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134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螺种旋排种器,解决了现有机械排种器存在的结构复杂,易卡种伤种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连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前端设有前封盖,后壳体的后端面设有后封盖,所述前封盖上设有与前壳体连通的进种管,所述前壳体内设有螺旋取种管,所述后壳体内设有与后壳体内壁间隙配合的螺旋排种轴,所述螺旋排种轴的表面沿轴向开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排种轴与螺旋槽的轴心相同、且旋线方向一致;所述螺旋取种管的前端为舀种口,后端与螺旋槽的前端连通,所述后壳体中部开有与螺旋槽对应的排种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极为简单、适应性好、可控制排种量和速率、不易伤种、卡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排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排种器。
技术介绍
排种器是直播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播种质量和效率。排种器一般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气力式排种器需要风泵提供正负气压,结构复杂,价格高;传统机械式排种器通常为轮盘结构,如专利号为200820013645.9的机械式精密排种器,,包括种子室,排种轴穿过种子室与排种盘连接,排种盘紧贴种子室的内壁,在排种盘的边缘制有均匀分布的通孔,在通孔旁制有舀勺体,在种子室的外侧制有排种管,排种管与种子室侧壁的排种孔位置对应。它可实现精量播种,但这种具有排种盘结构的排种器除了结构复杂、对种子尺寸要求高之外,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对种子的挤压和剪切作用,存在易伤种、排种不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极为简单、易于检修,适应多种不同种子尺寸、可控制排种量和速率、不易伤种、卡种的螺旋排种器。技术方案包括连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前端设有前封盖,后壳体的后端面设有后封盖,所述前封盖上设有与前壳体连通的进种管,所述前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排种器,包括连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前端设有前封盖,后壳体的后端面设有后封盖,所述前封盖上设有与前壳体连通的进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内设有螺旋取种管,所述后壳体内设有与后壳体内壁间隙配合的螺旋排种轴,所述螺旋排种轴的表面沿轴向开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排种轴与螺旋槽的轴心相同、且旋线方向一致;所述螺旋取种管的前端为舀种口,后端与螺旋槽的前端连通,所述后壳体中部开有与螺旋槽对应的排种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9 CN 20201019835661.一种螺旋排种器,包括连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前端设有前封盖,后壳体的后端面设有后封盖,所述前封盖上设有与前壳体连通的进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内设有螺旋取种管,所述后壳体内设有与后壳体内壁间隙配合的螺旋排种轴,所述螺旋排种轴的表面沿轴向开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排种轴与螺旋槽的轴心相同、且旋线方向一致;所述螺旋取种管的前端为舀种口,后端与螺旋槽的前端连通,所述后壳体中部开有与螺旋槽对应的排种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排种轴的后段设有内凹的存种区,所述螺旋槽的后端经存种区与后壳体上的卸种螺纹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为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俊芳刘博徐磊刘国阳梅志雄程健杨全军张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