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气复合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834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液气复合缓冲器,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腔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柱塞杆,所述空心柱塞杆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导向环,所述空心柱塞杆内腔顶部的左侧和底部的左侧均设置有浮动活塞,所述空心柱塞杆的左侧设置有杆端,所述杆端内腔的左侧设置有锥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缸体、空心柱塞杆、导向环、浮动活塞、杆端、锥阀、杆头、充气阀、端盖、缓冲头、单向阀、第二油腔、气腔、第一油腔、注油口、排气口、圆柱面、圆锥面和过油孔的设置,达到了缓冲吸振能力强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缓冲器缓冲吸振能力差的问题,能以小变形承受大载荷,寿命长等特点,非常适用于控制阀口环缝间隙的大小,而锥形阀口对力的反馈更为敏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气复合缓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缓冲器设备
,具体为液气复合缓冲器。
技术介绍
缓冲器是各种移动机械设备的重要部件之一,用于衰减设备运行速度,吸收冲击,起到保护设备,提高人员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作用,缓冲器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弹簧缓冲器,橡胶缓冲器,空气缓冲器,油液缓冲器和液气缓冲器等,由于液气缓冲器具有容量大,吸能和耗能性能优越,其采用压缩气体替代了复位元件,实现了无磨耗工作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目前液气缓冲器主要有两种结构:一是依靠表面制有泄压槽的锥形缓冲芯棒与活塞上缓冲孔之间的间隙节流来实现缓冲,这种结构对缓冲芯棒与缓冲孔的对中性要求较高,缓冲结构件的加工和装配难度较大;二是通过内缸筒壁上密布的节流孔来实现缓冲,这种结构密封性要求高,节流孔的分布规律难以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液气复合缓冲器,具备缓冲吸振能力强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缓冲器缓冲吸振能力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液气复合缓冲器,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腔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柱塞杆,所述空心柱塞杆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导向环,所述空心柱塞杆内腔顶部的左侧和底部的左侧均设置有浮动活塞,所述空心柱塞杆的左侧设置有杆端,所述杆端内腔的左侧设置有锥阀,所述空心柱塞杆的右侧贯穿至缸体的右侧并设置有杆头。优选的,所述杆头的内腔设置有充气阀,所述充气阀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杆头的右侧设置有缓冲头,所述缓冲头的左侧与端盖右侧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一。优选的,所述杆端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杆端的内腔且位于锥阀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油腔。优选的,所述空心柱塞杆的内腔设置有气腔,所述气腔与充气阀连通。优选的,所述锥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右侧设置有蝶形弹簧,所述阀体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内圆锥孔,所述阀体的外表面与杆端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二。优选的,所述缸体的内腔设置有第一油腔,所述第一油腔分别与锥阀、单向阀和第二油腔连通。优选的,所述缸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注油口,所述缸体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注油口和排气口的底部与第一油腔的顶部连通。优选的,所述阀芯的外侧设置有圆柱面,所述圆柱面的外侧设置有均匀槽,所述阀芯的表面设置有圆锥面,所述圆锥面的外侧与圆柱面的连接处设置有焊青铜耐磨层,所述圆锥面的外侧设置有过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缸体、空心柱塞杆、导向环、浮动活塞、杆端、锥阀、杆头、充气阀、端盖、缓冲头、单向阀、第二油腔、气腔、第一油腔、注油口、排气口、圆柱面、圆锥面和过油孔的设置,达到了缓冲吸振能力强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缓冲器缓冲吸振能力差的问题,能以小变形承受大载荷,寿命长等特点,非常适用于控制阀口环缝间隙的大小,而锥形阀口对力的反馈更为敏感。2、本专利技术通过锥阀的设置,取代了活塞式的缓冲结构,通过锥阀,节流来实现缓冲,简化了缓冲器的结构,降低了加工制造的难度,更有利于密封,通过阀体,阀口为锥形环缝,对力的反馈更为敏感,在高速撞击的场合下依然能够保证良好的缓冲特性,通过锥阀的设置,拆装简单便捷,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更换不同锥角空心柱塞杆快速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缸体;2、空心柱塞杆;3、导向环;4、浮动活塞;5、杆端;6、锥阀;61、阀体;62、阀芯;63、蝶形弹簧;64、内圆锥孔;7、杆头;8、充气阀;9、端盖;10、缓冲头;11、单向阀;12、第二油腔;13、气腔;14、第一油腔;15、注油口;16、排气口;17、圆柱面;18、圆锥面;19、过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液气复合缓冲器,包括缸体1,缸体1内腔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柱塞杆2,空心柱塞杆2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导向环3,空心柱塞杆2内腔顶部的左侧和底部的左侧均设置有浮动活塞4,空心柱塞杆2的左侧设置有杆端5,杆端5内腔的左侧设置有锥阀6,空心柱塞杆2的右侧贯穿至缸体1的右侧并设置有杆头7,通过锥阀6的设置,拆装简单便捷,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更换不同锥角空心柱塞杆2快速复位;杆头7的内腔设置有充气阀8,充气阀8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端盖9,杆头7的右侧设置有缓冲头10,缓冲头10的左侧与端盖9右侧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一;杆端5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11,杆端5的内腔且位于锥阀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油腔12;空心柱塞杆2的内腔设置有气腔13,气腔13与充气阀8连通;锥阀6包括阀体61,阀体6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阀芯62,阀芯62的右侧设置有蝶形弹簧63,阀体61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内圆锥孔64,阀体61的外表面与杆端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二,通过锥阀6的设置,取代了活塞式的缓冲结构;缸体1的内腔设置有第一油腔14,第一油腔14分别与锥阀6、单向阀11和第二油腔12连通,通过锥阀6,节流来实现缓冲,简化了缓冲器的结构,降低了加工制造的难度,更有利于密封;缸体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注油口15,缸体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排气口16,注油口15和排气口16的底部与第一油腔14的顶部连通;阀芯62的外侧设置有圆柱面17,圆柱面17的外侧设置有均匀槽,阀芯62的表面设置有圆锥面18,圆锥面18的外侧与圆柱面17的连接处设置有焊青铜耐磨层,圆锥面18的外侧设置有过油孔19,通过缸体1、空心柱塞杆2、导向环3、浮动活塞4、杆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气复合缓冲器,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内腔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柱塞杆(2),所述空心柱塞杆(2)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导向环(3),所述空心柱塞杆(2)内腔顶部的左侧和底部的左侧均设置有浮动活塞(4),所述空心柱塞杆(2)的左侧设置有杆端(5),所述杆端(5)内腔的左侧设置有锥阀(6),所述空心柱塞杆(2)的右侧贯穿至缸体(1)的右侧并设置有杆头(7)。/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气复合缓冲器,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内腔的右侧设置有空心柱塞杆(2),所述空心柱塞杆(2)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导向环(3),所述空心柱塞杆(2)内腔顶部的左侧和底部的左侧均设置有浮动活塞(4),所述空心柱塞杆(2)的左侧设置有杆端(5),所述杆端(5)内腔的左侧设置有锥阀(6),所述空心柱塞杆(2)的右侧贯穿至缸体(1)的右侧并设置有杆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气复合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7)的内腔设置有充气阀(8),所述充气阀(8)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端盖(9),所述杆头(7)的右侧设置有缓冲头(10),所述缓冲头(10)的左侧与端盖(9)右侧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气复合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端(5)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11),所述杆端(5)的内腔且位于锥阀(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油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气复合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塞杆(2)的内腔设置有气腔(13),所述气腔(13)与充气阀(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洪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