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补偿型粘油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316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气补偿型粘油阻尼器,包括气压活塞杆、油缸体、液压活塞,液压活塞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拉伸侧气缸体、压缩侧气缸体,气压活塞杆末端固定设有气压活塞一,压缩侧气缸体内设有气压活塞二;油缸体内设有隔板,液压活塞位于油缸体内,且压缩侧气缸体穿过隔板部分位于储油箱内;液压活塞两侧分别为气压一室、气压二室,液压活塞将油缸体与隔板之间的空间分成拉伸侧压力室、压缩侧压力室;液压活塞上设有调压阀;拉伸侧压力室、压缩侧压力室、储油箱内均设有液压油,气压一室、气压二室内填充有气体,且气压二室内的气体压强值大于调压阀开启临界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解决常规油阻尼器存在的一些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补偿型粘油阻尼器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工程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油气补偿型粘油阻尼器。
技术介绍
常见的油阻尼器通常由密封阀、油缸、活塞、活塞杆、压力室、调压阀、油等组成,而粘滞阻尼器以射流孔取代了调压阀。油充填了阻尼器的前后两个压力室,活塞杆连带活塞可在油缸内压力室滑动,油在活塞滑动过程中,分别通过活塞上的调压阀和射流孔从一个压力室流到另一个压力室。油阻尼器作为一种速度相关型阻尼器,利用惯性力起作用,本身对结构自身的位移的反映较弱。同时油阻尼器对制造加工的精度较高,往往因此产生一定程度的轻微漏油现象,从而使油阻尼器性能降低或者失效。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能解决常规油阻尼器存在的一些不足的油气补偿型粘油阻尼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解决常规油阻尼器存在的一些不足的油气补偿型粘油阻尼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气补偿型粘油阻尼器,包括气压活塞杆、油缸体、液压活塞,液压活塞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拉伸侧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补偿型粘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压活塞杆(1)、油缸体(2)、液压活塞(4.1),液压活塞(4.1)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拉伸侧气缸体(3.1)、压缩侧气缸体(3.2),气压活塞杆(1)末端固定设有气压活塞一(1.1),且气压活塞杆(1)带动气压活塞一(1.1)可在拉伸侧气缸体(3.1)内移动,压缩侧气缸体(3.2)内设有气压活塞二(4.2);油缸体(2)内设有隔板(8),液压活塞(4.1)位于油缸体(2)内,且压缩侧气缸体(3.2)穿过隔板(8)部分位于储油箱(2.3)内;/n气压活塞一(1.1)与液压活塞(4.1)之间形成气压一室(3.1.1),气压活塞二(4.2)与液压活塞(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补偿型粘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压活塞杆(1)、油缸体(2)、液压活塞(4.1),液压活塞(4.1)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拉伸侧气缸体(3.1)、压缩侧气缸体(3.2),气压活塞杆(1)末端固定设有气压活塞一(1.1),且气压活塞杆(1)带动气压活塞一(1.1)可在拉伸侧气缸体(3.1)内移动,压缩侧气缸体(3.2)内设有气压活塞二(4.2);油缸体(2)内设有隔板(8),液压活塞(4.1)位于油缸体(2)内,且压缩侧气缸体(3.2)穿过隔板(8)部分位于储油箱(2.3)内;
气压活塞一(1.1)与液压活塞(4.1)之间形成气压一室(3.1.1),气压活塞二(4.2)与液压活塞(4.1)之间形成气压二室(3.1.2),液压活塞(4.1)将油缸体(2)与隔板(8)之间的空间分成拉伸侧压力室(2.1)、压缩侧压力室(2.2);
液压活塞(4.1)上分别设有压缩侧调压阀(5.1)、拉伸侧调压阀(5.2);
拉伸侧压力室(2.1)、压缩侧压力室(2.2)、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东刘绪佳刘国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