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智能节能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9121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智能节能冷却系统,包括:分别设于通信基站机房两侧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处设有进风电动风门,出风口处设有出风电动风门;冷风机,设于进风电动风门后侧;多效过滤装置,与冷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换热器,换热器的冷凝段进口与多效过滤装置的出口连接,换热器的冷凝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出风口,换热器的蒸发段进、出口与通信基站机房内的热空气联通;热风机,设于换热器的蒸发段进口处;主控单元,与进风电动风门、冷风机、出风电动风门、热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相对低的成本实现了通信基站机房的散热和冷却,而且降温效果稳定可控,同时不存在空气污染,保障了通信基站机房内的温度和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智能节能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智能化控制的节能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通信基站的数量快速增加,通信设备的数量也在逐渐扩容。为了保证通信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其工作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基站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大量通信设备工作时不断散热,就会使机房的温度不断升高。为保障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寿命,必须采取必要的温控措施来进行机房的散热和冷却。目前,通信基站机房的散热和冷却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采用空调系统进行散热冷却,当通信基站机房内温度过高时,开启空调系统制冷模式进行降温;(2)采用外部的自然风通风冷却,在通信基站机房开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外部的温度相对低的自然风通过进风口进入通信基站机房内,吸取热量后再通过出风口排出,实现通信基站机房内的散热冷却。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采用空调系统进行散热冷却,空调系统是基站机房中的主要耗电设备,其能耗比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智能节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风口(1),设于通信基站机房的一侧,进风口(1)处设有进风电动风门(2);/n出风口(6),设于通信基站机房的另一侧,出风口(6)处设有出风电动风门(7);/n冷风机(3),设于所述进风电动风门(2)后侧;/n多效过滤装置(4),与所述冷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n换热器(5),换热器(5)的冷凝段进口与所述多效过滤装置(4)的出口连接,换热器(5)的冷凝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风口(6),换热器(5)的蒸发段进、出口与通信基站机房内的热空气联通;/n热风机(9),设于所述换热器(5)的蒸发段进口处;/n主控单元(14),与所述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智能节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口(1),设于通信基站机房的一侧,进风口(1)处设有进风电动风门(2);
出风口(6),设于通信基站机房的另一侧,出风口(6)处设有出风电动风门(7);
冷风机(3),设于所述进风电动风门(2)后侧;
多效过滤装置(4),与所述冷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
换热器(5),换热器(5)的冷凝段进口与所述多效过滤装置(4)的出口连接,换热器(5)的冷凝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风口(6),换热器(5)的蒸发段进、出口与通信基站机房内的热空气联通;
热风机(9),设于所述换热器(5)的蒸发段进口处;
主控单元(14),与所述进风电动风门(2)、冷风机(3)、出风电动风门(7)、热风机(9)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智能节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6)外侧设有无动力风帽(8),无动力风帽(8)位于通信基站机房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智能节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电动风门(2)和出风电动风门(7)均为百叶窗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基站的智能节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效过滤装置(4)包括过滤器壳体(41),过滤器壳体(41)内设有过滤网(42)和过滤筒(43);
所述过滤网(42)设于靠近过滤器壳体(41)的进口侧,所述过滤筒(43)设于靠近过滤器壳体(41)的出口侧;所述过滤筒(43)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过滤筒(43)开口侧朝向过滤器壳体(41)的出口侧,所述过滤筒(43)的开口侧通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动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