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72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床,一种磨床,包括带有磨头的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位于所述磨头前方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以所述工作台中线对称设置的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之间的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护板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磨床使用安全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磨床。
技术介绍
目前,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力磨削等。磨床加工工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量的废屑,但一般的磨床由于缺少防护装置,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被飞溅的碎屑影响,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床,具有提升磨床使用安全性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磨床,包括带有磨头的机壳以及设置于机壳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位于所述磨头前方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以所述工作台中线对称设置的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之间的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护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磨头打磨工件产生的碎屑可被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防护门挡住,从而提升磨床使用安全性;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以及防护门均采用透明塑料,从而不影响工作人员使用磨床的实现;将防护门铰接于第一防护板从而方便防护门的开合,且防护门与第二防护板抵接从而提升两者的密封性,减少粉尘通过防护门与第二防护板的缝隙,降低粉尘对工作人员的伤害,从而进一步提升磨床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门远离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防护门内侧形成有第一榫槽,所述第二防护板靠近所述防护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榫槽相配合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防护板外端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配合的第二榫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榫槽与第二凸块的配合,以及第二榫槽与第一凸块的配合,使得进一步减少防护门和第二防护板之间的缝隙,进而降低粉尘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另外第二榫槽以及第二凸块设置于第二防护板,且第二防护板为固定不动,因此可防止防护门过度闭合,同时稳定防护门的闭合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门位于所述第一榫槽和所述第一凸块处设置有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的设置一方面可增加防护门与第二防护板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粉尘通过防护门和第二防护板之间的缝隙,同时也能减少粉尘在缝隙中堆积,防止防护门开门不畅;另外,密封条具有一定的阻尼,从而提升防护门和第二防护板直接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门外端面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可为工作人员提供施力位点,方便工作人员从防护门外侧打开防护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外侧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与所述工作台外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片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外侧,以此加强第一防护板以及第二防护板与工作台的连接稳定性,防止磨头工作产生的震动而造成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在工作台上的位置偏移,影响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的防护效果;且螺栓固定可拆卸,方便对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进行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护板和所述第二防护板底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工作台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柱插接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可插接在定位孔内,以此作为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与工作台的预固定,方便定位片通过螺栓与工作台外侧连接;同时,多个定位柱和定位孔的配合使得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与工作台的多点固定,进一步提升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与工作台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两端均设置有挡板,两块所述挡板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抵接,所述挡板外侧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与所述工作台外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底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工作台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柱插接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设置可增加对碎屑和粉尘的防护面积,从而将粉尘和碎屑进一步限制在工作台内,方便对粉尘和碎屑进行清理。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由磨头打磨工件产生的碎屑可被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防护门挡住,从而提升磨床使用安全性;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以及防护门均采用透明塑料,从而不影响工作人员使用磨床的实现;将防护门铰接于第一防护板从而方便防护门的开合,且防护门与第二防护板抵接从而提升两者的密封性,减少粉尘通过防护门与第二防护板的缝隙,降低粉尘对工作人员的伤害,从而进一步提升磨床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中:1、磨头;2、机壳;3、工作台;4、防护组件;5、第一防护板;6、第二防护板;7、防护门;8、定位片;9、定位柱;10、定位孔;11、把手;12、第一凸块;13、第一榫槽;14、第二凸块;15、第二榫槽;16、密封条;17、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磨床,参见图1,包括带有磨头1的机壳2、设置于机壳2的工作台3以及设置于工作平台上端面的防护组件4,且防护组件4位于磨头1的前方,以此可将由磨头1加工金属而产生的碎屑和粉尘阻挡,并限制于工作台3。参见图2,防护组件4包括以工作台3中线对称设置的第一防护板5、第二防护板6以及设置于第一防护板5与第二防护板6之间的防护门7,防护门7一端与第一防护板5铰接、另一端与第二防护板6抵接;且第一防护板5、第二防护板6以及防护门7均为透明塑料板,从而避免安装后影响施工人员的操作视线。第一防护板5和第二防护板6分别位于工作台3的两端,且第一防护板5和第二防护板6的外侧边分别与工作台3的两侧边贴合,从而提供较大的防护面积,同时又不影响工作人员的操作。第一防护板5和第二防护板6外侧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定位片8,定位片8与工作台3外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防护板5和第二防护板6底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定位柱9,工作台3上端面开设有供定位柱9插接的定位孔10,以此作为第一防护板5、第二防护板6与工作台3的预固定,方便定位片8通过螺栓与工作台3外侧连接。防护门7外端面设置有把手11,方便工作人员从防护门7外侧打开防护门7;防护门7远离第一防护板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块12,第一凸块12与防护门7内侧形成有第一榫槽13,第二防护板6靠近防护门7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榫槽13相配合的第二凸块14,第二凸块14与第二防护板6外端面形成有与第一凸块12相配合的第二榫槽15,第一榫槽13与第二凸块14的配合,以及第二榫槽15与第一凸块12的配合,使得进一步减少防护门7和第二防护板6之间的缝隙,同时稳定防护门7的闭合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床,包括带有磨头(1)的机壳(2)以及设置于机壳(2)的工作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上端面位于所述磨头(1)前方设置有防护组件(4),所述防护组件(4)包括以所述工作台(3)中线对称设置的第一防护板(5)、第二防护板(6)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板(5)与第二防护板(6)之间的防护门(7),所述防护门(7)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板(5)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护板(6)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床,包括带有磨头(1)的机壳(2)以及设置于机壳(2)的工作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上端面位于所述磨头(1)前方设置有防护组件(4),所述防护组件(4)包括以所述工作台(3)中线对称设置的第一防护板(5)、第二防护板(6)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板(5)与第二防护板(6)之间的防护门(7),所述防护门(7)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板(5)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护板(6)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7)远离所述第一防护板(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块(12),所述第一凸块(12)与所述防护门(7)内侧形成有第一榫槽(13),所述第二防护板(6)靠近所述防护门(7)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榫槽(13)相配合的第二凸块(14),所述第二凸块(14)与所述第二防护板(6)外端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块(12)相配合的第二榫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7)位于所述第一榫槽(13)和所述第一凸块(12)处设置有密封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军罗建新俞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工凌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