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电容专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62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电容专用夹具,包括第一底座,在第一底座的上部对称设有夹紧座,所述夹紧座与第一底座为可调节连接,对称所述夹紧座与第一底座形成可放置电容的容置空间,在一夹紧座上设有竖向杆,所述竖向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包括与竖向杆连接的横向底板、各连接在横向底板左右端部的两个竖向板,所述横向底板、竖向板与竖向杆形成铜片电极卡置槽。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手扶着电容芯子和铜片电极,电极电位准确,焊接容易,提高了焊接效率和降低了焊接造成的人员受伤率,同时,用于放置电容的容置空间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电容大小来调节,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满足对不同电容的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造电容专用夹具
本技术涉及电容夹具
,特别涉及一种制造电容专用夹具。
技术介绍
在一些电容喷涂导电层之后,需要在两极焊接导电电极,传统的做法是用手拿着电容,再将导电电极定位在电容的导电端,然后再焊接完成。这样的操作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导电电极体积小,定位难,不方便人工焊接;2.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使人受伤。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制造电容专用夹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电容专用夹具,不用手扶着电容芯子和铜片电极,电极电位准确,焊接容易,提高了焊接效率和降低了焊接造成的人员受伤率,同时,用于放置电容的容置空间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电容大小来调节,使得本技术能满足对不同电容的加工需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造电容专用夹具,包括第一底座,在第一底座的上部对称设有夹紧座,所述夹紧座与第一底座为可调节连接,对称所述夹紧座与第一底座形成可放置电容的容置空间,在一夹紧座上设有竖向杆,所述竖向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包括与竖向杆连接的横向底板、各连接在横向底板左右端部的两个竖向板,所述横向底板、竖向板与竖向杆形成铜片电极卡置槽。作为优选,在对称所述竖向板之间还设有用于限位铜片电极的限位部。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包括至少一个限位轴,在对称所述竖向板上设有与限位轴匹配的第一固定孔。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轴有两个,并且平行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底座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条形孔,所述夹紧座上设有与条形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作为优选,所述夹紧座呈“L”形结构,所述夹紧座的侧部设有调节槽,竖向杆上设有与调节槽对应的第三固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工作时,将电容芯子放在容置空间上,通过夹紧座夹紧电容芯子,然后将铜片电极放置在铜片电极卡置槽上,通过这样的设置,不用手扶着电容芯子和铜片电极,电极定位准确,焊接容易,提高了焊接效率和降低了焊接造成的人员受伤率;(2)本技术的夹紧座与第一底座为可调节连接,可根据电容芯子的大小,调节对称夹紧座与第一底座的连接位置,使得容置空间的大小与电容芯子大小匹配,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能满足对不同电容的加工需求;(3)竖向杆的竖直方向高度可调节,进一步加强铜片电极的定位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标号说明:第一底座1;条形孔11;夹紧座2;第二固定孔21;调节槽22;容置空间3;竖向杆4;第三固定孔41;第二底座5;横向底板51;竖向板52;铜片电极卡置槽53;限位部54;限位轴541;第一固定孔54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制造电容专用夹具,包括第一底座1,在第一底座1的上部对称设有夹紧座2,所述夹紧座2与第一底座1为可调节连接,对称所述夹紧座2与第一底座1形成可放置电容的容置空间3,在一夹紧座2上设有竖向杆4,所述竖向杆4的上端设有第二底座5,所述第二底座5包括与竖向杆4连接的横向底板51、各连接在横向底板51左右端部的两个竖向板52,所述横向底板51、竖向板52与竖向杆4形成铜片电极卡置槽53。在使用时,将电容芯子放置在容置空间3上,将铜片电极放置在铜片电极卡置槽53上,通过这样的设置,不用手扶着电容芯子和铜片电极,电极定位准确,焊接容易,提高了焊接效率和降低了焊接造成的人员受伤率。在本技术中,在对称所述竖向板52之间还设有用于限位铜片电极的限位部54。通过设置所述限位部54,更好地夹持铜片电极。在本技术中,所述限位部54包括至少一个限位轴541,在对称所述竖向板52上设有与限位轴541匹配的第一固定孔542。在本技术中,所述限位轴541有两个,并且平行设置。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底座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条形孔11,所述夹紧座2上设有与条形孔11对应的第二固定孔21。所述条形孔11与第二固定孔21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条形孔11与第二固定孔21的配合,可根据电容芯子的大小,调节对称夹紧座2与第一底座1的连接位置,使得容置空间3的大小与电容芯子大小匹配,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能满足对不同电容的加工需求。在本技术中,所述夹紧座2呈“L”形结构,所述夹紧座2的侧部设有调节槽22,竖向杆4上设有与调节槽22对应的第三固定孔41,使得所述竖向杆4的竖直方向高度可调节,进一步加强铜片电极的定位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电容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1),在第一底座(1)的上部对称设有夹紧座(2),所述夹紧座(2)与第一底座(1)为可调节连接,对称所述夹紧座(2)与第一底座(1)形成可放置电容的容置空间(3),在一夹紧座(2)上设有竖向杆(4),所述竖向杆(4)的上端设有第二底座(5),所述第二底座(5)包括与竖向杆(4)连接的横向底板(51)、各连接在横向底板(51)左右端部的两个竖向板(52),所述横向底板(51)、竖向板(52)与竖向杆(4)形成铜片电极卡置槽(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电容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1),在第一底座(1)的上部对称设有夹紧座(2),所述夹紧座(2)与第一底座(1)为可调节连接,对称所述夹紧座(2)与第一底座(1)形成可放置电容的容置空间(3),在一夹紧座(2)上设有竖向杆(4),所述竖向杆(4)的上端设有第二底座(5),所述第二底座(5)包括与竖向杆(4)连接的横向底板(51)、各连接在横向底板(51)左右端部的两个竖向板(52),所述横向底板(51)、竖向板(52)与竖向杆(4)形成铜片电极卡置槽(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电容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在对称所述竖向板(52)之间还设有用于限位铜片电极的限位部(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慧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万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