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星专利>正文

下腰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44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腰训练器,包括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腰部依托横梁、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前、后斜支撑架均包括左、右支撑杆以及固定连接在左、右支撑杆下端的下横杆,两个斜支撑架的左支撑杆上端相连,两个斜支撑架的右支撑杆上端相连,腰部依托横梁安装在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上端位于左、右支撑杆之间,手抓架连接在前斜支撑架和后斜支撑架的下横杆之间使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抓爬架构成三角形框架支撑结构,腰部依托横梁与手抓架之间留有让位空间,手抓架包括纵梁和多个手抓横杆,两相邻的手抓横杆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从纵梁后端至前端逐渐依次减小,前斜支撑架的下横杆上设置训练者脚部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腰训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腰部柔韧性训练器材,特别涉及一种下腰训练器。
技术介绍
舞蹈、武术、体操等领域的基本功练习都需要进行腰部柔韧性训练,通过训练来提高腰部的柔韧性。在腰部柔韧性训练中,反身下腰对练习者而言难度尤其大,因练习者无法看清身后的情况,在无器材辅助的情况下,由于后腰没有依托,训练中容易摔倒,导致肢体骨折的事故发生。为了防止下腰练习时容易摔倒的情况,人们采用下腰训练的辅助器材对练习者腰部进行依托,但是现有的下腰训练的辅助器材通常都是在两立柱之间安装一个横向的腰部支撑依托,两立柱固定在一个底座上,底座可以是底板,为避免在练习者训练时用力而引起立柱倾倒,用来固定立柱的底板必须在长度方向要大于立柱高度,在宽度方向要大于两立柱间的距离,由此形成一个较大的底座,其占地面积大,且重量较重,不利于在空间相对较小的地方使用和放置,挪动位置也极不方便。而底座和立柱的制作材料使用量大,成本大。现有的下腰训练的辅助器材几乎都没有练习者自我控制逐渐增加下腰训练强度的结构,通常需要借助外力施压,才能增加强度,而施与外力的人又不知道练习者此时的腰椎耐受状况,一旦用力过大,就容易造成练习者腰椎损伤,给练习者带来终生隐患。并且,练习者在加大强度后也很难将姿势持续保持为一种固定状态,手、脚会因忍受程度而发生移位,导致姿势变化,致使训练前功尽弃,下腰训练的进程缓慢,难以达到训练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下腰训练器,它既能保护训练者顺利完成反身下腰动作,又能通过训练者自己的手攀爬手抓架的手抓横杆逐渐增加下腰强度,使下腰姿势保持稳定,防止姿势变形,避免腰椎损伤,增强了下腰训练的效果,同时还能提高下腰训练更加安全可靠,并且重量轻,重心稳,还便于挪动收放。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腰训练器,包括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腰部依托横梁、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所述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均包括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以及固定连接在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下端的下横杆,两个斜支撑架的左支撑杆上端相连,两个斜支撑架的右支撑杆上端相连,所述腰部依托横梁安装在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上端,且位于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之间,所述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纵向设置连接在前斜支撑架和后斜支撑架的下横杆之间,使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抓爬架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架,所述腰部依托横梁距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之间留有为训练者上半身让位的空间;所述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包括纵梁和设置在纵梁上沿纵向排列的多个手抓横杆,两相邻的手抓横杆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随下腰难度的增加从纵梁后端至前端逐渐依次减小,所述前斜支撑架的下横杆上设置训练者脚部固定装置。所述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的纵梁一端与前斜支撑架的下横杆铰接,另一端与后斜支撑架的下横杆采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前斜支撑架和后斜支撑架的左、右支撑杆上端均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呈弯曲状,前、后的连接头的相向延伸部设置轴孔,通过螺栓穿过轴孔与腰部依托横梁连接固定。所述前斜支撑架和后斜支撑架的左、右支撑杆上端均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呈弯曲状,前、后的连接头的相向延伸部通过螺栓连接,其中一个连接头的上部设有开口槽,所述腰部依托横梁的左右端支承在开口槽中。所述腰部依托横梁包括横管和覆盖横管外圆的软垫层,所述横管的左、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安装头,所述安装头上设有轴向限位台阶,该轴向限位台阶的轴心设置螺纹孔,通过螺栓与螺纹孔配合,将腰部依托横梁固定在三角形支撑结构架上端。所述腰部依托横梁包括横管和覆盖横管外圆的软垫层,所述横管的左、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的轴向延伸端上设有轴定位卡槽,所述腰部依托横梁通过轴定位卡槽卡接在三角形支撑结构架上端。所述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以及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的纵梁均包括外管和伸缩内管,所述伸缩内管与外管的管孔间隙配合,所述外管沿轴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伸缩内管上设有锁定孔,所述伸缩内管调节长度后通过锁定销从外管的定位孔插入锁定孔形成锁定。所述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上端之间的距离,使腰部依托横梁、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下横杆之间形成梯形结构。所述训练者脚部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立管、一调节杆,所述固定立管下端与前斜支撑架的下横杆固定连接,调节杆插入固定立管的管孔中形成间隙配合,并通过螺栓或销钉穿过固定立管和调节杆上设置的定位调节孔固定,所述调节杆上端固定连接一横臂,该横臂的两端呈左、右延伸,所述横臂的延伸段上套有软垫,用于固定训练者的脚部。