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铜堆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9600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一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铜堆焊的方法,属于焊接加工技术领域。步骤如下,①将焊枪前部弯折,以便于焊枪能进入待焊工件内部;②在待焊工件前部放置镜子;③采用充气小室对铝青铜焊丝及待焊工件的内孔进行充氩保护;④选择堆焊层道;⑤将焊枪放置于待焊工件横截面7点钟位置,作为焊接起始点;焊枪与焊接电切线夹角是87°‑93°;⑥采用分段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镜面反射,便于操作者观察狭小空间内的熔池情况,焊枪倾斜角度,便于进入狭小管内进行焊接。通过保护气体供送方式、焊接起弧点位置、焊接速度和方向、熔池凝固位置、以及焊接过程中焊枪的角度、摆枪幅度和路径的确定,为在导向套内孔堆焊铜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铜堆焊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加工
,具体是一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铜堆焊的方法。
技术介绍
狭小空间焊接是行业内的难题,其空间限制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对焊接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可操作性不强,且焊接质量不稳定,在实际作业中一直尽可能避免狭小空间的焊接。在油缸设计中,为增加导向套的耐磨性,需要在导向套内通过堆焊的方式添加若干圈铜材料,加工过程中的难点在于:导向套为管状工件,内径有限制,焊接时无法直接观察到熔池,不利于操作者施焊,严重影响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铜堆焊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铜堆焊的方法,步骤如下,①待焊工件呈圆筒形,对待焊工件进行打磨清洗处理,在待焊工件内壁周向式沉槽处的焊缝位置添加铜,将待焊工件固定在工装上;将焊枪前部弯折,以便于焊枪能进入待焊工件内部;②在待焊工件前部放置镜子,使操作者能够看见焊接时的熔池状态;③采用充气小室对铝青铜焊丝及待焊工件的内孔进行充氩保护,保证对焊缝的充分保护;④当沉槽深小于3mm时,所述焊缝为单层堆焊;当沉槽深大于3mm时,所述焊缝为多层堆焊;当沉槽宽小于7mm时,所述焊缝为单道堆焊;当沉槽宽大于7mm时,所述焊缝为多道堆焊;每层焊缝厚度3mm,并熔合槽口两侧0.5mm;⑤将焊枪放置于待焊工件横截面7点钟位置,作为焊接起始点;焊枪与焊接电切线夹角是87°-93°;>⑥采用分段焊接,每段焊缝长20-30mm,间隔20-30mm;第二圈补焊空缺处。其进一步是:步骤⑥中,焊接时待焊工件顺时针旋转,起始点位置旁边设置一块不锈钢引弧板,电弧在引弧板上引燃,待电弧燃烧稳定后,再移到焊接处;焊接形成第一个熔池后断弧,不等熔池完全冷却,在暗红状态时重新起弧,电弧打在第一个熔池前部的1/2处小幅摆动;待形成第二个熔池后断弧,使每个熔池覆盖前一熔池的1/2。上坡焊时,铜液流向焊道后方,使电弧能深入熔池底部,避免产生未焊透或未熔合缺陷;盖面焊清理打底焊缝,采用月牙形运条,幅度比打底焊稍大,起断弧频率基本相当,焊接手法与打底焊相同。焊接操作过程中,用焊枪进行均匀、平稳的上坡焊接,并保持恒定的电弧长度;填加焊丝时弧长拉长至2-5mm,以便焊丝能指向焊道中心,并能自由伸进;当熔池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焊枪前后倾斜10°,使熔滴从坡口边缘进入。焊接参数设定为:焊接电流为170-180A时,焊接电压为20-21V,焊接速度为5.6mm/s,保护气流量为15-20L/min。焊接参数设定为:焊接电流为160-170A时,焊接电压为22-23V,焊接速度为5.6mm/s,保护气流量为15-20L/min。步骤①中,焊枪前部与焊枪主体夹角为135°。步骤②中,在待焊工件前部200mm左右放置不锈钢镜子,镜子下倾15°。步骤③中,氩气纯度99.999%,保护气喷头采用瓷嘴制作,固定于距离焊缝1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弯管焊枪便于进入狭小管内进行焊接;2,采用镜面反射,使操作者可以观察到熔池的情况,便于操作和调节;3,选择出管内铜堆焊时,最优气焊起始位置及焊枪角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焊缝,避免焊接缺陷的产生;4,采用断弧焊,反复熄弧避免熔池温度长时间过高,减少因温度过高产生的焊接缺陷,极大的避免工件受热变形;5,采用分段焊接,减少一次焊接的连续热输入,从而减少焊接变形和裂纹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向套尺寸简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焊枪弯折角度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向套工装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焊接坡口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焊接起始点确定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焊枪与焊接方向角度