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及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9136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及工作方法,第一浮动活塞将第一缸体内部分隔成第一气腔和第一油腔;第一缸体外周固设有主活塞,主活塞将第二缸体内部分隔成主腔室和副腔室,主腔室与第一油腔直接连通,且主活塞还设有阻尼孔;第二浮动活塞活动套置在副腔室内,且其将副腔室分隔成第二气腔和第二油腔,第二油腔与主腔室之间通过阻尼孔相连通。该阻尼器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当正常工作时第二气腔的压力可保持不变,也即第二浮动活塞可保持初始状态不变,仅第一浮动活塞进行活动;当遇到较大冲击时,第一浮动活塞与第二浮动活塞可同时参与工作,以降低系统整体的刚度来缓解冲击,提高驾乘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油气阻尼器是一种使用惰性气体(一般是氮气)作为悬架的弹性介质产生弹性力,以液压油作为传力介质的一种悬架系统。其减震的原理是在活塞上下运动的过程油液流经主活塞上的阻尼孔来产生阻尼力来实现能量的衰减;并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来吸收和释放能量,由于气体在压缩的过程中其产生的气体弹性力具有非线性的特性,所以油气阻尼器的刚度可以随着活塞与液压缸的相对位移变化而变化,具有一定的非线性特性,能够较大程度地协调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操纵性之间的平衡。传统的双气室油气阻尼器都是采取气体储能器外置的结构,在阻尼器上下运动时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这种布置方式将气室放置于外部,需要有额外的管路进行连接,结构集成度较低,不利于结构紧凑型设计;另一方面,将气体储能器外置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油气阻尼器对于各部件之间的密封性能要求比较高,任何一部分受损都容易导致故障及泄露,因此生产和维护油气阻尼器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集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第一缸体,其内浮动设置有第一浮动活塞,该第一浮动活塞将第一缸体内部分隔成第一气腔和第一油腔;/n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活动套置在第二缸体内,第一缸体外周固设有主活塞,该主活塞位于第二缸体内,该主活塞将第二缸体内部分隔成主腔室和副腔室,主腔室与第一油腔直接连通,且主活塞还设有阻尼孔;及/n第二浮动活塞,其活动套置在副腔室内,且其将副腔室分隔成第二气腔和第二油腔,第二油腔与主腔室之间通过阻尼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一缸体,其内浮动设置有第一浮动活塞,该第一浮动活塞将第一缸体内部分隔成第一气腔和第一油腔;
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活动套置在第二缸体内,第一缸体外周固设有主活塞,该主活塞位于第二缸体内,该主活塞将第二缸体内部分隔成主腔室和副腔室,主腔室与第一油腔直接连通,且主活塞还设有阻尼孔;及
第二浮动活塞,其活动套置在副腔室内,且其将副腔室分隔成第二气腔和第二油腔,第二油腔与主腔室之间通过阻尼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可充入相同或不同压力的惰性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腔内壁设有用于对第二浮动活塞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设有中空的安装腔,所述第一缸体末端固接在该安装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底端口处设有用于对第一浮动活塞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台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锐泓杨帆赵峰林德昭洪诗福巩笛林智宏刘中正钱文博王宠赵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