所述前斜支撑架的支撑杆上设置用于防止训练者膝部弯曲的约束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腰部依托横梁、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所述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均包括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以及固定连接在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下端的下横杆,两个斜支撑架的左支撑杆上端相连,两个斜支撑架的右支撑杆上端相连,所述腰部依托横梁安装在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上端,且位于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之间,所述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纵向设置连接在前斜支撑架和后斜支撑架的下横杆之间,使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抓爬架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架,所述腰部依托横梁距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之间留有为训练者上半身让位的空间;所述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包括纵梁和设置在纵梁上沿纵向排列的多个手抓横杆,两相邻的手抓横杆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随下腰难度的增加从纵梁后端至前端逐渐依次减小,所述前斜支撑架的下横杆上设置训练者脚部固定装置。由于腰部依托横梁对训练者进行了依托,可防止训练者在后仰的下腰弯曲过程中摔倒,避免了肢体骨折等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下腰训练的安全性。所述的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上的手抓横杆,能够让训练者后仰弯曲下腰后双手抓住手抓横杆,保持下腰姿势弯曲角度的稳定,并且训练者还可以自我控制逐渐在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上沿纵向排列的手抓横杆变换位置抓握手抓横杆,增加下腰难度。因此本下腰训练器可以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逐渐提高难度,且通过训练者自己的感受控制下腰难度的增加,由此防止训练者在外力下过度加大强度而导致腰椎损伤。此外,本下腰训练器为三角形支撑的框架结构,重心稳定,不再设置底板,也能保证训练过程的稳定性,还能防止倾倒,既使结构简化,又使训练者得到可靠支撑,同时大大减小训练器的重量,训练器的挪动更方便。所述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的纵梁一端与前斜支撑架的下横杆铰接,另一端与后斜支撑架的下横杆采用可拆卸固定连接。本训练器的收折简便,解除手抓架的纵梁与后斜支撑架的下横杆之间的连接后,使手抓架绕前斜支撑架的下横杆旋转即可将手抓架与前斜支撑架并拢,再将后斜支撑架并拢至前斜支撑架便可将本训练器完全收折。收折后的训练器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极适于收存,为本训练的挪动及搬运带来了便利,收存后再次使用的安装也简便快捷。所述前斜支撑架和后斜支撑架的左、右支撑杆上端均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呈弯曲状,前、后的连接头的相向延伸部设置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腰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腰部依托横梁(5)、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6),所述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均包括左支撑杆(1)、右支撑杆(4)以及固定连接在左支撑杆(1)、右支撑杆(4)下端的下横杆(2),两个斜支撑架的左支撑杆上端相连,两个斜支撑架的右支撑杆(4)上端相连,所述腰部依托横梁(5)安装在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上端,且位于左支撑杆(1)、右支撑杆(4)之间,所述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6)纵向设置连接在前斜支撑架和后斜支撑架的下横杆(2)之间,使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6)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架,所述腰部依托横梁(5)距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6)之间留有为训练者上半身让位的空间;所述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6)包括纵梁(6-2)和设置在纵梁(6-2)上沿纵向排列的多个手抓横杆(6-1),两相邻的手抓横杆(6-1)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随下腰难度的增加从纵梁(6-2)后端至前端逐渐依次减小,所述前斜支撑架的下横杆上设置训练者脚部固定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腰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腰部依托横梁(5)、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6),所述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均包括左支撑杆(1)、右支撑杆(4)以及固定连接在左支撑杆(1)、右支撑杆(4)下端的下横杆(2),两个斜支撑架的左支撑杆上端相连,两个斜支撑架的右支撑杆(4)上端相连,所述腰部依托横梁(5)安装在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上端,且位于左支撑杆(1)、右支撑杆(4)之间,所述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6)纵向设置连接在前斜支撑架和后斜支撑架的下横杆(2)之间,使前斜支撑架、后斜支撑架、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6)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架,所述腰部依托横梁(5)距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6)之间留有为训练者上半身让位的空间;所述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6)包括纵梁(6-2)和设置在纵梁(6-2)上沿纵向排列的多个手抓横杆(6-1),两相邻的手抓横杆(6-1)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随下腰难度的增加从纵梁(6-2)后端至前端逐渐依次减小,所述前斜支撑架的下横杆上设置训练者脚部固定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腰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提高下腰难度的手抓架(6)的纵梁(6-2)一端与前斜支撑架的下横杆铰接,另一端与后斜支撑架的下横杆采用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腰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支撑架和后斜支撑架的左、右支撑杆(4)上端均设有连接头(10),所述连接头(10)呈弯曲状,前、后的连接头(10)的相向延伸部设置轴孔,通过螺栓穿过轴孔与腰部依托横梁(5)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腰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支撑架和后斜支撑架的左、右支撑杆(4)上端均设有连接头(10),所述连接头(10)呈弯曲状,前、后的连接头(10)的相向延伸部通过螺栓连接,其中一个连接头的上部设有开口槽(10-1),所述腰部依托横梁(5)的左右端支承在开口槽(10-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腰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依托横梁(5)包括横管(5-1)和覆盖横管外圆的软垫层(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星
申请(专利权)人:邱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