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上中专利>正文

一种锅炉出风口防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58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出风口防磨结构,包括:锅炉本体和网格防护机构,锅炉本体的顶部侧壁设有出风口;出风内壁靠近出风口一侧的区域覆盖有耐磨层;网格防护机构围设于耐磨层的外侧;网格防护机构包括横向合金板和纵向合金板;横向合金板的第一侧壁间隔内凹形成一个以上配合壁;第一侧壁未内凹形成配合壁的部位形成焊接侧壁,焊接侧壁内凹形成一个以上焊接通孔;横向合金板与膜式壁焊接连接形成横向防磨带;纵向合金板与膜式壁焊接连接形成纵向防磨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出风口处的流体降速,减缓流体与锅炉内壁的摩擦、冲击,从而保护锅炉内壁,延长其使用寿命并降低锅炉的使用成本;有效改善了流体于此处的涡轮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出风口防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出风口防护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锅炉出风口防磨结构。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工业化程度最高且相对清洁高效的燃煤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是难燃固体燃料(如煤矸石、油页岩、城市垃圾、淤泥和其他废弃物)能源利用的先进技术。燃烧产生的能源不仅可以用于发电、供热,吊屏内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汽还可以直接运用于工业生产中(比如服装行业的熨烫)。但在流化床锅炉的使用过程中,都面临着炉膛磨损的问题,针对燃烧室内流化燃烧造成受热面磨损严重的问题,如锅炉出风口由于流体速度发生改变,容易在此处形成涡流,极易对该处炉壁造成严重磨损、薄化、甚至爆管等不良现象,目前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取用浇注料浇筑形成出风口,使得锅炉出口口处无法形成换热面或减少了换热面,上述方法较为被动,虽有一定的防磨效果,但因浇注料的绝热性能减少了锅炉炉膛有效吸热面积,降低了炉膛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炉出风口防磨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锅炉出风口防磨结构包括:锅炉本体和网格防护机构,所述锅炉本体的顶部侧壁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排风管道连通;围设于所述出风口的锅炉内壁形成出风内壁,所述出风内壁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的区域覆盖有耐磨层;所述出风内壁设有所述网格防护机构,且所述网格防护机构围设于所述耐磨层的外侧;所述出风内壁由膜式壁管和膜式壁周向依次密封连接构成,所述膜式壁管的部分管壁沿径向方向朝内凸起于所述膜式壁;所述网格防护机构包括横向合金板和纵向合金板;所述横向合金板的第一侧壁间隔内凹形成一个以上配合壁,所述配合壁与所述膜式壁管相适配;所述第一侧壁未内凹形成所述配合壁的部位形成用于与所述膜式壁焊接的焊接侧壁,所述焊接侧壁内凹形成一个以上焊接通孔壁,所述焊接通孔壁围设形成焊接通孔;所述横向合金板通过焊接侧壁与所述膜式壁焊接连接,使得一个以上所述横向合金板首尾依次拼接形成横向防磨带,所述配合壁围设于所述膜式壁管的外侧;所述纵向合金板的侧壁沿高度方向与所述膜式壁焊接连接,使得一个以上所述纵向合金板首尾依次拼接形成纵向防磨带,所述纵向防磨带设于沿高度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横向防磨带之间。可选地,所述膜式壁设有钩爪,所述钩爪的一端与所述膜式壁焊接,所述钩爪的另一端延展至所述膜式壁管,使得所述钩爪围设于所述膜式壁管的外侧。可选地,一个以上所述横向防磨带承托于所述钩爪的上方。可选地,一个以上所述纵向防磨带与所述钩爪焊接连接。可选地,所述网格防护机构靠近所述耐磨层一侧设置所述横向防磨带;所述网格防护机构远离所述耐磨层一侧设置所述横向防磨带和所述纵向防磨带。可选地,所述耐磨层与所述网格防护机构最靠近所述耐磨层一侧的横向合金板面接触连接。可选地,所述网格防护机构最远离所述耐磨层一侧的横向合金板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沿高度方向高于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可选地,所述横向合金板的第二侧壁间隔内凹形成一个以上流通槽;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可选地,所述横向合金板的第三侧壁和所述横向合金板的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横向合金板靠近所述第三侧壁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横向合金板靠近所述第四侧壁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适配以实现两个所述横向合金板的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凹凸配合结构。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仅靠近排风管道处的锅炉内壁覆盖有耐磨层,以实现出风口与排风管道的光滑过渡,降低流体进入排风管道的流阻,使得锅炉排风更为顺畅;而远离出风口处的锅炉内壁均由膜式壁管和膜式壁构成,并通过在膜式壁管和膜式壁上设置网格防护机构,使得于锅炉下方的流体在经过出风口流向排气管道的过程中,流体因网格防护机构依次被逐级降速,减缓流体与锅炉内壁的摩擦和/或冲击,从而保护锅炉内壁,延长其使用寿命,延长其维护周期并降低锅炉的使用成本;更优的,流体的速度降低且出风口与排风管道光滑过渡,从而有效改善了流体于此处的涡轮现象,进一步降低该处的磨损;更优的,本专利技术出风口处的锅炉内壁除耐磨层处均由换热面(膜式壁管和膜式壁)构成,且换热面未覆盖任何阻碍其传热性能的覆盖层(网格防护机构不影响换热面的换热性能),大大提高了锅炉换热面的有效传热面积,保证了锅炉的输出,在同功率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体积;更优的,网格防护机构通过焊接通孔实现其与膜式壁的焊接连接,焊缝深,焊接牢靠且稳固,延长网格防护的有效使用时效,降低其损耗率,从而进一步降低锅炉的使用成本;更优的,焊接通孔与焊条的配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横向合金板与膜式壁的干涉问题(本配合壁的顶角处抵住膜式壁的焊缝)。