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弯专利>正文

一种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72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薄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包括薄膜本体;所述薄膜本体由顶层膜、中层膜与底层膜组成;所述薄膜本体由一组首尾相连的一号薄膜单体与二号薄膜单体组成,且一号薄膜单体与二号薄膜单体连接处设置撕拉端,所述一号薄膜单体上的顶层膜上设置有连接膜,所述二号薄膜单体上的顶层膜和中层膜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二号薄膜单体上的底层膜处连接有粘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薄膜本体设置成一组由薄膜单体首尾相连的形式,使得薄膜本体的长度能够根据使用的长度进行方便快捷的调节;同时在薄膜本体出现局部损坏也能对其进行局部的更换,大大节约了薄膜的使用成本,提高了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膜
,具体的说是一种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
技术介绍
聚乙烯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产的薄膜。PE膜具有防潮性,透湿性小。聚乙烯薄膜根据制造方法与控制手段的不同,可制造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的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等不同性能的产品。由于现有的聚乙烯薄膜在使用时尺寸往往是固定的,使得薄膜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当薄膜贴在桌面上起到桌布的效果时,此时尺寸固定的薄膜无法根据桌面的尺寸进行适应性的调节,且传统的一体式薄膜在出现局部损坏时,往往需要对薄膜进行整体的更换,从而影响薄膜的使用寿命,同时造成了经济的损失与资源的浪费。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通过将薄膜本体设置成一组由薄膜单体首尾相连的形式,使得薄膜本体的长度能够根据使用的长度进行方便快捷的调节;同时在薄膜本体出现局部损坏也能对其进行局部的更换,从而大大节约了薄膜的使用成本,并有效的提高了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通过将薄膜本体设置成一组由薄膜单体首尾相连的形式,使得薄膜本体的长度能够根据使用的长度进行方便快捷的调节;同时在薄膜本体出现局部损坏也能对其进行局部的更换,从而大大节约了薄膜的使用成本,并有效的提高了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包括薄膜本体;所述薄膜本体由顶层膜、中层膜与底层膜组成;所述薄膜本体由一组首尾相连的一号薄膜单体与二号薄膜单体组成,所述一号薄膜单体与二号薄膜单体由一体式成型的薄膜本体切割而成,且一号薄膜单体与二号薄膜单体连接处的外边缘两端对称设置有锯齿状的撕拉端,所述一号薄膜单体上的顶层膜与二号薄膜单体相连接的外边缘处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半圆形的连接膜,所述二号薄膜单体上的顶层膜和中层膜的端部外边缘分别设置有与连接膜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膜底端对应的二号薄膜单体上的底层膜处活动连接有粘贴膜,所述粘贴膜的形状和大小与连接膜相同,且所述粘贴膜与底层膜之间涂覆有胶水;工作时,由于现有的聚乙烯薄膜在使用时尺寸往往是固定的,使得薄膜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当薄膜贴在桌面上起到桌布的效果时,此时尺寸固定的薄膜无法根据桌面的尺寸进行适应性的调节,且传统的一体式薄膜在出现局部损坏时,往往需要对薄膜进行整体的更换,从而影响薄膜的使用寿命,同时造成了经济的损失与资源的浪费;而本专利技术中的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在使用时,当使用薄膜贴合在桌面上对桌面进行防护时,此时由于薄膜本体是由一组首尾相连的一号薄膜单体与二号薄膜单体组成,当需要根据桌面的尺寸对薄膜本体长度进行适应性的调节时,此时只需将薄膜本体端部的一号薄膜单体与二号薄膜单体从连接处的撕拉端拉开并使得两薄膜单体进行分离,从而能够使得薄膜本体的长度进行方便快捷的调节;当把经过调节后的薄膜本体贴合在桌面上时,此时将该薄膜本体上的每个粘贴膜从连接槽底端的底层膜上撕去,并将连接膜与连接槽底端的涂覆有胶水的底层膜相互粘合并固定,从而使得该段薄膜本体上的一号薄膜单体与二号薄膜单体在连接膜与连接槽内部的底层膜依次黏连后进行一体式的固定,从而提高了该薄膜本体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在需要将薄膜本体上的局部受损区域进行更换时,此时只需将该端区域所对应的连接膜从连接槽底端揭掉并使得该端区域所对应的薄膜单体进行脱离与更换,从而大大节约了薄膜的使用成本,并有效的提高了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连接膜、粘贴膜与连接槽沿一号薄膜单体与二号薄膜单体的连接处间隔交错设置,且所述粘贴膜的两面均设有胶水;工作时,通过设置一号薄膜单体与二号薄膜单体的连接结构,使得一号薄膜单体与二号薄膜单体能够依次拼接的同时,还使得拼接的薄膜单体端部始终设有连接膜,此时通过将粘贴膜从连接槽底端的底层膜上揭掉并粘贴在连接膜上,从而使得粘贴有粘贴膜的连接膜能够通过粘贴膜表面的胶水固定在桌面上,从而使得薄膜端部能够得到有效的固定。