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增强装置的热交换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788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9
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布置成允许至少一种流体的内部流通,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束和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热交换器束之外的至少一个管道(10),所述管道(10)通过布置在所述热交换器束的端板(8)中的孔插入所述热交换器束中,所述管道(10)至少包括衬在所述孔中的套环(40,4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与所述管道(10)的套环(40,42)和所述热交换器束的端板(8)接触的增强装置(20),在机动车辆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增强装置的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领域,特别是适于装备机动车辆的空调回路或冷却车辆的任何部件。
技术介绍
装备机动车辆的空调回路的热交换器被组织成允许两种不同的流体相邻地流通进入分开的两个空间中,从而实现流体之间的热交换而不混合它们。在汽车领域中使用的一种热交换器是板式热交换器,这种热交换器由彼此焊接的一堆板制成,并且该堆板被组织成限定流体在其中流通的空间。在热交换器以及与这些热交换器链接的热力学回路内部,流体以通常较高、大约为二十巴的可变压力流通。这些高压力及其变化对热交换器部件和热力学回路部件,特别是吸入和排出流体管施加了重要的力。除了这种力之外,还存在由车辆的运动引起的一些振动,所有这些力和振动最终可能对热交换造成损害,从而增加了对热交换器进行维护的必要性。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来解决该问题,例如通过增加热交换器或管的壁厚。但是,这些解决方案并不令人满意,因为壁厚的这种增加限制了流体的流通并增加了热交换器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抵抗热交换器内部压力升高的单元,从而增加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跨度,而没有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其布置成允许至少一种流体的内部流通,该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束和至少部分地在热交换器束之外的至少一个管道,该管道通过布置在热交换器束的端板上的孔穿入热交换器束中,管道至少包括衬在孔中的套环,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包括与管道的套环和热交换器束的端板接触的增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可选地包括单独或组合使用的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管至少部分在热交换器束的外部。这意味着管的一部分在热交换器内部的流通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区域之外延伸,-套环与在端板中制成上的孔相邻。套环靠在界定孔的端板的一部分上。更具体地,来自端板的与套环物理接触的部分包括颈部,该颈部在孔的整个周围延伸。该颈部可以界定孔,-增强装置被构造成将施加在管上的力的至少一部分传递到热交换器。例如,增强装置被组织为增加管和热交换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装置呈环形,并在管的整个周围伸展。在一个示例中,这种增强装置是可以圆形闭合或打开的环。这样的环的周边边缘可以包括缺口,-增强装置包括与热交换器束的端板接触的下表面,-增强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平坦部分和第二平坦部分,第一平坦部分至少与管道的套环接触,第二平坦部分至少与端板接触。第一平坦部分是增强装置的布置在管道附近的部分,第二平坦部分相对于第一平坦部分远离管道,-第一平坦部分在第一平面中延伸,第二平坦部分在第二平面中延伸,该第一平面平行于第二平面。考虑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增强装置的制造公差,第一平面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平面。这些公差可能会达到3°的角度,但仍被认为是平行的,-可替代地,第一平坦部分和第二平坦部分在倾斜平面延伸。换句话说,这些平面是相互交叉的,-第二平坦部分包括由至少一个间隔部分开的至少两个径向延伸部。径向延伸部规则地分布在增强装置周围。这些径向延伸部延伸到增强装置外部,-径向延伸部构造成增加增强装置在热交换器上的接触面积。径向延伸部更特别地适于与热交换器的端板接触,无论其构造如何。通过这种方式,增强装置能够用在至少包括凸部(relief)的端板上,径向延伸部与凸部的形式相配合,-间隔部形成由端板、套环和增强装置界定的腔室与热交换器的外部环境之间的通道。该通道被构造成允许排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期间出现的气体,该制造特别地通过焊接进行,-第一平坦部分插置于套环和围绕端板的孔的颈部之间,-增强装置由被上表面和下表面界定的凸缘形成。上表面是凸缘的面向热交换器外部的表面,该表面在趋于远离热交换器的方向上。下表面是凸缘的面向热交换器的表面,该表面在趋于更接近热交换器的方向上。下表面和上表面彼此相对,-增强装置包括第一下表面和第二下表面。更具体地,上述增强装置的下表面包括第一下表面和第二下表面,-第一下表面与端板的颈部接触,第二下表面与端板的至少部分地、可选地完全围绕颈部的一部分接触。-第一下表面与端板的颈部接触,第一下表面与管道的套环接触,-增强装置的上表面与管道的套环接触;-端板的颈部包括内部面,管道与该颈部的该内部面接触,-增强装置布置在热交换器的外部。更特别地,增强装置完全在束的外部,-热交换器束以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结束,增强装置完全布置在由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界定的空间的外部,-增强装置通过贡献金属(ametalofcontribution)牢固地结合到管道和热交换器上。增强装置焊接到热交换器上。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具有适合于制冷剂流体的第一内部路径和适合于液体冷却剂的第二内部路径。