减小,采用了定位模板安装定位,用户无需使用特殊工具和调整便可迅速安装使用,使安装更加方便,低成本、高性价比,更有利于大批量的生产组装。文档编号G01D5/26GK2771826SQ200520070039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玉宝 申请人:无锡市海德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板定位转子磁极位置信号编码器,包括光电组件(2)、光栅盘(3)、光栅盘座(4),其特征是采用用户轴与光栅盘座(4)连接,在光栅盘座(4)上安装光栅盘(3),光电组件(2)、电路板(7)分别紧固在定位模板(1)上,壳体(6)与定位模板(1)紧固,在定位模板(1)上分别制有圆形凸台和U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海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