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片一体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956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刹车片一体成型装置,涉及刹车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冲头组件通过螺栓固定于冲床滑块的下端面,模具组件通过螺栓固定于冲床工作台上,冲头组件的上芯柱通过螺栓连接在上冲头的第一通孔内部,第一弹簧位于螺栓和上芯柱底台之间,套于上芯柱外侧,模具套于下冲头的外侧,并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的孔洞内,模具组件的下芯柱下端固定于底座的第二通孔内,上端穿过下冲头的第三通孔,第二弹簧位于下冲头的底面和下芯柱的下端面之间,套于下芯柱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一次冲压过程中,直接一体成型制得刹车片刚背,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加工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刹车片一体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刹车片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刹车片一体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最关键的安全零件,汽车刹车片也叫汽车刹车皮,是指固定在与车轮旋转的制动鼓或制动盘上的摩擦材料,其中的摩擦衬片及摩擦衬块承受外来压力,产生摩擦作用从而达到车辆减速的目的,所有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刹车片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说,好的刹车片是人和汽车的保护神,基本上刹车片汽车刹车片一般由钢背、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钢背要经过涂装来防锈,涂装过程用SMT-4炉温跟踪仪来检测涂装过程的温度分布来保证质量。在刹车片的制作过程中,刹车片钢背的形状是通过模具冲压制得,具体步骤是,先将板材按照刹车片的外形冲压成型,接着对半成品板材继续冲压制得四个通孔,这种工艺工序繁琐,极易导致较大的误差,产品质量不稳定,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刹车片一体成型装置,解决了传统加工方法相对复杂,误差较大等弊端,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刹车片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冲头组件、刹车片板材、模具组件和冲床,冲床包括:电机、曲柄连杆机构、飞轮、滑块和工作台,冲床上端设有飞轮,飞轮由电机驱动,飞轮上连有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冲头组件通过螺栓固定于滑块的下端面,在滑块的作用下,冲头组件可上下运动,模具组件通过螺栓固定于工作台的上端面,冲头组件位于模具组件的正上端,刹车片板材位于冲头组件和模具组件之间,冲头组件包括:上冲头、螺栓、第一弹簧、上芯柱和第一通孔,上冲头的上端设有与刹车片外形相匹配的孔洞,孔洞内设有与刹车片相对应的四个第一通孔,上芯柱通过螺栓连接在上冲头的第一通孔内部,第一弹簧位于螺栓和上芯柱底台之间,套于上芯柱外侧,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上冲头可以纵向往复运动,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冲头组件在滑块的作用下,能够实现上行或下行,当冲头组件下行时,对板材向下冲压,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上冲头的下端面和上芯柱的下端面产生相对竖直位移,使板材切断成型,冲压结束后,滑块控制冲头组件上行,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上冲头与上芯柱回复到初始位置,模具组件包括:模具,下冲头、下芯柱、第二弹簧和底座,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模具圆形凸台的上端设有与刹车片外形相匹配的加工缺口,模具套于下冲头的外侧,下冲头上端设有四个与下芯柱相匹配的第三通孔,底座上端设有与模具相匹配的孔洞,模具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的孔洞内,孔洞内设有四个与下芯柱相匹配的第二通孔,下芯柱的下端固定于底座的第二通孔内,上端穿过下冲头的第三通孔,第二弹簧位于下冲头的底面和下芯柱的下端面之间,套于下芯柱的外侧,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下冲头可以纵向往复运动,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冲头组件向下运动时,下冲头受上冲头的推动力,向下运动,同时,模具的上端面,下冲头的上端面和下芯柱的上端面在竖直方向发生相对位移,当冲头组件向上运动时,在第二弹簧作用下,下冲头回复到初始位置。一种刹车片一体成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飞轮转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下,使滑块上下移动,从而推动上冲头上下运动,当上冲头向下冲压刹车片板材时,上冲头向下推动下冲头,位于上冲头与下冲头之间的板材被切断成型,同时,上芯柱与下芯柱之间的板材也被切断成型,得到一体成型的刹车片刚背。