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747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底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所述安装底座上端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外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内层防护壳和外层防护壳,所述外层防护壳上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上端固定连接有波浪形减震垫。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采用双层的设计,提高使用寿命,全方位对外部的撞击进行缓冲,保证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完整性,通过减震杆、防撞板、沉孔、限位块和弹簧设计,加强外层防护壳四周的防撞击性能,弹簧的设计,确保防撞板与外层防护壳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且在受到冲击时,弹簧可以进行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具体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由换能晶片在电压的激励下发生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在泊车辅助系统、智能导盲系统和移动机器人等需要测量距离的场合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的超声波传感器存在结构简单,外壳防撞击性能较差,在受到震动时,不能有效进行缓冲,易造成电子元件发生位移,影响传感器的正常使用,降低了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使用寿命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结构简单,外壳防撞击性能较差,在受到震动时,不能有效进行缓冲,易造成电子元件发生位移,影响传感器的正常使用,降低了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底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所述安装底座上端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外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内层防护壳和外层防护壳,所述外层防护壳上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上端固定连接有波浪形减震垫。优选的,所述外层防护壳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减震杆,所述减震杆设置有4组,且减震杆每9个为一组分别与外层防护壳的前后左右端面一一对应,所述减震杆外侧活动有防撞板。优选的,所述防撞板上开设有与减震杆相对应的沉孔,所述沉孔内卡合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杆,所述外层防护壳和防撞板间减震杆外侧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下端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结构的弹性垫,所述弹性垫最低点的高度低于安装底座最低点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内层防护壳和外层防护壳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高度等于内层防护壳和外层防护壳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采用双层的设计,提高了对超声波传感器的防护效果,有效降低冲击带来的伤害,保证电子元件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2、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通过气囊、弹性垫和波浪形减震垫的配合,全方位对外部的撞击进行缓冲,保证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完整性;3、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通过减震杆、防撞板、沉孔、限位块和弹簧设计,加强外层防护壳四周的防撞击性能,弹簧的设计,确保防撞板与外层防护壳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且在受到冲击时,弹簧可以进行缓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底座;2、安装孔;3、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4、内层防护壳;5、外层防护壳;6、上盖;7、波浪形减震垫;8、减震杆;9、防撞板;10、沉孔;11、限位块;12、弹簧;13、开口槽;14、弹性垫;15、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孔2、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3、内层防护壳4、外层防护壳5、上盖6、波浪形减震垫7、减震杆8、防撞板9、沉孔10、限位块11、弹簧12、开口槽13、弹性垫14和气囊15,安装底座1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孔2,安装底座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3,安装底座1上端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3外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内层防护壳4和外层防护壳5,外层防护壳5上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上盖6,上盖6上端固定连接有波浪形减震垫7,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3的型号为HC-SR04,在此对其安装方式和电路连接不做详细描述;进一步的,外层防护壳5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减震杆8,减震杆8设置有4组,且减震杆8每9个为一组分别与外层防护壳5的前后左右端面一一对应,减震杆8外侧活动有防撞板9,通过减震杆8的设计,将防撞板9与外层防护壳5隔开,确保外层防护壳5和防撞板9间留有距离,便于通过弹簧12,对冲击力进行缓冲,降低传递给外层防护壳5的冲击力;进一步的,防撞板9上开设有与减震杆8相对应的沉孔10,沉孔10内卡合连接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内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杆8,外层防护壳5和防撞板9间减震杆8外侧设置有弹簧12,通过弹簧12的设计,确保在初始状态下,防撞板9在减震杆8上最外侧,有效起到抗冲击的作用;进一步的,安装底座1下端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开口槽13,开口槽13内固定连接有半圆形结构的弹性垫14,弹性垫14最低点的高度低于安装底座1最低点的高度,通过弹性垫14的使用,减小下方震动或撞击对安装底座1的影响,多方位进行防护,安全性更好;进一步的,内层防护壳4和外层防护壳5间设置有气囊15,气囊15的高度等于内层防护壳4和外层防护壳5的高度,通过气囊15的设计,加强对内层防护壳4的防护,有效对内层防护壳4内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3进行保护。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气囊15上的充气口,给气囊15充气,确保气囊15外侧分别与内层防护壳4和外层防护壳5贴合,然后盖上上盖6,通过安装孔2将安装底座1固定,当发生撞击时,波浪形减震垫7和弹性垫14分别对上下端的撞击力进行吸收,防撞板9向内移动,防撞板9向内压缩弹簧12,在弹簧12的作用下,对撞击力进行化解,降低传递给外层防护壳5的撞击力,然后经过气囊15,再次对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确保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3的稳定性,然后在弹簧12反弹力的作用下,将防撞板9向外推动,防撞板9在减震杆8外侧向外滑动,直至沉孔10与限位块11卡合连接,防撞板9回到初始位置,确保在下次的撞击时,正常工作。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包括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底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所述安装底座上端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外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内层防护壳和外层防护壳,所述外层防护壳上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上端固定连接有波浪形减震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包括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底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所述安装底座上端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本体外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内层防护壳和外层防护壳,所述外层防护壳上端固定连接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上盖上端固定连接有波浪形减震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防撞击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防护壳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减震杆,所述减震杆设置有4组,且减震杆每9个为一组分别与外层防护壳的前后左右端面一一对应,所述减震杆外侧活动有防撞板。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鹏邹连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腾飞嘉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