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21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器,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和活塞杆分别设有两个,且相互一一对应,两个活塞间隔置于缸体内中部,并将缸体沿其长度方向分割为三个腔室,且两个活塞分别与缸体内侧壁密封滑动接触,两个活塞杆分别位于缸体两端的两个腔室内,每个活塞的一端分别与靠近其的活塞中部垂直连接,其另一端分别延伸至穿出至缸体外,并与缸体密封连接,位于两端的两个腔室内均填充有有高压气体,位于中间腔室内填充有液压油。通过在缸体内设置两个间隔设置两个活塞,且每个活塞对应一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分别负重,从而使得两个活塞在缸体内实现减震。

A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器
本技术属于减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是一种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的机械装置。现有的减震器往往采用气压或者液压式,其作用效果单一,不能很好解决减震问题,从而无法减轻振动对机械装备、操作人员和地面的影响。而目前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的新型减震器往往结构复杂,安装繁琐,不利于制造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向减震头的减震器,其充分利用液压和气压来进行减震,且减震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震器,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和活塞杆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活塞与两个所述活塞杆分别一一对应,两个所述活塞间隔置于所述缸体内中部,并将所述缸体沿其长度方向分割为三个腔室,且两个所述活塞分别与所述缸体内侧壁密封滑动接触,两个所述活塞杆分别位于所述缸体两端的两个所述腔室内,每个所述活塞的一端分别与靠近其的所述活塞中部垂直连接,其另一端分别延伸至穿出至所述缸体外,并与所述缸体密封连接,位于两端的两个腔室内均填充有有高压气体,位于中间所述腔室内填充有液压油。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缸体内设置两个间隔设置两个活塞,且每个活塞对应一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分别负重,从而使得两个活塞在缸体内实现减震,其减震原理是两个活塞之间的液压以及两个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气压进行共同减震。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两个导向槽体,两个所述导向槽体与两个所述活塞杆一一对应,并均与所述缸体相配合,两个所述导向槽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缸体的两端,且二者槽口相互靠近并间隔分布,所述缸体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所述导向槽体内,并与两个所述导向槽体滑动接触,两个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缸体外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贯穿对应所述导向槽体并与其连接固定,两个所述导向槽体随所述活塞杆同步相对于所述缸体移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导向槽体可通过导向槽体与缸体来避免活塞杆在受到侧向力时对其与缸体之间的密封连接造成损害。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在所述缸体外并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槽体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槽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弹性抵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进一步的通过第一弹性件能提高两个活塞之间的减震性能。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磁性体和两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磁性体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均置于所述缸体内,并位于中间所述腔室内,所述磁性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塞之间具有间隔,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塞一一对应,且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磁性体的两端,每个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磁性体和对应所述活性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抵接,所述缸体为非易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活塞为易磁性材质制成。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磁性体使得磁性体与活塞之间,在磁性体与活塞发生相对移动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当闭合导体与磁极发生相对运动时,两者之间会产生电磁阻力来阻碍相对运动,而活塞可以视为无数个同心的环形闭合回路组成,且磁性体与活塞产生的电磁阻力远远大于采用单线圈时的电磁阻力,及通过磁性体和两个第二弹性件来进一步的对两个活塞施加电磁阻力来增加其减震性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性体与所述缸体内侧壁滑动密封接触,且所述磁性体上设有贯穿其两端的通孔。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磁性体两端的液压油能流过磁性体,从而使得活塞相对于磁性体相对移动的范围增加。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性体的侧壁上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设有贯穿其两端的滑槽,所述缸体内侧壁的中部凸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伸入到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导向柱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滑槽的长度。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磁性体在缸体能仅能沿缸体长度方向移动,避免其在缸体内产生周向运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活塞相互靠近的一侧还分别设有隔热层,且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隔热层相抵。