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玻璃表面微裂纹覆膜式荧光渗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6795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玻璃表面微裂纹覆膜式荧光渗透检测方法,属于光学玻璃检测技术领域,通过利用覆膜加热的方法,检测渗透溶液存在于薄膜与带检测的光学玻璃样本之间,形成一层渗透层,加热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渗透检测溶液于光学玻璃样板上的快速扩散,当所检测的光学玻璃样本上存在微裂纹,微裂纹内存在气体,覆膜后,在受热情况下,相对于未覆膜,其受热空间一定,更利于微裂纹的扩张,从而更利于渗透检测溶液渗透于微裂纹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直接涂覆法,该检测方法的检测速度较快,能够缩短检测时间,不会因微裂纹细小而导致的渗透性差而影响观看效果,该方法更有效提高了微裂纹的直观显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玻璃表面微裂纹覆膜式荧光渗透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玻璃检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学玻璃表面微裂纹覆膜式荧光渗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光学玻璃是指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能改变紫外、可见或红外光的相对光谱分布的玻璃,色光学玻璃、激光玻璃、石英光学玻璃、抗辐射玻璃、紫外红外光学玻璃、纤维光学玻璃、声光玻璃、磁光玻璃和光变色玻璃。光学玻璃按照不同用途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中的透镜、棱镜、反射镜及窗口等。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技技术对光学元件提出了更高的加工及使用要求,这也同时增大了工艺过程的难度。粗磨、精磨和抛光是光学元件加工的三大基本工序。在光学表面形成的过程中,各道工序各有其作用。粗磨的目的是去除毛坯的大部分余量,并保证一定的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这一工序通过固着金刚石磨具的铣削加工完成;精磨是为抛光做准备,要求达到较精确的几何形状并具有较小的裂纹层深度,这一工序通过散粒磨料研磨完成;抛光是要达到所要求的光学表面。铣削加工是采用固着磨料的金刚石磨具研磨玻璃。目前采用的冷加工工艺,即上述内容所提到的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玻璃表面微裂纹覆膜式荧光渗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nS1、检测样本的表面处理及渗透检测溶液的制备:挑选多个待检测的光学玻璃样本,将该光学玻璃样本进行表面清洗并晾干放置于操作台(1)上备用,并制备渗透检测溶液备用;/nS2、辅助渗透薄膜的制备:将S2中所获得的渗透检测溶液均匀涂覆于薄膜上,获得辅助渗透薄膜;/nS3、光学玻璃的覆膜渗透处理:将S2中所获得的辅助渗透薄膜平铺附着于S1中的光学玻璃样本上,辅助渗透薄膜与光学玻璃样本之间形成一层渗透层;/nS4、覆膜压制热膨胀处理:通过压制装置(2)对S3中的辅助渗透薄膜进行压制,使得辅助渗透薄膜竟可能与光学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玻璃表面微裂纹覆膜式荧光渗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检测样本的表面处理及渗透检测溶液的制备:挑选多个待检测的光学玻璃样本,将该光学玻璃样本进行表面清洗并晾干放置于操作台(1)上备用,并制备渗透检测溶液备用;
S2、辅助渗透薄膜的制备:将S2中所获得的渗透检测溶液均匀涂覆于薄膜上,获得辅助渗透薄膜;
S3、光学玻璃的覆膜渗透处理:将S2中所获得的辅助渗透薄膜平铺附着于S1中的光学玻璃样本上,辅助渗透薄膜与光学玻璃样本之间形成一层渗透层;
S4、覆膜压制热膨胀处理:通过压制装置(2)对S3中的辅助渗透薄膜进行压制,使得辅助渗透薄膜竟可能与光学玻璃样本的表面紧密贴附,并对辅助渗透薄膜上端面进行加热处理,加剧渗透检测溶液的渗透运动;
S5、光学玻璃样本的荧光检测:待光学玻璃样本冷却降温后,渗透检测溶液紧密附着于裂纹内,此时撕去光学玻璃样本上的辅助渗透薄膜,并清除光学玻璃样本表面上的渗透检测溶液,在暗处用紫外线灯照射其表面,有微裂纹处会发出明亮的荧光,以此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玻璃表面微裂纹覆膜式荧光渗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渗透检测溶液的制备方法为:挑选一定质量比的荧光剂、扩散剂、膨胀土进行混合搅拌,所述荧光剂、扩散剂、膨胀土的质量比为2:1:0.5,获得渗透检测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玻璃表面微裂纹覆膜式荧光渗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热膨胀处理时间为5-7min,所述加热温度为65-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国光光学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