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9956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靶材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脱脂后的ITO靶坯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冷却后得到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所述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均在氧气通入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烧结的温度为1250~1350℃,保温时间为3~5h;所述第二烧结的过程包括:自第一烧结的温度开始升温,每升高100℃保温4~6h,在温度达到1600~1650℃后,保温6~10h。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ITO溅射靶材,靶材致密,晶粒尺寸均匀,且无偏析,具有优异的抗结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靶材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锡掺杂氧化铟(IndiumTinOxide,简称ITO)是一种n型半导体,具有优越的电学、光学、力学等方面的性能,因此ITO薄膜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器、触摸屏以及导电玻璃等领域。ITO薄膜是由ITO靶材通过溅射形成,在溅射过程中,普遍存在靶材易结瘤的问题。溅射前靶材表面Ar离子形成散射以及离子碰撞效应导致SnO2分解产生低溅射速率的SnO对其下部靶材产生了遮蔽,随着溅射的进行,在微小区域内形成凸起,最终在自溅射作用下表面沉积原子团,从而形成结瘤。这些结瘤的产生不但会加大弧光放电作用,而且使ITO靶材溅射效率降低,甚至影响ITO薄膜的性能。当结瘤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停止溅射,将靶材表面结瘤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溅射,从而严重影响溅射效率。现有技术多采用提高ITO靶材的相对密度来减少靶材结瘤,但当靶材相对密度在99.5%以上时,继续提高靶材密度,靶材结瘤程度并不会随之改善。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ITO溅射靶材的抗结瘤性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的ITO溅射靶材具有优异的抗结瘤性能。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脱脂后的ITO靶坯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冷却后得到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所述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均在通入氧气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烧结的温度为1250~1350℃,保温时间为3~5h;所述第二烧结的过程包括:自第一烧结的温度开始升温,每升高100℃保温4~6h,在温度达到1600~1650℃后,保温6~10h。优选的,所述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时氧气的流量独立地为100~200mL/min。优选的,升温至所述第一烧结所需温度的升温速率为350~450℃/h。优选的,所述第二烧结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为100~200℃/h。优选的,所述冷却的过程包括:自1600~1650℃以300~360℃/h的速度冷却至300~400℃,之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优选的,制备所述脱脂后的ITO靶坯所用的In2O3粉和SnO2粉的质量比为88~92:8~12。优选的,所述In2O3粉和SnO2粉的粒径均小于0.3μm。优选的,所述脱脂后的ITO靶坯的制备过程包括:将In2O3粉、SnO2粉、分散剂和水进行球磨,得到预混液;将所述预混液进行真空脱泡后注入到模具中成型,得到成型坯;将所述成型坯依次进行干燥和脱脂,得到脱脂后的ITO靶坯。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烯丙基胺聚氧乙烯醚或甲基丙烯酸,所述分散剂的用量为In2O3粉和SnO2粉总质量的3~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ITO溅射靶材。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脱脂后的ITO靶坯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冷却后得到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所述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均在氧气通入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烧结的温度为1250~1350℃,保温时间为3~5h;所述第二烧结的过程包括:自第一烧结的温度开始升温,每升高100℃保温4~6h,在温度达到1600~1650℃后,保温6~10h。本专利技术在1250~1350℃条件下对脱脂后的ITO靶坯进行第一烧结并控制保温时间为3~5h,可以确保Sn4+充分扩散,完全进入In2O3晶格(代替In3+),同时在晶界处开始形成In4Sn3O12相;在第二烧结阶段,采用阶梯式的保温方式不仅促进靶材烧结时整体的受热均匀性,而且使得元素充分扩散,组织更为均匀致密,从而有利于提高靶材的相对密度,抑制靶材结瘤;且在第二烧结过程中,In4Sn3O12相不断增多,In4Sn3O12相可以抑制ITO晶粒长大,同时在ITO晶粒的内部析出In-Sn-O相,相较于ITO相(指被Sn4+占据部分晶格的In2O3相),In-Sn-O相具有更高的Sn元素含量,因此该相的形成也减少了SnO2相的含量,而SnO2相的减少又进一步抑制了靶材结瘤。此外,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过程中,氧气的通入可以抑制靶材在烧结过程中的失Sn所造成的主相晶粒粗大,同时可以提高靶材相对密度,进而有利于提高靶材的抗结瘤性能。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升至第一烧结所需温度的升温速率为350~450℃/h,在确保靶材密度的前提下提高了靶材的烧结效率。第二烧结的升温速率相对于第一烧结的升温速率有所降低,具体为100~200℃/h,能够给元素扩散和气孔排除提供较长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靶材密度。冷却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以300~360℃/h的速度冷却至300~400℃,之后随炉冷却至室温,通过采用加速冷却的方式,在不改变靶材相成分的基础上缩短了工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烧结工艺图;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ITO溅射靶材的XRD图;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ITO溅射靶材的SEM图,其中:1为In4Sn3O12相,2为ITO相,3为In-Sn-O相;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ITO溅射靶材的In-Sn-O相的能谱图;图5为将实施例1所制备的ITO靶材经溅射实验后的残靶照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脱脂后的ITO靶坯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冷却后得到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所述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均在通入氧气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烧结的温度为1250~1350℃,保温时间为3~5h;所述第二烧结的过程包括:自第一烧结的温度开始升温,每升高100℃保温4~6h,在温度达到1600~1650℃后,保温6~10h。本专利技术首先对脱脂后的ITO靶坯进行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制备所述脱脂后的ITO靶坯所用的In2O3粉和SnO2粉的质量比优选为88~92:8~12,更优选为89~91:9~11;所述In2O3粉和SnO2粉的粒径优选均小于0.3μm,本专利技术采用该粒径范围的In2O3粉和SnO2粉,有利于提高ITO溅射靶材的相对密度。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脱脂后的ITO靶坯的制备过程优选包括:将In2O3粉、SnO2粉、分散剂和水进行球磨,得到预混液;将所述预混液进行真空脱泡后注入到模具中成型,得到成型坯;将所述成型坯依次进行干燥和脱脂,得到脱脂后的ITO靶坯。本专利技术将In2O3粉、SnO2粉、分散剂和水进行球磨,得到预混液。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散剂优选为烯丙基胺聚氧乙烯醚或甲基丙烯酸,所述分散剂的用量优选为In2O3粉和SnO2粉总质量的3~6%,更优选为4~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优选为去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脱脂后的ITO靶坯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冷却后得到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n所述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均在通入氧气的条件下进行;/n所述第一烧结的温度为1250~1350℃,保温时间为3~5h;/n所述第二烧结的过程包括:自第一烧结的温度开始升温,每升高100℃保温4~6h,在温度达到1600~1650℃后,保温6~10h。/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脱脂后的ITO靶坯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冷却后得到不易结瘤的ITO溅射靶材;
所述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均在通入氧气的条件下进行;
所述第一烧结的温度为1250~1350℃,保温时间为3~5h;
所述第二烧结的过程包括:自第一烧结的温度开始升温,每升高100℃保温4~6h,在温度达到1600~1650℃后,保温6~10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时氧气的流量独立地为100~200mL/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升温至所述第一烧结所需温度的升温速率为350~45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烧结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为100~20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的过程包括:自1600~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黄田奇池铭浩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阿石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