换句话说,所述热交换器可以称为流体冷却冷凝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配备有如上所述的热交换器的车辆。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细节和优点将在阅读以下参考附图给出的说明时更清楚地显示出来,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端板、管道和增强装置的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增强装置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图2所示的平面I-I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变型的截面图;图5是根据图2所示的平面I-I的本专利技术第二变型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图2所示的平面I-I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变型的截面图;图7是根据图2所示的平面I-I的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变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必须注意,附图非常详细地公开了本专利技术以实施本专利技术,上述附图在必要时可以自然地用于更好地定义本专利技术。在描述中,纵向、竖直或横向,下部,上部,内部或外部是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取向。纵向方向对应于热交换器的主轴线,该热交换器的最大尺寸沿该主轴线延伸。竖直方向对应于形成热交换器束的管子的堆的方向,横向方向是另两个方向的垂直方向。内部或外部方向参考热交换器,内部方向是指趋于靠近热交换器束的方向,外部方向是指趋向于远离热交换器束的方向。在图中所示的三面体L,V,T中也可以看到纵向、横向和竖直方向。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支撑分离相部件6的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1是装备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的制冷剂回路的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热交换器1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一流体被第二流体冷却。在这种构造中,热交换器1用作亚临界或超临界制冷剂流体的冷凝器。第二流体有利地是冷却剂液体,例如混合水-乙二醇。热交换器1包括板束2,其中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束2由一堆板4整体形成,这些板沿这些板4的堆3的方向彼此堆叠。束2尤其包括第一端板8和第二端板9,第一端板8和第二端板9沿堆3的方向界定束2。在第一端板8和第二端板9之间布置有多个板4,所述多个板限制了两个不同的回路:被构造为由第一流体使用的第一回路和被构造为由第二流体使用的第二回路。热交换器1还包括将这些回路一方面与第一流体的外部回路流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1),其布置成允许至少一种流体的内部流通,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束(2)和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热交换器束(2)之外的至少一个管道(10),所述管道(10)通过布置在所述热交换器束(2)的端板(8)中的孔(58)插入所述热交换器束(2)中,所述管道(10)至少包括衬在所述孔(58)中的套环(40,4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包括与所述管道(10)的套环(40,42)和所述热交换器束(2)的端板(8)接触的增强装置(2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17 EP 17461589.81.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1),其布置成允许至少一种流体的内部流通,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束(2)和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热交换器束(2)之外的至少一个管道(10),所述管道(10)通过布置在所述热交换器束(2)的端板(8)中的孔(58)插入所述热交换器束(2)中,所述管道(10)至少包括衬在所述孔(58)中的套环(40,4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包括与所述管道(10)的套环(40,42)和所述热交换器束(2)的端板(8)接触的增强装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增强装置(20)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在所述管道(10)的整个周围延伸。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增强装置(20)包括与所述热交换器束(2)的端板(8)接触的下表面(74)。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增强装置(20)至少包括第一平坦部分(60)和第二平坦部分(62),所述第一平坦部分(60)至少与所述管道(10)的套环(40,42)接触,所述第二平坦部分(62)至少与所述端板(8)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第一平坦部分(60)在第一平面(76)中延伸,所述第二平坦部分(62)在第二平面(78)中延伸,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第一平坦部分(60)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62)在倾斜平面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萨斯M卡茨马齐克T瓦托K波基温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自动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波兰;P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