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焊接顺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铜堆焊的方法,步骤如下,以对XDN400--YG02导向套进行内孔铜堆焊为例,如图1所示,①导向套呈圆筒形,对导向套进行打磨清洗处理,在导向套内壁周向式沉槽处的焊缝位置添加铜,将导向套固定在工装上;如图2所示,由于导向套内部空间较为狭小,因此将焊枪前部弯折,焊枪前部与焊枪主体夹角为135°,以便于焊枪能进入导向套内部;②如图3所示,在导向套前部200mm左右的位置放置不锈钢镜子,镜子下倾15°,使操作者能够看见焊接时的熔池状态;③采用充气小室对铝青铜焊丝及导向套的内孔进行充氩保护,氩气纯度99.999%,保护气喷头采用瓷嘴制作,固定于距离焊缝100mm,保证对焊缝的充分保护;④当沉槽深小于3mm时,所述焊缝为单层堆焊;当沉槽深大于3mm时,所述焊缝为多层堆焊;当沉槽宽小于7mm时,所述焊缝为单道堆焊;当沉槽宽大于7mm时,所述焊缝为多道堆焊;每层焊缝厚度3mm,并熔合槽口两侧0.5mm;本实施例中焊接坡口如图4所示;⑤如图5所示,将焊枪放置于导向套横截面7点钟位置,作为焊接起始点;本实施例为保证最佳焊接成型,选择最佳焊接起始点,焊枪放置于工件横截面7点钟位置,此时焊缝成型最好。若超过七点钟位置,焊缝表面易有焊瘤,熔深不够,若不到7点钟位置,所形成焊缝焊道凸起熔深过大,无法形成高质量焊缝;如图6所示,焊枪与焊接电切线夹角是87°-93°;焊接时焊枪与焊接方向的角度,可以改变焊缝的余高。本专利技术发现当焊枪与焊接方向的角度大于93°时,焊缝表面更容易出现凹陷,而在焊枪与焊接方向的角度小于87°时,焊缝表面更容易出现较大的凸起。而角度保持在87°-93°之间时,所形成的余高在0.5mm~lmm。同时,87°-93°的焊枪角度也更容易得到较大的熔深,使堆焊层与母材的结合强度更高;⑥结合图7所示,采用分段焊接,每段焊缝长20-30mm,间隔20-30mm;第二圈补焊空缺处;焊接时导向套顺时针旋转,起始点位置旁边设置一块不锈钢引弧板,电弧在引弧板上引燃,待电弧燃烧稳定后,再移到焊接处;焊接形成第一个熔池后断弧,不等熔池完全冷却,在暗红状态时重新起弧,电弧打在第一个熔池前部的1/2处小幅摆动;待形成第二个熔池后断弧,使每个熔池覆盖前一熔池的1/2;上坡焊时,铜液流向焊道后方,使电弧能深入熔池底部,避免产生未焊透或未熔合缺陷;盖面焊清理打底焊缝,采用月牙形运条,幅度比打底焊稍大,起断弧频率基本相当,焊接手法与打底焊相同;焊接操作过程中,用焊枪进行均匀、平稳的上坡焊接,并保持恒定的电弧长度;填加焊丝时弧长拉长至2-5mm,以便焊丝能指向焊道中心,并能自由伸进;当熔池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焊枪前后倾斜10°,使熔滴从坡口边缘进入。本实施例中,焊接参数设定为:焊接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铜堆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步骤如下,/n①待焊工件呈圆筒形,对待焊工件进行打磨清洗处理,在待焊工件内壁周向式沉槽处的焊缝位置添加铜,将待焊工件固定在工装上;将焊枪前部弯折,以便于焊枪能进入待焊工件内部;/n②在待焊工件前部放置镜子,使操作者能够看见焊接时的熔池状态;/n③采用充气小室对铝青铜焊丝及待焊工件的内孔进行充氩保护,保证对焊缝的充分保护;/n④当沉槽深小于3mm时,所述焊缝为单层堆焊;当沉槽深大于3mm时,所述焊缝为多层堆焊;/n当沉槽宽小于7mm时,所述焊缝为单道堆焊;当沉槽宽大于7mm时,所述焊缝为多道堆焊;/n每层焊缝厚度3mm,并熔合槽口两侧0.5mm;/n⑤将焊枪放置于待焊工件横截面7点钟位置,作为焊接起始点;焊枪与焊接电切线夹角是87°-93°;/n⑥采用分段焊接,每段焊缝长20-30mm,间隔20-30mm;第二圈补焊空缺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铜堆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下,
①待焊工件呈圆筒形,对待焊工件进行打磨清洗处理,在待焊工件内壁周向式沉槽处的焊缝位置添加铜,将待焊工件固定在工装上;将焊枪前部弯折,以便于焊枪能进入待焊工件内部;
②在待焊工件前部放置镜子,使操作者能够看见焊接时的熔池状态;
③采用充气小室对铝青铜焊丝及待焊工件的内孔进行充氩保护,保证对焊缝的充分保护;
④当沉槽深小于3mm时,所述焊缝为单层堆焊;当沉槽深大于3mm时,所述焊缝为多层堆焊;
当沉槽宽小于7mm时,所述焊缝为单道堆焊;当沉槽宽大于7mm时,所述焊缝为多道堆焊;
每层焊缝厚度3mm,并熔合槽口两侧0.5mm;
⑤将焊枪放置于待焊工件横截面7点钟位置,作为焊接起始点;焊枪与焊接电切线夹角是87°-93°;
⑥采用分段焊接,每段焊缝长20-30mm,间隔20-30mm;第二圈补焊空缺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铜堆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⑥中,
焊接时待焊工件顺时针旋转,起始点位置旁边设置一块不锈钢引弧板,电弧在引弧板上引燃,待电弧燃烧稳定后,再移到焊接处;
焊接形成第一个熔池后断弧,不等熔池完全冷却,在暗红状态时重新起弧,电弧打在第一个熔池前部的1/2处小幅摆动;
待形成第二个熔池后断弧,使每个熔池覆盖前一熔池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铜堆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坡焊时,铜液流向焊道后方,使电弧能深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星星刘庆教李斯韦金钰武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