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6017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及改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成分:由好氧活性污泥中得到的第一复合菌剂1~4,由盐碱地中制得的第二复合菌剂1~4,蛭石5~10,木屑粉15~20,秸秆粉15~20,海藻粉40~60,活性污泥粉40~60,还包括该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经验证,含有第一复合菌剂份数多的微生物菌肥可显著地降低土壤中总盐及氯盐含量,含有第二复合菌剂份数多的微生物菌肥降低盐碱地pH值的效果显著,而总体来说两种微生物菌肥都有优秀的盐碱地改良能力,在实际的使用时可以根据盐碱地的实际状况选择性地配置微生物菌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及改良
,尤其涉及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盐碱地的面积广阔,约占耕地面积的10%以上,东部滨海盐碱地主要是由海水作用所致,华北平原盐碱地主要是水资源调控不当、过量灌溉所致,东北、西部地区以及西北内陆干旱地区,主要是自然因素几人类滥垦过牧造成,如果能有效地改良并利用盐碱地种植经济作物,则对提高我国经济作物总产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沙枣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区和内蒙古西部,少量的也分布到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大致在北纬34度以北地区。天然沙枣林集中在新疆塔里木河、玛纳斯河,甘肃疏勒河,内蒙古的额济纳河两岸。内蒙古境内黄河的一些大三角洲(如李化中滩、大中滩)也有分布,内陆河岸的沙枣林,多呈疏林状态,面积较大,仅额济纳河西河林区就有沙枣林69000多亩。人工沙枣林则广布于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和内蒙古等省(区),尤其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中卫、内蒙古的巴彦淖尔盟和阿拉善盟、陕西的榆林等地,都有用沙枣营造的大面积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山西、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区,也在沙荒地和盐碱地引种栽培。沙枣侧根发达根幅大,在疏松的土壤中能生出很多根瘤,这些根瘤会产生大量的固氮根瘤菌,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因此通过人工繁育技术种植沙枣可以满足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局面。沙枣本身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但是它对氯盐的适应性较差,因此在现有盐碱地沙枣的引种栽培种,常存在沙枣的出苗率低及产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成分:第一复合菌剂菌剂1~4,第二复合菌剂菌剂1~4,蛭石5~10,木屑粉15~20,秸秆粉15~20,海藻粉40~60,活性污泥粉40~60;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成分:第一复合菌剂1,第二复合菌剂4,蛭石5,木屑粉15,秸秆粉20,海藻粉45,活性污泥粉55。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成分:第一复合菌剂4,第二复合菌剂1,蛭石9,木屑粉20,秸秆粉15,海藻粉55,活性污泥粉40。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性污泥粉是从造纸厂漂白工段的废水处理池中好氧活性污泥制得。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好氧活性污泥经干燥粉碎后过筛得到活性污泥粉;步骤2,按比例的木屑和秸秆粉碎后得到木屑粉与秸秆粉,在厌氧避光环境下发酵21~26天后干燥;步骤3,取活性污泥粉同原料的好氧活性污泥经驯化得到优势菌株后分别进行扩大培养,将获得的单菌菌剂混合制成第一复合菌剂。步骤4,取盐碱地土壤制成悬浮液经驯化得到优势菌株后分别进行扩大培养,将获得的单菌菌剂混合制成第二复合菌剂。步骤5,将步骤1得到活性污泥粉、步骤2得到的木屑粉与秸秆粉的发酵混合物、步骤3得到的第一复合菌剂、步骤4得到的第二复合菌剂以及蛭石、海藻粉按照比例进行混合。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性污泥粉的粒径≤1.5mm。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复合菌剂中活菌数量≥5.7×107CFU/g,所述第二复合菌剂中活菌数量≥2.4×107CFU/g。