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在冲压过程中,直接对板材一体成型制得刹车片刚背,解决了传统加工方法对板材分步冲压,所产生的误差较大、工艺繁琐等问题,生产工艺简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工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刹车片一体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冲头组件、刹车片板材和模具组件的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冲头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冲头组件的组合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模具组件的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模具组件的组合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冲头组件,2、刹车片板材,3、模具组件,4、冲床,11、上冲头,12、螺栓,13、第一弹簧,14、上芯柱,15、第一通孔,31、模具,32、下冲头,33、下芯柱,34、第二弹簧,35、底座,36、第二通孔,37、第三通孔,41、电机,42、曲柄连杆机构,43、飞轮,44、滑块,45、工作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结合图1-6,一种刹车片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冲头组件1、刹车片板材2、模具组件3和冲床4,冲床4包括:电机41、曲柄连杆机构42、飞轮43、滑块44和工作台45,冲床4上端设有飞轮43,飞轮43由电机41驱动,飞轮43上连有曲柄连杆机构42,曲柄连杆机构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44,冲头组件1通过螺栓固定于滑块44的下端面,在滑块44的作用下,冲头组件1可上下运动,模具组件3通过螺栓固定于工作台45的上端面,冲头组件1位于模具组件3的正上端,刹车片板材2位于冲头组件1和模具组件3之间,冲头组件1包括:上冲头11、螺栓12、第一弹簧13、上芯柱14和第一通孔15,上冲头11的上端设有与刹车片外形相匹配的孔洞,孔洞内设有与刹车片相对应的四个第一通孔15,上芯柱14通过螺栓12连接在上冲头11的第一通孔15内部,第一弹簧13位于螺栓12和上芯柱14底台之间,套于上芯柱14外侧,在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上冲头11可以纵向往复运动,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冲头组件1在滑块44的作用下,能够实现上行或下行,当冲头组件1下行时,对板材向下冲压,在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上冲头11的下端面和上芯柱14的下端面产生相对竖直位移,使板材切断成型,冲压结束后,滑块44控制冲头组件1上行,在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上冲头11与上芯柱14回复到初始位置,模具组件3包括:模具31,下冲头32、下芯柱33、第二弹簧34和底座35,第二通孔36和第三通孔37,模具31圆形凸台的上端设有与刹车片外形相匹配的加工缺口,模具31套于下冲头32的外侧,下冲头32上端设有四个与下芯柱33相匹配的第三通孔37,底座35上端设有与模具31相匹配的孔洞,模具31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的孔洞内,孔洞内设有四个与下芯柱33相匹配的第二通孔36,下芯柱3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车片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冲头组件(1)、刹车片板材(2)、模具组件(3)和冲床(4),/n冲床(4)包括:电机(41)、曲柄连杆机构(42)、飞轮(43)、滑块(44)和工作台(45),/n冲床(4)上端设有飞轮(43),飞轮(43)由电机(41)驱动,飞轮(43)上连有曲柄连杆机构(42),曲柄连杆机构(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44),冲头组件(1)通过螺栓固定于滑块(44)的下端面,模具组件(3)通过螺栓固定于工作台(45)的上端面,冲头组件(1)位于模具组件(3)的正上端,刹车片板材(2)位于冲头组件(1)和模具组件(3)之间,/n冲头组件(1)包括:上冲头(11)、螺栓(12)、第一弹簧(13)、上芯柱(14)和第一通孔(15),/n上冲头(11)的上端设有与刹车片外形相匹配的孔洞,孔洞内设有与刹车片相对应的四个第一通孔(15),上芯柱(14)通过螺栓(12)连接在上冲头(11)的第一通孔(15)内部,第一弹簧(13)位于螺栓(12)和上芯柱(14)底台之间,套于上芯柱(14)外侧,/n模具组件(3)包括:模具(31),下冲头(32)、下芯柱(33)、第二弹簧(34)和底座(35),第二通孔(36)和第三通孔(37),/n模具(31)圆形凸台的上端设有与刹车片外形相匹配的加工缺口,模具(31)套于下冲头(32)的外侧,下冲头(32)上端设有四个与下芯柱(33)相匹配的第三通孔(37),底座(35)上端设有与模具(31)相匹配的孔洞,模具(31)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的孔洞内,孔洞内设有四个与下芯柱(33)相匹配的第二通孔(36),下芯柱(33)的下端固定于底座(35)的第二通孔(36)内,上端穿过下冲头(32)的第三通孔(37),第二弹簧(34)位于下冲头(32)的底面和下芯柱(33)的下端面之间,套于下芯柱(33)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片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冲头组件(1)、刹车片板材(2)、模具组件(3)和冲床(4),
冲床(4)包括:电机(41)、曲柄连杆机构(42)、飞轮(43)、滑块(44)和工作台(45),
冲床(4)上端设有飞轮(43),飞轮(43)由电机(41)驱动,飞轮(43)上连有曲柄连杆机构(42),曲柄连杆机构(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44),冲头组件(1)通过螺栓固定于滑块(44)的下端面,模具组件(3)通过螺栓固定于工作台(45)的上端面,冲头组件(1)位于模具组件(3)的正上端,刹车片板材(2)位于冲头组件(1)和模具组件(3)之间,
冲头组件(1)包括:上冲头(11)、螺栓(12)、第一弹簧(13)、上芯柱(14)和第一通孔(15),
上冲头(11)的上端设有与刹车片外形相匹配的孔洞,孔洞内设有与刹车片相对应的四个第一通孔(15),上芯柱(14)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继斌李梅来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荣邦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