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活塞受到电磁的作用时,其会产生热量设置隔热层可避免液压油升温过快,延长液压油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减震器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缸体的结构简图。图中:1缸体、11导向柱、2活塞、21隔热层、3活塞杆、31导向槽体、32第一弹性件、4磁性体、41通孔、42滑槽、5第二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包括缸体1、活塞2和活塞杆3,所述活塞2和活塞杆3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活塞2与两个所述活塞杆3分别一一对应,两个所述活塞2间隔置于所述缸体1内中部,并将所述缸体1沿其长度方向分割为三个腔室,且两个所述活塞2分别与所述缸体1内侧壁密封滑动接触,两个所述活塞杆3分别位于所述缸体1两端的两个所述腔室内,每个所述活塞2的一端分别与靠近其的所述活塞2中部垂直连接,其另一端分别延伸至穿出至所述缸体1外,并与所述缸体1密封连接,位于两端的两个腔室内均填充有有高压气体,位于中间所述腔室内填充有液压油。通过在缸体内设置两个间隔设置两个活塞,且每个活塞对应一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分别负重,从而使得两个活塞在缸体内实现减震,其减震原理是两个活塞之间的液压以及两个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气压进行共同减震。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两个导向槽体31,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与两个所述活塞杆3一一对应,并均与所述缸体1相配合,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分别设置在所述缸体1的两端,且二者槽口相互靠近并间隔分布,所述缸体1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内,并与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滑动接触,两个所述活塞杆3位于所述缸体1外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贯穿对应所述导向槽体31并与其连接固定,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随所述活塞杆3同步相对于所述缸体1移动。通过导向槽体可通过导向槽体与缸体来避免活塞杆在受到侧向力时对其与缸体之间的密封连接造成损害。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2,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32套设在所述缸体1外并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相互靠近的一端弹性抵接。进一步的通过第一弹性件能提高两个活塞之间的减震性能。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磁性体4和两个第二弹性件5,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磁性体4和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5均置于所述缸体1内,并位于中间所述腔室内,所述磁性体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塞2之间具有间隔,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5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塞2一一对应,且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5分别位于所述磁性体4的两端,每个所述第二弹性件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磁性体4和对应所述活性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抵接,所述缸体1为非易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缸体可为硬质铝合金材质,所述活塞2为易磁性材质制成,活塞可为不锈钢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活塞(2)和活塞杆(3),所述活塞(2)和活塞杆(3)分别设有两个,且相互一一对应,两个所述活塞(2)间隔置于所述缸体(1)内中部,并将所述缸体(1)沿其长度方向分割为三个腔室,两个所述活塞(2)分别与所述缸体(1)内侧壁密封滑动接触,两个所述活塞杆(3)分别位于所述缸体(1)两端的两个所述腔室内,每个所述活塞(2)的一端分别与靠近其的所述活塞(2)中部垂直连接,其另一端分别延伸至穿出至所述缸体(1)外,并与所述缸体(1)密封连接,位于两端的两个腔室内均填充有高压气体,位于中间所述腔室内填充有液压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活塞(2)和活塞杆(3),所述活塞(2)和活塞杆(3)分别设有两个,且相互一一对应,两个所述活塞(2)间隔置于所述缸体(1)内中部,并将所述缸体(1)沿其长度方向分割为三个腔室,两个所述活塞(2)分别与所述缸体(1)内侧壁密封滑动接触,两个所述活塞杆(3)分别位于所述缸体(1)两端的两个所述腔室内,每个所述活塞(2)的一端分别与靠近其的所述活塞(2)中部垂直连接,其另一端分别延伸至穿出至所述缸体(1)外,并与所述缸体(1)密封连接,位于两端的两个腔室内均填充有高压气体,位于中间所述腔室内填充有液压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导向槽体(31),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与两个所述活塞杆(3)一一对应,并均与所述缸体(1)相配合,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分别设置在所述缸体(1)的两端,且二者槽口相互靠近并间隔分布,所述缸体(1)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内,并与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滑动接触,两个所述活塞杆(3)位于所述缸体(1)外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贯穿对应所述导向槽体(31)并与其连接固定,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随所述活塞杆(3)同步相对于所述缸体(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2),所述第一弹性件(32)安装在所述缸体(1)外,并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槽体(31)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3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俊陈佳江志刚黄文豪王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