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微生物菌剂主要包括两种不同来源的复合菌剂,且含有较高的活菌数,造纸厂漂白工段的废水处理池中氯盐含量较高,因此这种池中的好氧活性污泥中常含有可降解氯盐的菌种,将该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培养得到的优势菌株得到的复合菌剂可降解盐碱地中的氯盐,大大提高沙枣植株的出苗率;而直接从盐碱地中驯化培养的菌株得到的复合菌剂能有效增加土壤内的微生物菌群,迅速分解有机质供植物吸收利用,产生的有机酸可以有效地中和土壤中的碱,从而有效地降低土壤的碱度;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菌剂可有效地增强土壤的渗水性、保水性及透气性,促进根系的快速生长,且根据农作物产量统计,能有效地提高产量,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菌剂的配方设计简单合理,易于生产和制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从潍坊市某造纸厂漂白工段的废水处理池中好氧活性污泥经干燥粉碎后过筛得到活性污泥粉,过筛的孔径≤1.5mm;按比例的木屑和秸秆粉碎后得到木屑粉与秸秆粉,在厌氧避光环境下发酵21~26天后干燥;取活性污泥粉同原料的好氧活性污泥,每天加入稀释的同厂同段的废水及葡萄糖进行曝气培养,同时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在培养初期,出现多种小型鞭毛虫及变形虫,种类虽多但是数量少。培养中期,微生物以草履虫、盾纤虫及漫游虫等游泳型纤毛虫为主,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培养后期,菌胶团增大,微生物主要以累枝虫及钟虫等固着型纤毛虫和后生动物轮虫、线虫为主,种类减少,数量增多且微生物非常活跃,表明活性污泥培养驯化成熟。将驯化成熟的活性污泥放置在锥形瓶中沉降,去上层清液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将不同稀释浓度的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倒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挑选出不同形态的单菌,再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倒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然后选取3种长势好的不同单菌进行斜面划线培养72小时,3种菌种分别标记为M1,M2及M3。将筛选出的3种菌株在扩大培养基中分别进行扩大培养,对培养得到的高浓度菌株培养液进行低温高速冷冻离心,离心温度为4℃,获得浓缩菌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单一菌株的菌剂,将单一菌剂按照质量分数M1=M2=M3混合制得所述第一复合菌剂。选取盐碱地的土壤放入锥形瓶中以同样的方法进行驯化培养,得到3种优势菌株,分别标记为P1,P2和P3,将单一菌剂后按照质量分数P1=P2=P3混合制得所述第二复合菌剂。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活性污泥粉、木屑粉与秸秆粉的发酵混合物、第一复合菌剂、第二复合菌剂以及蛭石、海藻粉按照重量份比进行混合:第一复合菌剂菌剂1~4,第二复合菌剂菌剂1~4,蛭石5~10,木屑粉15~20,秸秆粉15~20,海藻粉40~60,活性污泥粉40~60。实施例一: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成分:第一复合菌剂1,第二复合菌剂4,蛭石5,木屑粉15,秸秆粉20,海藻粉45,活性污泥粉55。实施例二: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成分:第一复合菌剂4,第二复合菌剂1,蛭石9,木屑粉20,秸秆粉15,海藻粉55,活性污泥粉40。实施例三: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成分: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成分:/n第一复合菌剂1~4,第二复合菌剂1~4,蛭石5~10,木屑粉15~20,秸秆粉15~20,海藻粉40~60,活性污泥粉4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成分:
第一复合菌剂1~4,第二复合菌剂1~4,蛭石5~10,木屑粉15~20,秸秆粉15~20,海藻粉40~60,活性污泥粉4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成分:
第一复合菌剂1,第二复合菌剂4,蛭石5,木屑粉15,秸秆粉20,海藻粉45,活性污泥粉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成分:
第一复合菌剂4,第二复合菌剂1,蛭石9,木屑粉20,秸秆粉15,海藻粉55,活性污泥粉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粉是从造纸厂漂白工段的废水处理池中好氧活性污泥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盐碱地沙枣种植用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付翔袁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胜伟盐碱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