(2)本专利技术中,钩爪的设置大大提高了膜式壁和膜式壁管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固性,同时,由于钩爪将朝内凸起于膜式壁管,因此钩爪具有类似网格防护机构一样作用(降低流体流速,减缓流体与锅炉内壁的摩擦和/或冲击)。(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配合连接,使得相邻设置的两个本横向合金板可实现连接,提高由本横向合金板构成的横向防磨带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即使部分本防磨合金板脱离膜式壁亦能保证整个横向防磨带的完整性(此时脱离膜式壁的本横向合金板与其他本横向合金板连接而构成横向防磨带的一部分,使得整个横向防磨带结构完整),进而保证横向防磨带对锅炉内壁(膜式壁或膜式壁管)的保护时效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个别横向合金板脱离膜式壁导致横向防磨带出现局部损伤而使得该损伤部分无法保护锅炉内壁,进而导致锅炉内壁于该处出现局部磨损、洞穿等不良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合金板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防磨合金板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仰视图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位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位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横向合金板、11-第一侧壁、111-配合壁、112-第一配合壁、113-第二配合壁、114-第三配合壁、115-弧形壁、116-过渡壁、117-焊接侧壁、118-焊接通孔、119-直线过渡、12-第二侧壁、121-流通槽、13-第三侧壁、14-第四侧壁、151-支撑部、152-卡扣部、153-卡槽、154-滑扣部、155-滑槽、161-卡柱部、162-抵接部、2-纵向合金板、31-膜式壁管、32-膜式壁、33-钩爪、4-耐磨层、5-出风口、6-排风管道、7-锅炉本体、71-出风内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出风口防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炉本体和网格防护机构,所述锅炉本体的顶部侧壁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排风管道连通;/n围设于所述出风口的锅炉内壁形成出风内壁,所述出风内壁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的区域覆盖有耐磨层;所述出风内壁设有所述网格防护机构,且所述网格防护机构围设于所述耐磨层的外侧;/n所述出风内壁由膜式壁管和膜式壁周向依次密封连接构成,所述膜式壁管的部分管壁沿径向方向朝内凸起于所述膜式壁;/n所述网格防护机构包括横向合金板和纵向合金板;所述横向合金板的第一侧壁间隔内凹形成一个以上配合壁,所述配合壁与所述膜式壁管相适配;所述第一侧壁未内凹形成所述配合壁的部位形成用于与所述膜式壁焊接的焊接侧壁,所述焊接侧壁内凹形成一个以上焊接通孔壁,所述焊接通孔壁围设形成焊接通孔;所述横向合金板通过焊接侧壁与所述膜式壁焊接连接,使得一个以上所述横向合金板首尾依次拼接形成横向防磨带,所述配合壁围设于所述膜式壁管的外侧;所述纵向合金板的侧壁沿高度方向与所述膜式壁焊接连接,使得一个以上所述纵向合金板首尾依次拼接形成纵向防磨带,所述纵向防磨带设于沿高度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横向防磨带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出风口防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炉本体和网格防护机构,所述锅炉本体的顶部侧壁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排风管道连通;
围设于所述出风口的锅炉内壁形成出风内壁,所述出风内壁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的区域覆盖有耐磨层;所述出风内壁设有所述网格防护机构,且所述网格防护机构围设于所述耐磨层的外侧;
所述出风内壁由膜式壁管和膜式壁周向依次密封连接构成,所述膜式壁管的部分管壁沿径向方向朝内凸起于所述膜式壁;
所述网格防护机构包括横向合金板和纵向合金板;所述横向合金板的第一侧壁间隔内凹形成一个以上配合壁,所述配合壁与所述膜式壁管相适配;所述第一侧壁未内凹形成所述配合壁的部位形成用于与所述膜式壁焊接的焊接侧壁,所述焊接侧壁内凹形成一个以上焊接通孔壁,所述焊接通孔壁围设形成焊接通孔;所述横向合金板通过焊接侧壁与所述膜式壁焊接连接,使得一个以上所述横向合金板首尾依次拼接形成横向防磨带,所述配合壁围设于所述膜式壁管的外侧;所述纵向合金板的侧壁沿高度方向与所述膜式壁焊接连接,使得一个以上所述纵向合金板首尾依次拼接形成纵向防磨带,所述纵向防磨带设于沿高度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横向防磨带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出风口防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式壁设有钩爪,所述钩爪的一端与所述膜式壁焊接,所述钩爪的另一端延展至所述膜式壁管,使得所述钩爪围设于所述膜式壁管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出风口防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个以上所述横向防磨带承托于所述钩爪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上中
申请(专利权)人:刘上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