优选的,所述粘贴膜与一号薄膜单体上的中层膜外边缘一体式成型,且所述粘贴膜与该中层膜的连接处设置有撕拉部;工作时,为了降低薄膜的生产加工难度,此时通过在粘贴膜与一号薄膜单体上的中层膜外边缘设置成一体式成型的方式,大大简化了薄膜的生产工序,同时通过在粘贴膜与连接的中层膜的连接处设置有撕拉部,使得使用者方便将粘贴膜从连接的中层膜上撕拉去除,从而更方便的薄膜进行使用。优选的,所述粘贴膜的中部外边缘设置有长条形的撕拉膜,所述撕拉膜外端伸出至二号薄膜单体处的顶层膜外表面上;工作时,位于连接槽内部底端的粘贴膜不方便使用时进行撕扯,此时通过在粘贴膜的中部外边缘设置有长条形的撕拉膜,同时撕拉膜的外端伸出至二号薄膜单体处的顶层膜外表面上,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撕拉二号薄膜单体处撕拉膜端部带动粘贴膜进行撕拉去除,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薄膜在使用时的便捷性。优选的,所述顶层膜一侧的侧端设置有一组均匀排列的半圆形的交接部,所述交接部底端均活动粘贴有交接膜,所述交接部与交接膜之间涂覆有胶水;所述顶层膜与中层膜上远离交接部的侧端设置有与交接部相配合的交接槽;工作时,为了使得薄膜的宽度进行有效的调节,此时通过在薄膜本体上设置拼接机构,使得相邻的两薄膜本体能够通过交接部与交接槽的配合完成两薄膜本体的拼接与使用,随后通过将交接膜从交接部的表面撕去并将涂覆有胶水的交接部与交接槽所对应的底层膜区域相贴合,从而使得两拼接的薄膜本体能够进行稳定的连接,大大提高了薄膜在使用时的适用性。优选的,所述交接膜的端部设置有长条形的撕拉条,所述撕拉条与交接膜一体式成型;工作时,为了使得交接膜更方便快捷的从交接部上撕去,此时通过在交接膜的端部设置有撕拉条,使得使用者只需通过对伸出的撕拉条施加作用力既可方便快捷的将交接膜从交接部上撕去,同时通过将撕拉条与交接膜设置成一体式成型的形式,使得一体式的撕拉条与交接膜更方便加工,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薄膜的加工难度。优选的,所述撕拉端的连接缝隙里均填充有胶水,所述胶水均采用502胶水;工作时,由于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由三层薄膜组成,使得聚乙烯薄膜端部外边缘处贴合在一起的各层薄膜容易在外力的反复作用下产生分离,尤其两薄膜单体上连接的撕拉端更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与各层膜的分离,此时通过在两薄膜单体上连接的撕拉端缝隙里填充有胶水,使得两薄膜单体端部的撕拉端在胶水的粘合作用下稳定牢固的连接成一体式,不仅增加该区域的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也能减少撕拉端处的两薄膜单体在外力摩擦作用下产生的断裂松动;同时通过将胶水设置成502胶水的形式,使得502胶水在自然状态下能够更稳定牢固的对薄膜本体进行粘合,同时502胶水在受热时能够软化失效,当需要将薄膜本体上涂覆有502胶水的区域不再起作用时,此时只需使用湿热的毛巾捂在该区域即可,方便快捷的同时,有效的增强了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与牢固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薄膜本体设置成一组由薄膜单体首尾相连的形式,使得薄膜本体的长度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包括薄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本体(1)由顶层膜(11)、中层膜(12)与底层膜(13)组成;所述薄膜本体(1)由一组首尾相连的一号薄膜单体(2)与二号薄膜单体(3)组成,所述一号薄膜单体(2)与二号薄膜单体(3)由一体式成型的薄膜本体(1)切割而成,且一号薄膜单体(2)与二号薄膜单体(3)连接处的外边缘两端对称设置有锯齿状的撕拉端(4),所述一号薄膜单体(2)上的顶层膜(11)与二号薄膜单体(3)相连接的外边缘处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半圆形的连接膜(21),所述二号薄膜单体(3)上的顶层膜(11)和中层膜(12)的端部外边缘分别设置有与连接膜(21)相配合的连接槽(31),所述连接膜(21)底端对应的二号薄膜单体(3)上的底层膜(13)处活动连接有粘贴膜(32),所述粘贴膜(32)的形状和大小与连接膜(21)相同,且所述粘贴膜(32)与底层膜(13)之间涂覆有胶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包括薄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本体(1)由顶层膜(11)、中层膜(12)与底层膜(13)组成;所述薄膜本体(1)由一组首尾相连的一号薄膜单体(2)与二号薄膜单体(3)组成,所述一号薄膜单体(2)与二号薄膜单体(3)由一体式成型的薄膜本体(1)切割而成,且一号薄膜单体(2)与二号薄膜单体(3)连接处的外边缘两端对称设置有锯齿状的撕拉端(4),所述一号薄膜单体(2)上的顶层膜(11)与二号薄膜单体(3)相连接的外边缘处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半圆形的连接膜(21),所述二号薄膜单体(3)上的顶层膜(11)和中层膜(12)的端部外边缘分别设置有与连接膜(21)相配合的连接槽(31),所述连接膜(21)底端对应的二号薄膜单体(3)上的底层膜(13)处活动连接有粘贴膜(32),所述粘贴膜(32)的形状和大小与连接膜(21)相同,且所述粘贴膜(32)与底层膜(13)之间涂覆有胶水。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层共挤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膜(21)、粘贴膜(32)与连接槽(31)沿一号薄膜单体(2)与二号薄膜单体(3)的连接处间隔交错设置,且所述粘贴膜(32)的两面均设有胶水。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弯马露
申请(专利权)人:王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